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以独立学院为例
2017-12-05张晓霞
张晓霞
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以独立学院为例
张晓霞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自媒体逐渐在大众生活中掀起了新的信息传播浪潮,高校学子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弄潮儿,这既是高校紧跟时代发展的体现,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文章从自媒体发展特点、对辅导员工作影响和适应性改变三个方面着手,提出了在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应从改变教育理念、直面学生诉求、改进工作方法、增加知识储备等方面不断努力提升,以应对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
自媒体 辅导员 信息 高校
2002年硅谷著名IT专家吉尔默率先提出了自媒体(英文:We Media)的概念,也有人称之为“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2003年7月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知名学者对“We Media”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1]。它是有别于传统专业媒体机构主导的媒体,由点到面的宣传便成为点到点的传播,实现了更为平等的信息流通,概括起来自媒体具有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特点,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或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是继传统媒体、新媒体后出现并迅速推广开来的一种信息传播形式,通过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等网络交流平台传递信息。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发展和普及,让信息的采集、发布、阅读和评论更为方便和快捷,这也使得各种自媒体平台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2]。
高校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和年轻学子的猎奇及模仿心理,导致高校总是各种流行事物的前沿阵地。独立院校学生对流行事物的热衷程度更为突出,因此对自媒体的推崇和传播更是乐此不疲的参与其中,其快速、大量、互动的特点深受高校学子的喜爱和推崇,已经深深融入到校园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这就对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的教育思维、教育方法、教育载体等都带来新的挑战,对学生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3-4]。
一、高校自媒体发展的特点
(一)传统的信息采集和信息阅读群体界限变得模糊
自媒体在高校不再需要特定的媒体人来专职从事信息的采集和发布,而是每个同学都可以是信息采集者,同时也是信息阅读者和信息传播者,这就促使了信息流动由原有的单向变为多向,也越发快速[5]。高校学子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社会、学校、老师及家长传递的信息,而是可以通过自媒体渠道快速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还可以作为信息的发布者传递信息,甚至在此过程中还可以扮演信息采集的角色。
(二)信息审核更加宽松,发布更为自由
不再像传统媒体信息发布需要“把关人”,而自媒体信息的“把关人”就是自己,大大提升了每个参与者的主体地位,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微博、微信等“自留地”发布自己的声音[6]。学生发布信息不再需要经过第三者的审查,而是随时随地发布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信息,而这些信息的阅读者范围可由自己把控,经常导致辅导员或者是学校其他管理人员并不能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的内容。
(三)信息的互动性加强
传统媒体由于传播者的主体地位太强,而接受者地位被弱化,缺少信息的互动,只有信息的被动接受。但是自媒体使得每个人通过移动终端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回馈信息给别的传播者,表达自己对相同事物的认知和看法,加强了信息上的互动交流。自媒体使得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互动更加频繁,围绕信息展开的讨论和交流也更加方便和快捷。
(四)信息内容更加复杂难辨
媒体传播信息目的就是让大众了解真相,引导正确的舆论,然而自媒体匿名发布信息的特点就让传播信息目的发生了多元化的改变。在自媒体上的信息,可能是真人真事,也可能是网络上的以讹传讹;可能是传播与大众息息相关的信息,也可能是记录一些不痛不痒的个人内容;可以是根据个人爱好或道听途说随意编撰的信息,也可能是不法分子为了实现非法目的而发布的信息[7]。由于大学生并不完全具有鉴别和筛选这些信息的能力,因此传递的信息内容也就复杂多样了。
二、自媒体对辅导员工作的影响
(一)辅导员教育主体地位发生改变
同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自媒体导致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教育中主体地位悄然发生了改变,教育结构发生了变化,从现实转向虚拟,从有形转为无形,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说教形式逐渐被取代;其次,教育环境发生了改变,学生更能适应信息时代的快节奏,易于接受和传播新的信息,学生成为了辅导员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使辅导员在教育中呈现出客体化状态;最后,学生随时利用移动终端在自媒体平台上自由地传播信息,直接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为,使学生呈现出主体化状态[8]。
(二)对工作对象的影响
自媒体在高校的传播影响最深的是在校学生,首先是环境的复杂多样,冲击学生的生活环境,学生不再是面对现实环境的各种问题,更有来自网络环境的影响,面对这种虚幻环境时学生表现出来的好奇、盲目尝试心理就导致问题频发;其次信息内容真假难辨,由于在校学生生活经验缺乏,生活常识不足,加之自媒体监管缺失,学生无法有效辨别自媒体上传播内容的真假,极容易陷入有心之人设置的各类陷阱;最后宽松的表达环境让学生在追求个性表达时对个人行为、语言的要求十分松懈,容易在信息发布和传递中出现问题。
(三)对工作环境的影响
传统管理模式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环境主要是在现实校园、社会环境下来完成的,具有明显的时空界限。而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时空界限,让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环境成倍增加,不仅要兼顾现实中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同时更要兼顾学生通过自媒体在网络上表现的情况,工作环境已经从现实校园到社会环境延伸至自媒体空间,构成局部与整体,现实与虚拟的新环境。并且在不同环境下学生所展现出来的情况往往差距较大,这也需要辅导员去分辨不同环境下学生表现的真实性,环境的变化对高校辅导员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
(四)对工作方法的影响
传统高校学生管理中,辅导员的工作方法优势较为明显,在固定的时间和空间中集中教育,目标明确,效果显著。但是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管理中的时空限制,更多是通过平等的互动平台来得以实现,本来就追求平等自由的大学生更易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和放大其主体意识,他们尊重权威但决不盲从,甚至本能地对传统的居高临下单向填鸭式的信息灌输持戒备和抵制态度。因此,想通过“我讲、你听、你执行”的具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身份界限较为明显的工作方式来达到教育目的越来越难,所以改变工作方法势在必行、不容忽视。
(五)对知识储备的影响
自媒体的对传统信息传播的管控模式发起了新的挑战,有些不良媒体为了追求新闻热度而不惜践踏职业道德底线,通过夸大事实、甚至扭曲事实来博取关注,混淆学生视听,产生错误引导。个别商业性媒体则无视社会责任,传播低俗、暴力、色情等的信息内容极易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有不法分子利用自媒体对学生实行诈骗、犯罪诱导、反动思想侵袭。这对处于时间、空间及信息无障碍状态下的学生产生了巨大冲击,通常学生面对各种信息时由于知识和经验的缺乏难以辨别真伪、难以区分善恶,这时就需要辅导员利用自身储备的知识及时排解和引导,因此辅导员需要不断学习和完善知识储备,第一时间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三、辅导员应做出适应性改变
(一)转变教育理念
在自媒体时代,学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不能简单的当做被教育者来看待。学生通过微信、微博等自媒体自由发表言论和思想,对校园及身边的事件参与度也越来越高,自我意识、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究其原因,一是自媒体拓宽了学习和生活边界,每名同学都可以是“麦克风”“传话筒”,各种智能移动终端设备满足了他们随时随地查收、发布信息及表达观点的需求;二是多样化的自媒体平台导致了全新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的产生,如“舌尖体”“甄嬛体”等激发学生好奇心而被广泛使用[10]。这就使得学生对传统老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被动教育理念不认可,甚至是反感和厌恶,因此高校辅导员要适应自媒体时代的要求,利用这些变化来调整教育理念,弄清楚主客体界限,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阐述个人看法的自由,建立“话语平等”的信息交流空间,充分利用自媒体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教育活动,积极拓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空间[11]。
(二)积极适应工作环境
自媒体已经进入现代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生活中不可割舍的内容。高校辅导员只有主动适应这种生活、工作乃至学习环境的改变,积极接受现实校园、社会环境和自媒体空间“三位一体”的新环境,并且充分利用好微博、微信、QQ、论坛等新式交流互动平台,熟练掌握这些平台的使用以及管理方法,在自媒体使用上要同学生同步甚至是超过学生对环境的熟悉,才能真正做到教育上的天时地利人和,达到“先发制人”的效果。
(三)改善工作方法
传统的居高临下式教育、填鸭式说教方式已不能满足自媒体时代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因此,改变工作方法,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互动性、及时性和平等性,掌握学生思想、行为、生活上的细微变化,及时收集第一手学生资料,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通过网络上交流沟通建立起有效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在无形中拉近师生距离,增加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提高老师在学生心中的认可度。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互动性强、传播迅速的特点开展党课、团课等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第二课堂,在辅导员团队之间形成自媒体协作关系,利用彼此长处组建在线的学生工作模式,同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形成线上、线下教育齐头并进的工作模式,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2]。
(四)增加知识储备
自媒体不仅使得信息传递速度加快,同时也使得信息量更加丰富多样。学生需要老师解决和关注的问题更多,需要老师解决问题的速度更快,无形中对高校辅导员各方面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储备知识的情况就直接决定了工作的效率和好坏。高校辅导员除了要主动适应自媒体环境,改善工作方法,更要积极主动去发现、接受、鉴别并储备各类知识,自媒体时代需求的不仅仅是传统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方面知识,更需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通过关注学生网络活动,有倾向性的提前做好功课,既要掌握常规性、大众性的知识,又要备足突发性、特殊性问题的解决办法。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更要从学生那里获取各种知识,拓宽知识获取渠道以储备更多知识用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13]。
(五)构建校园自媒体
另外,高校辅导员应对自媒体带来的挑战还需要主动出击,积极构建以班级、年级或者专业为单位的自媒体交流平台,主动引导学生在集体平台上发布、传递和讨论信息,并对信息内容、形式做正确示范和规范要求。这样一方面让学生随意、盲目、错误发布信息的习惯或者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同老师、学生同学生之间通过网络平台加强交流和沟通,拓宽信息传递的渠道。
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袁贵仁强调“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科研、服务的能力。”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中教师和管理者双重身份的特殊队伍,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参与高校学子的思想引导、心理辅导、学业帮扶和人生指导等多个方面工作。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更加注重信息化的建设,积极主动迎接自媒体带来的各项挑战,积极转变传统中落后的教育观念,主动适应信息化的工作环境,掌握各种必备的信息交流平台。在与学生的信息流动上占据主导位置,调整工作方法,增加有效的工作手段,储备相应的知识,应对自媒体时代对学生思想、行为带来的各种冲击和负面影响,采用积极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成为社会栋梁。
[1]王耕,包伟.自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职业适应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31(5):1~2.
[2]吕杰,徐静.自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162(19):72~76.
[3]沙军.自媒体时代大学生舆情引导的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4(9):51~54.
[4]汤力峰,王学川.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2(3):10~14.
[5]黄素君,毕晓光.浅谈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J].中国报业,2012(8):183~184.
[6]陈洁瑾.自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辅导员的适应性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454):62~64.
[7]索秋平.辅导员新媒体素养及提升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20):79~81.
[8]徐伟.高校辅导员运用自媒体开展学生工作[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7):121~122.
[9]龙妮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实力建设的基本向度[J].学术论坛,2014(7):159~162.
[10]谢艳丽.新媒体时代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教育教法研究,2015(20):23.
[11]熊平安.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84):80~82.
[12]迟鸥.增强问题意识,应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工作[J].改革与开放,2015(13):102~104.
[13]孙伟伟.新媒体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途径[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4):156~158.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张晓霞(1990-),女,汉族,贵州贵阳人,硕士研究生,贵州师范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