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分析
——浅谈苏轼《卜算子》
2017-12-05潘映祠
潘映祠
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分析
——浅谈苏轼《卜算子》
潘映祠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活动由文学四要素构成,即“世界—作家—作品—读者”。运用这一理论分析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可以了解到在宋朝的专制统治下,苏轼受到小人的迫害被流放至黄州,他内心孤独,但仍不同流合污,于是他把政治上的高洁操守注入此词中,千百年来传诵至今。
艾布拉姆斯 文学四要素 苏轼 卜算子
美国理论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概念,认为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个要素构成,这四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在文本分析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拟运用这一概念分析苏轼《卜算子》一作,力求揭开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以及创作主题等方面的内容。
一、世界:北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烈
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反应社会生活与现实的客观存在。世界不仅是作品所反映的对象,更是作者和读者赖以生存的环境。
北宋初年,宋朝统治者对土地采取不抑兼并的措施,导致农民的负担加重。王安石说服宋神宗出台了青苗法等一列新法,旨在实现富国强兵。
而苏轼就是反对派的一员。他数次指责新政,认为青苗法危害百姓,应当立即废除。这激怒了王安石,王安石及其党羽捏造事实诬陷苏轼,使他被贬至杭州。后又大肆搜集他的诗句,认为他的诗里有多处蔑视朝廷、不忠于君的言语,上奏皇帝应处苏轼死刑。皇帝爱惜他的才华,认为他罪不至死,遂把东坡贬至黄州,官职降为团练副使。苏轼从此开始了一生中浪迹天涯的时光。
二、作者:被贬后心性的表现
作者是文学创作的主体。作品是作者在时代背景下创造的产物,作者通过作品将自身的审美体验传递给读者。作品的创作动机与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以及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苏轼在遭受小人的诬陷而被贬后,他从具体的政治哀伤中摆脱出来,重新认识社会,重新思索人生的意义。在乌台诗案中,他受到牵连的朋友多达三十九人,此时皆流落到各地,寂寞等情绪贯穿全文,皆是他精神上和生活上遭受打击后的真实感悟[1]。后他多次游览赤鼻矶,发出了“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的感叹;于沙湖道中遇雨时,又体现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中的转折点。在题材内容上,他的作品由前期较狭窄的“政治忧患”意识转为后期宽广的“人生忧患”意识。
三、作品:格奇语隽之作
作品是作者创作的成果,是读者阅读的对象,也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没有了作品,也就没有连接作者和读者的桥梁。黄蓼园曾评价此词说:“语语双关,格奇而语隽,斯为超诣神品[2]。”
上阙写实境,“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为全文奠定了清冷静寂的氛围。夜深人静之时,孤独之感涌上词人心头。“幽人”和“孤鸿”有着相同的心境,他们远离自己生活的群体,此时形单影只,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下阙写虚境,词人已幻化为孤鸿,它“惊起却回头”,仿佛在寻找自己的同伴,但却“有恨无人醒”。世人皆曰“良禽择木而栖”,而鸿雁“拣尽寒枝不肯栖”,甘愿在凄冷的沙洲独居。这种自甘寂寞,也正是词人不愿随波逐流的内心写照。
四、读者:不同时代的解读
读者是作品的接受主体,是作者将自己的审美体验传递的对象。作品只有经过读者鉴赏后,才会拥有真正意义的生命。
因为时代的不同,接受主体的侧重点不同,本词的主旨一直存在着争议,有“爱情悼亡说”和“感怀说”等等。
首先是爱情悼亡说。最初见于袁文《瓮牖闲评》:“苏东坡谪黄州,邻家一女子甚贤,每夕只在窗下听东坡读书。后其家欲议亲,女子云:‘须得读书如东坡者乃可。’竟无所谐而死。故东坡作《卜算子》以记。”[3]有一邻家女子非常爱慕苏轼,想嫁与他为妻,可那名女子没能如愿,她一生未嫁,含恨而终。他们认为,这首词就是苏轼为悼念这位女子而作的。
其次便是感怀说。清代研究者更多注重从作者的自身情感来解读这首词的主旨。俞文豹《吹剑录》云:“其思深,其情苦,读之使人忧思感伤。东坡《卜算子》词亦然。”[4]清人黄苏在《蓼园词选》中载,“按此词乃东坡自写在黄州之寂寞耳”。此词咏物抒怀,借孤鸿之意象抒发作者不被理解的苦闷,缺乏知音的惆怅以及孤高自许的操守。正如黄庭坚评此词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1]南瑛.论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的艺术个性[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4(05):36~37.
[2]唐圭璋编.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袁文撰.瓮牖闲评[M].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48~49.
[4]俞文豹撰.吹剑录全编[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32.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