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人关系的繁复与谱系化定位
2017-12-05张永奇
张永奇
古代天人关系的繁复与谱系化定位
张永奇
天人关系本是人类常态的朴素命题,有着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以天人合一来表达,使之打上神秘的色彩,采用天人两端谱系的解读分析方法,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天人关系的多重形态。本文简要介绍了天人合一概念的多元理解、原因,提出谱系化解读和运用这一理念的若干视角、方式与意义。
天人关系 天人合一 天人因素 谱系化
“天人关系”古称“天人之际”,是许多学科(特别是应用学科)无法回避的问题。北宋理学家邵雍说“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1]故各家流派、学说、学者直接、间接言及天人关系者不绝如缕,说法各异,终多以“天人合一”来表达二者的关系,贯穿始终。笔者多年传统文化教学科研,深刻感受到这一概念的混乱、繁复,若将各家的不同观点和解读方式联系起来,建立以“天”“人”为两端、附加相关参数的鉴赏和解读谱系,可使天人关系变得简约实用,又不失古人对这一命题的多方解读。
一、从“天人之际”到“天人合一”
万物生长于天地之间,都离不开天地自然的滋养呵护,并遵循天地自然的运行法则,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更是来自于自然,依赖于自然,回归于自然,然而人们对于天地自然感知、认知的方式和态度又存在很大差别。以儒释道三教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区,形成了与基督教文明为代表的西方社会截然不同的“天人观”。
天人观的重点在于解释天地、自然、人及其联系在一起的天人关系。东西方文化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天人观的差别。我们将通过建立天人之间的谱系模型,概说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其目的在于揭示和提醒中国文化遗产领域广泛存在的这一现象。因为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灵魂。
“天人合一”说法起自何时,出自何人之口,完整的内容是什么,数千年来意见很不一致。一般认为西汉的董仲舒和北宋理学家张载较早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概念[2]。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说、天人相副说、天人一体说,《春秋繁露》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又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首次提出“天人合一”这个词汇,他说儒者“因明至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含义抽象晦涩,体现出理学家的高度和境界。“天人合一”用词简约,富有中国味,随即流行,以占统治地位的理学家、心学家为甚。而要整体把握天人关系,需拆解出“天”“人”两端,建立谱系模型、加以量化。
古代中国“天”的含义包括:
(1)空间上的苍穹,浩渺的天宇星空,天象气象,可与大地相对应,如天圆地方说的“天穹”。
(2)特指时光运转,曰“天时”者,如天时、地利、人和(三才并立)。
(3)指想象中的由众神仙建立起来的天庭世界,如南天、西天、天宫。
(4)泛指一切自然存在的天地万物及其运行规律,有“天道”之意,如周易所言的“天行健”“地势坤”;有主宰一切、特别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人格化“天神”“天帝”“昊天”,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5)“天命”说,即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又决定人生和社会运行方向的规律法则,如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不怨天,不尤人”,“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子夏说“死生由命,富贵在天”,而“性命”是个人或部族的天性和质性,如“周虽旧邦,其命维新。”[3]
(6)鬼神、灵魂说,万物的灵魂和圣人的灵魂曰“神”,如各路自然神、祭祀神,小人物和低等动物的灵魂曰“鬼”,是制约人的因素,甚至可以赋予人以吉凶祸福,加以祭祀崇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之所以如此繁复,是因为“天”本身深不可测,但有一点可以一言以蔽之,“天”是客观存在的制约和影响“人”的各种力量的复合体,但也可以人格化。
在“天人合一”的系统中,“人”的因素也有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多家学派意见不一,有过各种假设和猜度,甚至截然相反、相对而立。对人的本质属性的认知难度甚至超过了对“天”的认知,有所谓人学。原因在于“自我认知”的“悖论”,加大了“人”对“人”认识的难度。如性善说、性恶说、先天说、后天说、光明说、浑浊说、同一说、差异说、宿命论、自命论、灵魂说、肉体说等等,甚至成为学说分野的前奏。如何从众多观念和范畴将“人”、“人群”整合为统一的“人”,又是一个非常棘手的命题,理学家邵雍说“人配天地谓之人,惟仁者可以谓之人矣。”[1]我们将其简化为一个“主体人”概念,以与“客体”的“天”构成可以对举的两端,是建立天人二元坐标谱系的一个前提。
而中国古人对宇宙万物的划分有一元论、二元论、三元论、多元论等不同视野,散见于不同的流派中,如无极说、太极说、元气说、物我一体说、道生万物说、理气一体说、合二而一说等,可视为一元论,通常是指本体论哲学的基本观点。二元论通常是指阴阳、两仪等辩证的对立统一学说。三元论在道家那里的说法是“三生万物”,儒家的天、地、人“三才”等。多元论有佛教所称的“四大皆空”“大千世界”,道家的万物有灵等,都属于对客观世界的解释方式。
把握天人关系的实质在于建立以“天”“天道”和“人”“人道”为两端的二维坐标谱系,以次理清和统说二者的关系模式,并较为完整地弄清天人关系的本质和实质。
二、“天-人”二元谱系:发现、发掘天人关系的要素与要领
“天人关系”并非什么复杂的概念,然而长期以来,特别是自北宋理学家张载将天人关系简约为“天人合一”以来,这一概念因为缺乏直接了当的谱系模型而变得抽象起来,令人神秘莫测。没有谱系就难以定位,统一各家的思想;没有谱系就会扑朔迷离,纷乱不止;没有谱系就会失去经世致用的标准。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建立不同因素、不同参数的逻辑模型来了解这种关系的本质。
(1)不论接触任何事物、从事任何工作、任何事项和思维方式,必须要有“天”的因素,也要有“人”的因素,即“客体”与“主体”的因素,这是最起码的前提。失去“天”的存在,或失去“人”的存在,就无从谈起“天人关系”。
(2)二者以整、分、合的方式而存在,既可以“合二而一”也可以“一分为二”。“天”和“人”可以是各自分离的纯粹因素,也可以是交叉渗透的有机整体。二者的“合一”是物理式的,还是化合式的,是彼此独立并存的,还是包含被包含关系,或者生物有机体式的,都不影响建立二元谱系模型。如《黄帝内经》认为,人与天地相参、相应、合一,与四时相副,人体小宇宙与天地大整体是一体的。庄子提倡回归“物我两忘”“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儒家心学的陆王(陆九渊、王阳明)将“宇宙”与“心境”完全融合为一,并按天理塑造人心,践行理想。都没有否定二元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慎重考虑和处理二者的权重和地位,这个以“天”和“人”为两端的天平的支点在哪里,值得揣度。是天大还是人大,是天尊人卑还是天卑人尊,抑或是二者对等、平等。基本形态有顺天应命(听天由命)、天人感应(占卜、占星、谶语、启示、神道设教等)、天人相胜。比如天尊人卑很容易宿命论和对“天”的巨大误解;人定胜天的思想似乎透出妄自尊大的冒险主义倾向;万物平等的思想表现出生态平等的生态哲学理念;以人为本的思想似乎带有人尊天卑的人本主义理念等等,都可以拿出来晒晒太阳,比较其利弊得失。
(4)严谨认真地去发现和发掘二者的比重和构成,以“天”“人”为两端的天平的支点确定以后,“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各占多少个百分比,如何精确处理、灵活处理,或模糊处理二者的比重。许多物质材料有着天然与人工合成的比例关系,而这种成分的构成合成对于事物的成败影响巨大,需要有一个适当的把握。
(5)把握天人作用的时空机会。不同的时空条件天人所占据和拥有的地位有所不同,甚至存在此消彼长的博弈关系,当时空限定的情况下天的份额增大时,人的份额可能就会减少或压缩,而人的份额扩大时天的份额有可能减少。而人格化的天可以相互感应、通过交流达成和谐一致的意向,实践中需要把握各种机会,调度和运用资源,以使天人各行其是,各得其所。
(6)在常态化考察和考量天人关系的同时,还要关注“天”“人”分野情况下的极端情况,比如极端的“天尊人卑”就会陷入天命论和宿命论,极端的“无天”“唯我”就会出现“无法无天”“唯我独尊”的自我主义状态,极端的“无我”“无天”就会进入寂灭的境界,“天人不分”“天人相等”很可能出现不可知论的泥潭,“天人相分”“天人相胜”(代表人物荀子、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4],陷入封闭主义误区等等。由此也可以用天人关系的天平谱系思维方式,来解释东西方历史文化的分野,百家思想的异同,甚至不同宗教的理念和教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宗教的产生和某些教义的内涵来自于宗教家对天人关系的思考。
三、“天人合一”学说居古代中国主导地位的原因
中国早期的天人关系学说尽管有的对立,有的保守,有的折中,但都统一在天人关系谱系的逻辑范畴中,并最终以“天人合一”的简约称谓而定型,占据主导地位。至于为何只在中国锤炼出天人合一的天人观,则与东西方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实践、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差异有关。
(1)华夏文明所处的黄河中下游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天气气候变化无常,极端天气时常发生。加之黄河决口泛滥、改道频繁,迫使华夏先民在与恶劣天气、洪水猛兽作斗争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天人关系,总结出经验教训,进而养成对大自然的依赖、恐惧和渴求,顺应天时和尊重自然成为群体意识和各家学派的共识。然而,人本主义、甚至极端主义也难能可贵,如刑天舞干戚,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精神,都是令人敬畏的。
(2)自古以来我国实行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国策,在治理山水和生产实践中,发现只有尊重自然、适应自然,才能更有效率地利用自然,取得最大的劳动效率,避免竭泽而渔的掠夺式开发。我国古代的四大水利工程大运河、都江堰、灵渠、坎儿井等无不借助自然之力,成为天人合一的伟大杰作。与此同时,农事活动、民事活动必须尊天时重地利,制定历法、礼法并遵循之。封建帝王为达到其皇权的合法性,进行封禅,假借天意,“神道设教”,统御万民。都是基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
(3)在“天道”与“人道”的长期比较中选择了天道、天理,离开了天道天理,天人关系的天平就会失去制衡的一端,人道就会崩坏,就不会有中庸之道。天道不论恒长与否,都代表正义,人道必须向天道看齐,达成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否则社会就要混乱。《尚书》言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天命不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人类内部无数次激烈的斗争和战争,以及对大自然的掠夺,使有志之士失去了对人类本身的信任,同时相信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接受自然规律,因而建立天道和人道并行不悖、带有中庸和谐性质的“天人合一”理念,就变得非常必要,而人际关系、群体关系、国际关系则反复无常,失去了天道或违背了天道,必将走火入魔,乱象丛生,灾难不可避免。因此,各家各派的理论基础和修行实践,其核心是获得天启,解除自我和众生的困厄,于是产生了宗教、律法和文化的正能量积累。
(4)宗教家、艺术家、实践家的思想、教义传播,也是天人合一思想得以流传普及的重要因素。所谓三教九流,各家流派、各种业者、各种场合都以不同的身份宣扬它们的感悟,修行体验,决策创作实践,心得体会,以箴言、格言、谚语、庭训、家训等多种方式、渠道、示范,传播天人感应、天人一体、天人互动思想理念。
四、结语
人类产生于天地间、生活在天地间,须臾不能离开与自然万物和社会群体的联系,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构成一幅复杂的网络画卷,于是,处理好人生与天地、自然、社会的关系,建立天人和谐的机制,就成为贯穿始终的话题和行为,人类文化的创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氛围中展开,在曲折中演进,形成复杂多样、风格各异的世界文化、区域文化体系。中国的独特资源环境、文化氛围,造就了天人合一占主导的文化体系,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赞誉和肯定,未来中国文化的传承创新仍将沿着这条主线发展下去。但要想对这一理念能够娴熟地贯彻下去,一个比较实用的策略就是建立天人二元谱系模型,使“天人合一”的理念,走出纯粹思辨的哲学殿堂,剥去其神秘的外衣,与当代社会的发展战略、科学和艺术的规划设计相结合,成为经世致用之学,这样就更能够读懂传统文化,鉴赏和传播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宋]邵雍.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2]钱世明.说天人合一[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
[3]傅佩荣.儒道天论发微[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刘真伦.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天人关系理论的现代诠释[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1):16~20.
(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