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形成自己的阅读个性
2017-12-04徐飞
徐飞
孩子,你告诉我,你很羡慕那些写作时总能灵活运用独特素材的同学,而你的作文素材总是很普通平凡,毫不起眼。你很想知道,写作高手是如何积累自己的独家素材的。
是的,在考场写作中,材料很关键,个性化的材料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消除审美疲劳,获得新知或新的体验。正如“独家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往往更受青睐一样,在作文阅卷中拥有独家素材的作文更容易获得高分。
你想想啊,当一篇对美食很有研究的文章出现时,阅卷老师的味蕾会不会也被唤醒?当一篇对茶道娓娓道来的文章出现时,阅卷老师会不会也被一种文化给撞了下腰?当一群文化贵族出现时,阅卷老师会不会也被美和优雅所俘获?见惯了粗犷的大漠长风后,温润的江南园林会让你眼前一亮;同样,见惯了温软如玉的园林后,粗犷大气的沙漠也会让你精神一振。在大规模考试中,你的作文分数不是“品”出来的,而是“比”出来的。雷同的作文匆匆而过,阅卷老师的目光更愿在拥有独特材料的作文上多停留一会儿。
那么,如何积累个性化的素材呢?除了在生活中学习外,个性化的阅读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写作是阅读下的蛋,这一点已成为共识。南宋史豪卿说:“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已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也。”读书就像熔化冶炼铜矿石的过程,作文就好像用已經炼成的铜水浇入一个个模子,铸造成器物。熔化铜的过程最辛苦费力,需要许多的时间和能量投入,而铸器的过程却便捷快速。为什么大家写作文只会跟风,没有特色?因为没有“库存”,没有“粮食”,仅靠速成的“厨艺”,再怎么折腾也做不出一顿像样的饭来。
让阅读与自己的兴趣、爱好联姻
不少同学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是有些同学不善于将其转化为语文学习的资源。只要你顺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就可以找到与之相关的文字世界、精神园地,进而有助于自己的读写提升。我曾教过一位男生,他特别喜欢网球名将德约科维奇,聊起小德的成长经历,他如数家珍,但他在作文中却从未写过小德。有一次,我跟他聊作文时,提醒他可以用小德入文,他如梦方醒。于是,他开始自觉地搜集小德的材料,尽可能用到每次写作中。由于材料独特,他的作文分数也有所提升。
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去寻找合适的读物。如果你对书法感兴趣,可读读《启功给你讲书法》、蒋勋的《汉字书法之美》或侯吉谅的《纸上太极》;如果你对美术有兴趣,不妨读读《范曾谈艺录》、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老树的《在江湖》、朱良志《生命的清供:国画背后的世界》等;如果你是一个“吃货”,推荐你读一读“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的《至味在人间》或汪曾祺的《食事》;如果喜欢古玩,推荐读王世襄的《锦灰堆》、朱家溍的《故宫退食录》或沈从文的《花花朵朵坛坛罐罐》;如果你对这些都无兴趣,你是一个“理科男”,那也有适合你读的书,比如蔡天新的《数学传奇:那些难以企及的人物》……找到自己的阅读兴趣所在,然后去寻找合适的书做专题式的深度阅读,并且尽可能在每次写作中用到自己熟悉的材料,那么,你也会拥有作文素材的“一招鲜”。
找到自己的“文字情人”
你要知道,每位作家的语言风格、审美特点是不同的。你要能在古今中外作家中去寻找到与自己心灵相契合的那位作家,也就是林语堂所说的“文字情人”。林语堂非常喜欢苏东坡,到处搜集有关苏东坡的资料、诗文,并为之撰写《苏东坡传》。而苏东坡非常喜欢陶渊明“旷而且真”的特点:“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叩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他曾步陶渊明诗集的韵,写出整篇的诗来,共创作134首《和陶诗》。当然,“文字情人”可以不止一个,正如苏东坡除陶渊明外还特别喜欢庄子。你要形成自己的阅读个性,首先要找到自己的“文字情人”。
确定自己的“文字情人”后,可以去读这个人的作品,也可以去读写他的传记、评传。比如,你喜欢茨威格,你可以读他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昨日的世界》《异端的权利》《三大师传》《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也可以读写他的传记,如高中甫的《茨威格画传》,还可以找写他的一些评论性文章来读,如张玉书的《茨威格之谜》、马竹《“心灵猎手”茨威格》、钱定平的《寂寞的茨威格》、陈为人的《自由与专制抗衡的绝望灵魂》等。这样读了以后,你对茨威格这个人就有较为立体的认识。当然,你最好自己也写一篇有关这个人物的评论性的文章。
类似茨威格这样的外国作家还有很多,比如罗曼·罗兰、雨果、巴尔扎克、毛姆、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索尔仁尼琴等等。你先去找他的代表作来读,如果感兴趣了,不妨就潜下心来,专啃其人,将他的其他作品找来通读。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里谈到契诃夫时,用了一个特殊的名词——“契诃夫感”来形容契诃夫作品所呈现的特有的语言风格。一流大师的语言,已自成一格,散发着作者本人的气息。高中阶段以写议论文为主,对你写议论文有直接帮助的书我也列了一些,你可根据每位作家的语言风格来找到自己最喜欢的那位作家。我下面推荐一些作家适合你读的好书,供你选读。
王开岭:《精神明亮的人》《古典之殇》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思想国》《重新发现社会》
徐贲:《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阮直:《思想胚胎》
刘瑜:《民主的细节》《送你一颗子弹》《观念的水位》
周濂:《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余杰:《火与冰》《沉默的告白》《铁屋中的呐喊》
摩罗:《大地上的悲悯》《耻辱者手记》
徐迅雷:《这个世界的魂》《只是历史已清零》
游宇明:《不为繁华易素心》
林贤治:《旷代的忧伤》《孤独的异邦人》endprint
筱敏:《成年礼》
朱大可:《文化的焦虑》《孤独的大多数》
狄马:《一头自由主义的鹿》
林达:《历史深处的忧虑》《扫起落叶好过冬》
……
一个人的主题阅读
美国学者艾德勒和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出,阅读分四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主题阅读是阅读的最高层次,可以克服阅读的碎片化、随意化、浅表化的不足。你可能会觉得自己读书不少,但写作水平依然很一般。我猜想,原因可能在于你虽然爱阅读但没有确立自己的阅读主题,没有进行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可以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叔本华曾说:“哪怕是藏书最丰的图书馆,如果书籍放置混乱,其实际用处也不及一个收藏不多但整理得有条理的小图书室。同样,大量的知识如果未经思想的细心加工处理,其价值也远远逊色于数量更少但经过头脑反复斟酌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信息,更利于掌握和运用。我们可以进行主题阅读,构建自己的阅读系统。
关键是怎样才能确定自己的阅读主题?
曹文轩老师曾说:“读书也有一个拒绝媚俗的问题。除了一些大家都应该读的基本书之外,一个人读书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做人忌諱雷同—— 一个人若无个性,一定是一个索然无味的家伙;做文忌讳雷同——文章写得似曾相识,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读书也忌讳雷同——读书一雷同,也就什么都雷同了。因此,聪明人读书会独辟蹊径。一个人说:我不读别人读的书,只读别人不读的书。此说也许是狂言,也许是极端,但这份决断也有可取之处,那就是顽强地展示阅读个性的意识。到别人不常进入的领域去淘别人不淘的书,就会得到别人得不到的知识,就会发出另样的声音。这个道理简单得如同走别人不曾走的路,就会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风景一般。”确立阅读的主题及相关读物,不应盲从,而应放出自己的眼光,根据自身的阅读基础、阅读趣味,结合环境、条件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2014年江苏省高考理科状元吴呈杰同学,他的阅读就呈现了主题阅读的特点。他因为有沈从文笔下的乡土情结,就有意识地从这方面深入挖掘,以“中国乡村”为主题做了深度阅读,阅读了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梁鸿《中国在梁庄》、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何伟《江城》等。此外,他还探讨外国文学中心灵故乡的意义,读了毛姆《月亮和六便士》、里尔克《杜伊诺哀歌》等。一个人能越早地发现自己的阅读兴趣所在,实在是他阅读史上的一件大事。
最后,我推荐一篇文章,这是南京一位高三学生写的应试作文,该文很好地展现了这位学生的阅读个性。
多少人爱晏子
晏子是深沉低调的,然而晏子永远是少数——不然人们不会千年如一日地纪念他。可惜文坛上的晏子实在太少,就像昨天去世的辛丰年先生,消失一个,我们的文化星空就暗下一片。
丰年先生晚年坚持独立持家,每天锻炼、买菜,一如常人。扬之水说这位名门之后、大作家、老干部,穿得“好像一个复员军人”。但谁也不能否认辛丰年的价值,这才是文人中的晏子,真贵族。有些作家总是说中国人不读书,恐怕只是中国读书人不爱那些自命大师、专家,在文化之路上扬鞭打马的主流文人们。那么多人爱辛丰年呢!晏子虽矮,灵魂却比车夫们高贵得多。
这几年,有人写最后的文化贵族,有人主办怀念大师的展览。人们呼唤什么,总是因为少什么。现在我们呼唤辛丰年们、晏子们,只是因为文坛中遍布车夫,难寻晏子了。其实晏子不过是不张扬一点,有涵养一点,然而我们的作家们却做不到,宁肯驾车奔向金钱与名声,把读者甩得远远的。
扬之水问辛丰年,为什么身在城市却如此安详?辛丰年答:心远地自偏。文化之路上,哪怕万马奔腾,只要你愿意,还是可以如蔡明亮的电影《行者》一般,一步一步,走出一片深沉与宁静。在上海滩飞驰的车流中,华师大的陈子善老师还是能紧抱爱书,志虑深沉,心无旁骛,走出晏子般的贵族气质。而那些车夫,纵使隐入山林,也无非是寻找终南捷径,跑到山上扬鞭打马了。
木心说:呼唤者与被呼唤者很少相互应答。呼唤晏子,不能让晏子和他的门徒们复活,不如不再呼唤,自己去做晏子。车夫听了妻子的话,洗心革面,成为一名大夫。如果作家多听听读者的话,不去追赶名利,静心修炼,也会走向贵族之路。黄裳本是上海滩玲珑八面的大记者,然而在巴金的指点下,他渐渐走向自我,沉淀下来,最后成为中国读书界的标杆。黄裳的姿态如晏子的身材,低矮下去,灵魂却升华起来,最终被人称为文化贵族。
车夫变晏子,无非是把身子低下来,鞭子放下来,灵魂就在杠杆的另一端自己升上去了。少一点骄傲,多一些思考,读者自然会找上门来,晏子式的作家绝不会少人爱:你看千百年来,几个人爱车夫,多少人爱晏子!
附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晏子是齐国的国相,一次外出,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看,见她的丈夫头顶着巨大的车伞,鞭打着四匹马,十分得意。车夫回到家,他的妻子要求离去。丈夫问她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到六尺,做齐国的国相,扬名诸侯。今天我看他外出,志虑深沉,面无喜色。而你身高八尺,给人做车夫,却趾高气扬,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求离去。”从那以后,她的丈夫一改故态。晏子感到奇怪,就问他,车夫照实回答,晏子举荐他做了大夫。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