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兴缘何而发
2017-12-05李发兵
李发兵
作诗、吟诗的兴致或情绪,即诗兴。就作诗而言,诗人的兴致或情绪当然有所凭依,不会无端而发。一般来说,发诗兴有缘情而发、缘事而发、缘理而发几种。而欣赏诗歌,弄清诗兴,对于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和领悟作品,进而提高解题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一、缘情而发
古人说:“动人心者,莫先乎情。”作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一生饱受打压,心灵和肉体备受摧折,但他以不屈的意志和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与黑暗政治势力拼争到底,其光耀千古的杰作《离骚》抒情浓烈,情感炽热,且看就里。这首诗可划两部分,自篇首至“岂余心之可惩”为一部分,自“女媭之婵媛兮”至篇末为一部分。前一部分是诗人对己历史的顾溯。他叙家世出生,生辰名字,以及辅助楚王进行政治改革的历程。屈原素有远志,很早便苦心修养品德,锻炼人格品质,锤炼提升能力,并决意将这一切毫不保留地奉献给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他对楚王忠心耿耿:“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但天有不测风云,这一挚爱祖国和人民的美好愿望,却因触碰贵族集团的利益,招致重重的排挤和迫害,贵族群小向他发动铁桶式的进攻,诬陷诽谤铺天盖地而来,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楚王谗言灌耳,偏听偏信,无端疏远他,更加之以放逐。屈原心力交瘁,尤其让他痛心的是,他为理想而竭力培养的人才也废本变质,随波逐流。面对残酷的现实,特别是衰微的国运,他忍无可忍,炽热的感情似火山岩浆迸射,向腐朽反动势力发起猛烈抨击。他怒斥贵族群小“竞进以贪婪”,“兴心而嫉妒”,“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改曲”。直陈他们蝇营狗苟,天良丧尽,把祖国引向危亡的边缘:“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他痛恨楚王的昏庸无能,不分忠奸:“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齐怒。”不仅如此,他还大胆地斥责楚王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脩之数化。”对人才的腐化,诗人亦表示了深切的惋叹:“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这些如同大山的沉重感情并未将诗人击倒,他像一位挺立于风雨中的巨人,宁可承受残害,也决不易志趋俗:“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他坚信自己的选择,沿着正确的道路坚毅地前行,忠于内心,忠于理想:“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二、缘事而发
汉乐府继承西汉传统,运用现实主义的方法,真实地、典型地反映东汉中期以后在外戚、宦官、地主豪强的残酷压榨下,人民饥寒、贫困、流亡漂泊的痛苦生活。《东门行》就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和独特艺术性的优秀民歌。按照《汉书·艺文志 》所言,其为“缘事而发”之作。
诗歌开头四句是说,男主人一旦走出东门外就不虑及回家,可见东门外不是等闲之地。没有抛妻舍子的思想准备,不下定决心难以前往。而果真出去以后,经过异常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出东门”而复归。但是进入家门,眼见家中困苦惨景,五内俱焚。这个贫民家庭已然无衣无食,徒有四壁。料是无路可走,情急之下,决意二次走出家门。性格温顺、感情诚挚的妻子面对此景,紧拉丈夫的衣服痛哭起来。“今非!”意思是说,现在你的这种冒险行为非常危险,但是妻子并未说服丈夫。丈夫铁心已定,铤而走险势成骑虎。他愤怒地斥责妻子,嫌她絮叨,耽误时间。现去为时已晚,实则表明没有生存的希望,没有生活的前途,不冒险等于坐以待毙。通过简短的对话,丈夫刚烈性格显露无遗。他清醒地认识黑暗而罪恶的现实,忍无可忍,敢于挺身反抗,“仗剑出东门”,他的反抗是那样的果决而自觉,如同荆轲深入虎狼强秦,“终已不顾”。由此观之,这个家庭悲剧应是当时整个社会矛盾的缩影,其形象揭示出封建时代阶级压迫和反抗的社会本质,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三、缘理而发
众所周知,唐诗宋词双峰耸峙。宋人自知诗的创作难以逾越唐朝极顶,便另辟蹊径,致力于词的探作,果然一鸣惊人,蔚为壮观。其不唯于此卓异,在诗的探求上也匠心独具,于是哲理诗横空出世,赫然成为一大景观。
宋朝哲理诗虽说参差不齐,但也不乏情理并茂的佳作,比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乃为上品。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绝句的主旨通常在第三句或三、四两句上。本诗的要旨显然属后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个中即景论理,谈游山的感悟。为什么不能辨识庐山的真实面目?原因在于身处庐山当中。那么庐山到底是何景象,以至于如此障目。且看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庐山雄伟、奇幻、险峻、秀丽,更有云遮雾罩,气象迷蒙,于自然美中也蕴涵丰富的哲理:游历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群山,游客所处地理方位不同,观看的景物自当有别。让人不由心生联想,把自然赏景与人生理趣联系起来。由是导入后面的结句,天然契合,的确,身置大山,视野所及势必有限,映入眼帘的不过是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人在世上,观察万事万物情同此境;人们所占据的位置不同,看待问题的出发点不一,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有片面性在所难免。要想真正认识事物的真相和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囿,摆脱主观固见,从而为人处世不致狭隘、偏激甚至错误;人生指向明正,人生境界顿出,走向成功理所当然。此诗由游山赏景而暗联人生哲理,于无声处、于无形中体现诗趣与哲理的高度融合。哲理之深,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