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知评价理论的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探索

2017-12-05

长江丛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动机个体社交

孟 昕

基于认知评价理论的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探索

孟 昕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网络平台进行社会交往,存在潜在的网络社交成瘾行为。本文从认知评价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大学生网络社交成瘾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的对策,以期改善和预防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

认知评价理论 网络社交成瘾 大学生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全方位覆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平台进行人际交往,但是这种存在潜在成瘾性的网络使用行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现实人际关系带来了负面影响。社交网络成瘾阻碍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探索社交网络成瘾原因和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

(一)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即社会性网络服务,缩写为SNS,一般而言社交网络可分为即时通讯类和非即时通讯类。即时是指可供两人或者多人同时、实时地用网络传递文字声音、图像的应用,目前大学中使用较多的有QQ、微信等;非即时通讯类是指将包含文字、声音、图像的信息放入应用平台,公开或者半公开性的供他人进行阅读和评论的应用,包括微博、QQ空间、微信朋友圈、百度贴吧等 。社交网络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线上人际交往,是新型人际交往方式。

(二)社交网络成瘾

Yoling提出五种不同类型的网络成瘾,Young 将网络成瘾分成五类,分别是计算机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信息收集成瘾、网络强迫行为[1]。其中的网络关系成瘾,即社交网络成瘾,是指过度沉溺于网络人际关系,以致过度使用网络社交平台,沉迷于网络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持和发展,而影响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功能受损,危害个体的身心健康。网络社交成瘾的个体通常不计后果无限制使用、不分场合地使用社交网络平台,情绪被社交网络左右,在被限制使用或者不能使用社交网络平台时,会产生消极情绪甚至适应性不良。

二、基于认知评价理论的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一)认知评价理论

认识评价理论是自我决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关内部动机的理论。基于基本需要理论,认知评价理论阐释了内部动机和外在因素之间关系,既有别于过于偏重内因的归因理论,又不同于倚仗外因的行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的基本需要理论认为,人类普遍具有三大基本心理需要,这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促进了人类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三大基本心理需要分别是指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归属需要。其中自主需要是指个体对于从事的活动拥有自主权,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能力需要是指个体感觉有能力胜任所从事的活动的需要;归属需要是指个体和他人保持联系,并归属集体的需要。认知评价理论基于这三大基本心理需要,提出:内部动机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个体有需要未得到满足,若满足外在需要产生的是外部动机,而满足三大基本心理需要产生的便是内部动机[2]。相对于归因理论和行为理论,认知评价理论较好的解释了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的关系,认知评价理论提出:如果外部环境阻碍了三大基本需求中自主需求和胜任需求,让个体感觉被控制或产生无能感,内部动机便会降低;反之若外部环境没有满足了基本心理需要或没有阻碍自主需求和胜任需求的满足,内部动机就不会降低或者会显著增强。

(二)网络社交成瘾原因分析

1、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的不满

大学生正处于特殊的过渡期——心理趋于独立,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成型。大学生们情感充沛,情绪波动较大,做事难免冲动、不计后果,容易遭受挫折,缺乏胜任感。若通过社交网络即时通讯,就可以得到好友甚至陌生人的情感慰藉,减少挫败感,并可以通过非即时通讯平台塑造优于现实的网络自我,提升胜任感。其次大学生离开原生家庭过集体生活,他们渴望得到归属感,他们通过社交网络上分享自己的信息、情绪,以期得到他人的肯定评价或情感支持,满足归属感。同时基于互联网的网络社交扩大了社交的范围,大学生通过社交网络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大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但不同于高中大学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的评价指标也涵盖了学习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学习在生活中的比重下降,大学生从学习中得到的胜任感减少,一部分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仍只关注成绩,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发展,不符合优秀学生的评价标准,难免产生心理落差,产生挫败感。而正如上文所述社交网络可以满足大学生三大基本需要,当内部动机不能有效驱动大学生自主学习,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大学生就容易过度使用社交网络,造成社交网络成瘾。

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旺盛

处于心理过渡期的大学生情感充沛,需要在人际交往中寻求认可,增强自我认同感。相比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网络社交轻松容易的多,不需要太多的人际交往技巧,也不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社交对象不同社交场合。在网络社交中,若社交关系恶化无法继续,删除拉黑即可,因此大学生们更青睐于网络社交,但若过度使用容易造成社交网络成瘾。

3、大学生现实生活中面对的压力较大

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适应新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宿舍矛盾等一些人际交往矛盾造成人际关系压力;大学学习模式的转变、就业形势的严峻、恋爱挫折等都给大学生带来压力,如此情况下,大学生迫切需要释放消极情绪的平台,甚至为了逃避现实,沉溺网络。

三、针对大学生网络社交成瘾的措施

(一)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

所谓网络素养是指合理使用网络以及正确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学校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即可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分散大学生对网络的注意,又可提高大学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减少他们对网络社交平台的依赖,增强学习动力等。学校可大力建设网络公众号,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根据社交网络成瘾原因分析,Davis认为对网络社交错误的认识导致了网络社交成瘾[3]。若要改变社交网络成瘾现状,首先要改变认知。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系统心理健康课程,灌输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社交,以达到正确使用网络社交平台的目的。其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可针对网络社交成瘾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运用心理学知识如“合理情绪疗法”、“正念疗法”等帮助成瘾大学生摆脱困境。

(三)重视家庭教育

原生家庭教育对每个个体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可从小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传输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引导大学生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交往是社会关系深入发展的保障,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科学技术是中性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社交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开创了人际交往新模式,只有利用好才能享科技之便利,用科技之力量,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1]吴保来.基于互联网的社会网络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3.

[2]赵燕梅,张正堂,刘宁,丁明智.自我决定理论的新发展述评[J].管理学报,2016(7):1095~1104.

[3]单良.社交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2.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积极心理品质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研究”(课题编号:2015SJD735)。

孟昕(1983-),女,江苏盐城人,硕士,盐城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学。

猜你喜欢

动机个体社交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社交距离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