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路径

2017-12-05

长江丛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劳动体系

姚 芳

分析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路径

姚 芳

应用型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实践教学重要教学体系。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为导向,构建涵盖目标、内容、条件、管理、评价全方位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综合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目标体系 内容体系 条件体系 管理体系 评价体系

一、目标体系的构建

目标是指导教学体系建立的重要导向指标,为了构建合理有效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即何为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是社会福利的一种,其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服务民生,是一种综合服务性事业,其重心在于以下两点,服务性和综合性,因此我们实践教学应当以培养综合型服务人才为目标。为此笔者认为需要将此目标细化,具体可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通过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在掌握实践理论的同时积累实践操作的经验,以此来增强教学的实践指向特征。第二步,强化学生民生精神,通过教育的教化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民生服务的内涵,并被服务民生这项事业的魅力所吸引,一次来增强教学服务指向特征。第三步,开展综合性实践教学,此教学有两个内涵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格外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以及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提高的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综合性服务能力。

二、内容体系的构建

课堂生活方面需要对传统的课容进行改变,增强教学的实践特征,可以通过仿真实验课堂的构建来实现,具体可以采取的方法有模拟劳动与社会保障登记全流程操作。另一方面需要对传统课堂进行延伸,这是我国现阶段教育的一大困境之一,很多高校的教学停留在课上阶段,学生在离开课堂后就与教学相脱节,因此有必要进行课堂的有效延伸,例如通过实践作业的方式课堂进行课下延伸,使学生在课外生活中将课堂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高校校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表现足以代表其步入社会后的表现。可以采取的形式有课外实践作业、教学研究小组、校园志愿者公益活动、劳动与社会保障知识竞赛等形式。

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教学最终必然需要落实到社会生活中,因此教学需要与社会实践形成联动,例如将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可以将专业课结课论文或毕业论文题目与社会实践内容相挂钩,是学生出于自身个性思考劳动与社会保障同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的联系,自觉形成民生服务精神。

三、件体系的完善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种具有强烈实践指向性的专业,因此教学必须与实践相联动,但是实践教学停留在高校内部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甚至有些高校的实践条件体系都不完善,没有合适的实践教学场地或没有对应的实习基地等,而这些又是实践教学不可缺失的场所,因此有必要对条件体系进行完善。

高校可以通过合同或协议的方式同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对口的企业或岗位达成实习合约,当学生完成理论学习后可以在这些岗位上进行实践经验的积累;高校也可以通过完善校内实习基地的方式来完善教学条件体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内实习基地内进行场景模拟教学、仿真实验教学等。

此外另一个重要的教学条件就是师资力量,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将传统的导师制与外聘顾问制相结合,导师负责进行一般理论教学指导,外聘顾问负责实践操作教学指导,同时实现理论的灌输与实践经验的传输。

四、管理体系的完善

目标管理即管理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学开展的重要依据,保证目标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是保证教学合理性的前提条件,因此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严格管理,保证目标的正确性,保证目标的科学性,从而保证教学内容的正确性与科学性。

内容管理即学生课堂生活、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管理,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内容边界的确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应当是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应用性教学,及饿哦学内容管理时应当时刻注意两者的权重分配,时刻保证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合理性与科学性。另一方面是内容形式管理,上文有提到内容体系的构建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实现,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服务性,因此形式上可以多元化但中心内容需要以民生服务为指向。

五、评价体系的构建

教学评价是以一种定性且定量的标准来衡量教学效果,这种方法在以理论科目为主的教学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但在以实践为主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教学中则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需要构建一种与教学想适应的综合性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应是以学生实践为主体,理论成绩为参考来构成评价标准。从评价教过来修正教学目标的设定,由教学评价来完善教学内容体系、条件体系以及管理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条件体系、管理体系在将信息以结果的方式反馈在评价结果中,以此构成一个良性的、完善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杨楠芝,梁盼.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建设——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6(8).

[2]滕新才,杜毅.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讨[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9(1).

(作者单位:劳动人事职业学院)

姚芳(1982-),女,湖南怀化人,硕士研究生,湖南省劳动人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劳动体系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召开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