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课程实施现状及策略
2017-12-04殷传杨
殷传杨
摘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培养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是主要目的与价值追求,也是新课改的亮点。如何结合学校现有教育资源,高效实现其课程的革新发展目标,是广大教育工作中一直探究的重要课题,因此,要想进一步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水平,必须要加强相应教学策略的探究创新。
关键词:初中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现状;优化策略
前言:
在新课改政策不断推行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得到了各学校的重视,但就目前来看,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具体开展中还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该课程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应给予更深层次的创新探究。
一、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
一是,课程结构与体系不仅单一、封闭,也存在严重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情况,一般都是每周三课时,分别为劳技课、班会活动课余信息技术教育课,学生几乎没有可以真正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严重违背了综合性这基本要素;二是,在师资配备上,当前很多学校在师资队伍素质上都存在严重滞后的情况,很多高校都未重视起这门课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再加上中学引进方面的忽视,其队伍中大多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很少能够引进一些高素质、技能水平较高的优秀人才,专业培训组织也经常流于表面形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水平的提升;三是,在管理监察上。很多地方行政教育部门都未针对该课程的落实、革新发展给予一定的监督考察,再加上一些学校对教师待遇上的忽视,导致该课程在具体实施中经常会遇到重重阻碍[1]。
二、优化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策略
首先,应适当加大管理、监察力度。作为一门有助于拓展学生探究、创新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学习、应用知识能力的祭出课程来讲,在没有中考压力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初中教育发展现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适当加大督查、管理力度,针对师资、课时工作量制定新的标准,并着重从行政层面来适当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待遇,在学校考核评价中,也要适当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占据的比例。相关职能部门、专职教科研人员的设置也要给予不断完善,督促各中学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等相关组织机构的创建,合理优化收费制度,严格杜绝争功利等一系列恶劣行为的产生[2]。
其次,应重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初中综合实践教育的革新发展,各高校应在相关专业设置上给予一定支持,不断加强师资人才的培养,对于在职教师也要适当加大进修、培训力度。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结合具体情况,加强实践教学问题解决的培训,鼓励其教师所探索、设计一些具有独特风格的活动方案,并结合学校现有条件,以及学生具体需求来对地方、校本教材做出恰当改编,全面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此外,对于专项技能培训活动的组织安排也要给予不断完善,通过针对薄弱项目多开展一些针对性培训活动来从整体上提高教师基本素质。针对培训内容与结果,各级行政部门、教学研究机构也要加强探究评比。
再者,加强课程标准的恰当调整,优化培训手法。在设计组织各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将信息技术从中分离出来作为独立学科,并适当加强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系整合,将其优势特点全面发挥出来,避免一系列不必要问题的出现。此外,学生也可以从经验中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信息,且在学习、应用知识信息中积累相应实践经验,在此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实践学习探究的乐趣与价值。
此外,在实践培训中,应结合具体情况,安排受训教师分别体验学生、教师,以及旁观者等不同角色,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真实活动情境,使其可以懂得在备课中,对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的疑问等制定合理的应对分方案。同时,也可以针对课程发展需求,进行各类专业论坛的创设,以此来为其构建反思式实践教学探究平台,能够从不同层面来对活动中的各项问题作出综合分析与妥善解决,真正做到全方位认识、把握整个活动过程,以此来为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教学能力,且技术素养与职业道德相对较高的人才[3]。
最后,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课时的弹性设置。在具体落实中,教师可以结合实践活动的实际需要,对每周的3节课时做出灵活安排,以此来有机结合运用与分散使用,若教学需要,还可以在一个单位时间将每周的课时时间都使用掉,或者是连续数天将几周的课时集中在一起来使用等等,作为一种动态的教学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结果往往都会随着学习、环境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不同变化,因此,为了对教学进程做出准确把握,让每位学生都能够获得科学指导,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丰富经验。
结语: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高效开展,对拓展学生实践能力、挖掘其创新潜能,以及丰富初中教育内容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条件、理念等方面的限制,该课程的具体落实效果还有待提升,其在设计组织中也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在教学实践探究中,其教师应对存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做出深入分析,探索、尝试更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此来从整体上提高该课程的授课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小青.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统构建与实施的研究——以长郡中学、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等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07.
[2]梁秀香.延边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J].綜合实践活动研究,2014,(7):96-99.
[3]王婷.农村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研究——来自湖南衡阳的调查[D].湖南师范大学,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