抗战精神寓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2017-12-05易小倩
易小倩
抗战精神寓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易小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中产生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80年前,它鼓舞了一代人奋起抵抗,保卫祖国;80年后, 在经济全球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我们研究抗战历史,将抗战精神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去,对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增强民族自信,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抗战精神 青年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的卢沟桥事变,拉开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序幕,也开启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历史大幕。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其胜利更是彰显了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的铿锵步伐。从中衍生出的抗战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向前。加强高校抗战精神的学习,将抗战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是时代交给我们的新课题。
一、抗战精神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同志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昨日的硝烟已经散去,但历史的印迹不能遗忘。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革命传统精神的重要组成元素,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爱国既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千古传颂的崇高美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概括。自古就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壮志,在近代,这种优良传统更是得到了空前彰显。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全国各民族统一旗帜,共同携手,共赴国难,结成爱国主义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战。“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全国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怀着抗战必胜的积极信念,抱着血战到底的决心,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广大海外侨胞捐款捐物,青年学生发动爱国主义运动,无数仁人志士奔赴前线,加入到抗日队伍中。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无数中国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宝贵生命,践行着对祖国无声的誓言。直到现在,这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仍激励着全国人民,脚踏实地,辛勤耕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拼搏着、前进着。
(二)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百折不挠,大难兴邦。弹指一挥间,七七事变已然过去八十年了。然而,在期间那一声声壮烈的呐喊却依旧清晰可闻。弹尽粮绝、身陷重围之际,杨靖宇对前来劝降的人说;“如果中国人都投降了,那还有中国吗?”这是怎样的壮烈和情怀!在敌我军事力量悬殊之际,在中国军队缺衣少粮之时,正是中国人拿着一杆杆土枪、一柄柄长刀,一步一挪占领了高地,正是中国军人一个个的血肉之躯筑成的堡垒,保护了百姓的安全,更树起了中国的尊严。人的强大来自于精神的强大,一个民族的强大来自于这个民族的精神气节,精神气节壮大了,这个民族才会拥有生生不息存在的源泉与动力。
(三)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团结一致,同心同德。面对日寇的残暴入侵,中华民族凭借着“人心齐,泰山移”般的坚定意志,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誓与侵略者抗争到底。抗日战争不只是两个国家单纯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两个民族之间意志与信念的对决,是中华民族觉醒和团结的斗争。他们有坚定的信念,为了子孙后代的自由,抢着牺牲,抢着尽责任;他们有马革裹尸的决心,为民族的解放,不畏强暴,血战到底。中华民族正是因为这样的英雄气概,才能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开启中国的历史新篇章。
(四)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一个没有坚韧不拔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坚韧不拔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坚韧不拔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中华民族始终充满着必胜的信心,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不畏强敌,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没有枪没有炮,就自己造,装备物资跟不上就用最差的枪炮和大刀长矛,没有粮食,就自己种,开展敌后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怕艰险,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再艰难再恶劣的环境都无法阻挡中华民族抗争到底的决心,正是这种顽强的意志和自立自强的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坚持到底,最终取得战争胜利。
二、加强抗战精神教育的现实意义
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出席青年交流活动,召开青年座谈会,通过回信演讲的方式与青年频频互动,对青年的发展寄予厚望。2013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中提到,“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抗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先进文化,包含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力量对加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其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重要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日趋开放,然而西方的价值观念以及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无时不在猛烈地冲击着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较为安逸的成长环境致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其思想观念还存在着模糊性和不坚定性。一些大学生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和政治信仰迷茫等问题,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摇摆、缺乏信心;诸如“读书无用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理想虚无缥缈”等错误思潮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滋生蔓延。对此种不良境况,就如邓小平同志所言:“我们这些人的脑子里,是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抗战精神中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是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信念的宝贵精神资源。弘扬抗战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真正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论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抵挡住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志当存高远。”青年大学生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事业中,才能走在时代前列,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目标。青年的成长成才不仅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坚定的学习目标,脚踏实地地钻研创新。“就像穿衣服扣扣子。”广大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高尚品格,倡导社会良好风气。青年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把学习当做自己的一种责任。在青年的成长过程中,不能直接参与到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中,但是好好学习,读有用之书,倡导正风正气,也能为社会奉献力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青年大学生有着大好机遇,必须坚定步伐,埋头苦干,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勇于争做先锋,敢于大胆创新。青年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创新,积蓄力量,让青春在奉献中发出绚丽光彩。
国家的发展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提供肥沃的土壤,为青年的成长保驾护航;同时青年对国家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青年是国家的后备军,是中国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的责任终会交到青年的手中。这就要求青年大学生必须具有历史责任感,担负起时代发展的重任。在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关注青年的成长,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毛主席曾经这样鼓励过青年学生:“你们就像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朝气与活力。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也是属于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属于你们的。”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时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与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全新的时代召唤着青年,辉煌的未来等着青年来创造。青年学子必须勇于担当,认真学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持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文化,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大力弘扬抗战精神,书写时代的华丽篇章,创造无悔的多彩人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三、结语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历程,丰富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中凝结而成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抗战精神永不过时,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长征精神一样,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仍然鼓舞着一代代青年人,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甘做社会的螺丝钉,使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抗战精神是全国人民应该发扬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弘扬抗战精神,把抗战精神融入到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去,能使青年大学生充分理解抗战历史和抗战精神的精髓以及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所赋予的现实意义,能使青年大学生以饱满的爱国热情、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定的民族自信心投入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中去,真正端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为实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青春和热血。
[1]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04(2).
[2]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1).
[3]赵淑玲,李宗远.纪念七七事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抗日战争研究,1997(3):238~244.
[4]李向军,危兆盖.论抗战精神——写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N].光明日报,2010-12-06.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