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金使用情况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01-17谢茂拾高雨婷胡婷婷
谢茂拾++高雨婷++胡婷婷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法与访谈研究法,在南京审计大学内对助学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并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使用助学金情况及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助学金;实施现状;改良对策
从2007年秋季开始,中央和地方政府大约每学年投入100余亿元用于建立新国家奖助学金制度。新的国家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3种,用于资助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助学金作为我国大学生“奖、贷、勤、助、补、免”资助体系中一种无偿资助形式,旨在减轻了贫困大学生的生活负担,缩小学生之间的经济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同时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使其人才的培养方面自觉地走上自我塑造的道路。然而,从实践的结果来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教育公平的理念并没有很好地实现,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亟待引导。故此,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与访谈研究法,以南京审计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深入了解奖助学金的实施现状,发现奖助学金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一些意见。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
基于本研究所关注问题,研究时更多的聚焦在助学金使用情况及助学金对于贫困生物质、精神层面的影响。本文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研究者与贫困大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访谈,直接全面地了解这一群体;另一方面以南京审计大学全体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0.91%。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级、各项消费水平、奖助学金使用情况及对奖助学金的认知等方面。在接受调查的群体中,男生占28.5%(57人),女生占71.5%(143),男女生比例与南审整体男女生比例相吻合;大一、大二学生占到83%,大三、大四接受调查的学生比例较少,这是因为春季学期大量的三、四年级学生正在校外参与各种实习;在接受调查的200名同学中,有49名同学获得贫困生的各类奖助学金,占比约1/4,接受调查贫困生比例较全校贫困生助学比例还是比较高的,调查的群体中包括贫困生与普通学生是希望将数据进行对比研究。
二、调查现状
(一)奖助学金对学生的物质层面影响
针对奖助学金对学生物质生活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三类问题,第一类问题是了解学生学费及生活费的主要来源,第二类问题旨在通过数据的整理分析,了解在校普通生及贫困生的消费水平,第三类问题是为了了解奖助学金的具体使用情况。通过将获得的普通生与贫困生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出共性与差异,以了解奖助学金政策是否达到了减轻了贫困大学生的生活负担,缩小学生之间的经济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无论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如何,家庭自主支付都是学生学费及生活费的主要来源。在全校范围内,家庭自主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的比重达到了90%;而在贫困生学费来源中,除家庭自主支付外,奖助学金和贷款成为学生学费的第二大来源,一方面客观地呈现奖助学金的设立帮助寒门学子完成学业的功效,另一方面同样比例的贷款人数也说明了奖助学金还不足以应对学费的需要,同时南审学子选择有偿的贷款方式完成学业也展示出其自强、自立的品质。在生活费的来源中,调查发现,有44.9%的贫困生会选择将获得的奖助学金用于生活费,并且有超过半数的贫困生通过做兼职赚取生活费,以减轻家庭的负担。
通过对被调查者各项消费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南审大学生消费水平表,具体数据参见表1。在校生平均月消费总额为1307元,贫困生月均消费总额为1187元,较全校水平低了9.18%,各项消费占全校水平比分别为伙食费88.74%、交通通讯费83%、购物消费91.41%、学习107.69%。总的来看,贫困生与普通学生的消费水平有差异,但差异并不大;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基本生活支出伙食费88.74%的比例,91.41%购物消费比例与107.69%学习支出比例明显过高,而且贫困生在学习上的消费竟超过全校的平均水平。
表1 南审大学生消费水平表(单位:元每月,调查人数200)
支出项目 在校生平均水平 贫困生平均水平
月总消费=伙食费+交通通讯费+购物消费+学习消费 1307 1187
伙食费 879 780
交通通讯费 134 111
购物消费 126 115
学习消费 168 181
在如何使用奖助学金这个问题上调查问卷设计成了一项多选题,200份问卷的整体呈现的结果是78.5%的同学选择了用作生活费,53%的同学选择了用来缴纳部分学费,44%的同学选择了用于进修学习,21.5%的同学选择了补贴家用,这四种选择与奖助学金设立的目的较为匹配,无论是未获得助学金补助的151份问卷还是针对贫困生的49份问卷呈现的比率与200份问卷的整体比率较为相似。另外还有四个可选项分别是用于外出游玩、用于同学聚餐、用于逛街买衣服或其他生活用品、用于购置电子产品,全校选择这四项的人数比例为25.5%、13.5%、19%、14.5%,贫困生中选择这四项的比例为15.79%、10.53%、21.05%、26.32%。
(二)奖助学金对学生的意识层面影响
针对奖助学金对学生意识层面的影响,我们从四个角度设计问题:期望度、情感、理性、回馈。期望度即是否有获得奖助学金的渴望,情感是指获得奖助学金后是否感到幸福、进而对学校社会产生感激之情,理性考察的是学生是否真正的了解奖助学金设立的目的,而回馈至关重要,是指贫困生在接受了帮助之后能否推己及人,传播正能量,拥有回馈社会帮助他人的意愿。奖助学金的设立不是为了培养出一批自私自利、挤红了眼去争贫困生资格希望不劳而获分享他人爱心的小腹之人,而是希望在解决贫困学子生活困难、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下,通过奖助学金制度的设立,让越来越多的寒门学子感受到国家、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摆脱家庭经济窘迫的现状,在爱与关怀中成长为乐观、无畏、富有同情心,能够自利利他、突破小我回馈社会的有志气、有情义的青年,只有这样,奖助学金的设立才能准快久乐的帮助到寒门学子,并且实现良性的自循环。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接受调查的贫困生中非常渴望及一般渴望得到奖助学金的同学占到89.47%;得到奖助学金之后,34.68%的同学觉得非常开心,决定科学使用,53.06%的同学觉得蛮开心的,父母一定很欣慰,剩余12.26%的同学觉得习惯了或者无所谓;在对奖助学金设立意义的理解方面,32.5%的人认为奖助学金设立是为了帮助贫困同学完成学业,41%的人认为是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只有19%的人认为是为了培养人才或实现教育平等,另外7.5%的人则表示完全不了解奖助学金的设立目的;在回答是否有将奖助学金捐赠他人的意愿时,贫困学子中有52.64%表示乐意捐赠,也有26.32%的人表示在自己有结余时捐出,此外还有15.79%的随行派和5.26%的一毛不拔铁公鸡派。
三、问题与建议
(一)物质层面:
少部分的贫困生将获得的奖助学经用来出游、请客、逛街购物,这与奖助学金设立的目的是不匹配的,而在个人理财情况的自我评价中没有贫困生认为自己的金钱使用不合理,仅有26.32%学生选择了钱不知道怎么就没了,剩余73.68%都认为自己的金钱至少大部分用对了地方。贫困生的消费水平与全校的消费水平如此的相近,特别是购物消费,同时大部分同学又认为自己的消费是合理的,这一方面确实可以体现奖助学金在减轻了贫困大学生的生活负担,缩小学生之间的经济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功效,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对贫困生经济水平是否贫困、奖助学金的设立是否一定程度上纵容或滋生了部分学生的攀比心理。
(二)意识层面:
贫困生对奖助学金的期望度极高,但是在对奖助学金设立的理解层面,更多的同学认为是扶贫而不是培养人才;情感层面上除去少部同学觉得理所当然而表示习惯了或者无所谓了,大部分同学的开心和感激是建立在家庭层面的父母感到欣慰上的,只有1/3的同学想到科学使用这笔钱,更不用说对学校社会的感恩;在回馈社会的意愿上,还是可以感受到贫困学子内在的同理心,但在自利利他的意识上还需要引导。
(三)建议: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可以得出目前贫困生与普通学生消费差距较小,奖助学金制度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有一定功效。但是在贫困生的认定,学生对奖助学金的认知以及使用方面,奖助学金在培养人才的效用方面仍存在提高的空间。为进一步完善助学金制度及其管理,促进奖助学金在提高学生思想境界,结合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学校层面应通过不断的宣传让学生们明白奖助学金的设立不是理所当然“施舍”,贫困生应将它化作一股动力,激发内在的学习热情,对国家社会要有感恩之情,进而勇于承担家庭与社会的责任,加深他们报效祖国、报效社会的思想意识。举直错诸枉,正立邪自破。以知恩报恩和奉献为导向的奖助学金制度的设立与大力地宣传教育,可以潜移默化的纠正学生的价值观,让伪贫困生耻于接受施舍,做政策的蛀虫。思想上的纠偏是最快最高效,是最可以达到准快久乐的。
2.多样性的资助,对贫困学子加强人生规划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济资助毕竟是一时的,思想的帮助对学生的影响更加的持久有效。调查数据显示贫困生在学习的消费水平超过平均水平,这就提示了校方可以在学习资源上为贫困生提供帮助,不仅仅局限在经济的补助。现今校园内各种培训机构真假难辨,贫困生一方面想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以后的就业水平从而改善家族的生活层次,因此会对各种学习资源更加地关注;而另一方面,寒门学子因家庭的原因,视野不够开阔,见识也很有可能被局限。他们有学习的热情,需要的是更便捷贴心的人生规划和就业指导。扶贫先扶志,对贫困生在精神和教育上帮助的回报远超经济上的救助。奖助学金的有效发放很重要,当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高效使用这份补助并且给予学生更长久有效的精神上的帮助、指引。
3.助学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目前国家和各高校对于助学金的使用情况缺乏监督体制。首先,在发放助学金之后要派专人进行回访,要了解助学金的使用去向,并通过同学进行真实性的核实。其次,要采用问责制,即当出现真的名不副实的助学金领用者时,既要对该同学采取一定措施,如收回发放的助学金,也要对评定该同学的相关责任人采取一定措施。
参考文献:
[1]陈绵水,付剑茹,施文艺.国家助学金制度绩效调查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3(11)
[2]陈胜祥,胡小平.国家助学金政策在促进中职扩招中的作用—以江西省为例的问卷调查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09(7)
[3]段志雁,魏景柱,杨金保.高校奖助学金发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7)
基金项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