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切扩术治疗慢性肛裂40例临床报道
2017-12-04谌建平章敏罗艳霞
谌建平,章敏,罗艳霞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8)
改良切扩术治疗慢性肛裂40例临床报道
谌建平,章敏,罗艳霞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8)
目的 观察改良切扩术对慢性肛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原则,将80例肛裂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切扩术,即在将原裂口切除的基础上将切口侧向延长,形成旁正中切口,切断部分内括约肌,并扩张肛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肛裂切除+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愈合时间(21.3±4.5),对照组愈合时间(25.9±6.5)d(P<0.05),观察组术后无“锁眼”样畸形愈合。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有效率、术后疼痛评分及肛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切扩术治疗慢性肛裂临床疗效确切,能缩短愈合时间,效果优于传统的肛裂切除+内括约肌切断术。
改良切扩术;慢性肛裂;临床报道
肛裂是肛管齿状线以下皮肤全层纵向裂开或形成梭形的急、慢性缺血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其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肛裂绝大多数发生于肛管后正中,与括约肌结构及该部位的血液供应相关,主要表现是肛门周期性疼痛、大便带血和大便困难。肛裂病因比较复杂,通常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最常见的原因考虑为便秘。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1],临床病理改变是肛门内括约肌的痉挛和纤维化。急性肛裂保守治疗效果良好,慢性肛裂(即陈旧性肛裂,下同)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机理为解除内括约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创面愈合。本研究采用改良切扩术治疗慢性肛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6年6月的本院肛肠科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18~62岁,平均(36.9±6.7)岁;对照组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20~59岁,平均(39.2±9.1)岁。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程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肛裂的诊断及分期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属于二、三期肛裂,病程半年以上;年龄18~65岁。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肛肠病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病、糖尿病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①完善入院相关检查,如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免疫全套、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等,排除手术相关禁忌证;②术前2小时行清洁灌肠。术前半小时行耳穴埋针。
1.2.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以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充分暴露肛门。
观察组:采用肛裂改良切扩术,用手术刀将肛裂病变组织(瘢痕、前哨痔等)切除,并将切口向一侧斜行延长1~2 cm,比如创面位于截石位6点,那么切口尽量偏向5点或7点,并向5点或7点斜行延长切口,然后在创面延长切口的一侧再用血管钳在肌间沟处挑出内括约肌,用剪刀剪断1/2~2/3,再扩肛使之能容纳4指,修剪创面呈“丫形,使引流通畅,切口内放置凡士林纱条,塔形纱布加压包扎固定。
对照组:采用传统肛裂切除+内括约肌切断术,用手术刀将肛裂病变组织(瘢痕、前哨痔等)全部切除,并切断部分内括约肌及外括约肌皮下部,修剪创面呈“丫形,使引流通畅,切口内放置凡士林纱条,塔形纱布加压包扎固定。
1.2.3 术后处理 两组患者术后处理一样,均无需禁食,适当运用抗生素,予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控制排便1天,便后中药熏洗坐浴,然后常规更换敷料,换药至切口愈合。
1.3 疗效观察指标 ①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②观察术后1、3、5天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根据视觉模拟疼痛表指导患者评分,以感觉无痛为0分,感觉最痛为10分;③愈合后肛门功能,有无畸形愈合;④有效率,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症状消失,裂口愈合;好转:症状改善,裂口或创面缩小;未愈:症状无改善,裂口无变化。有效率=(治愈+好转)/(治愈+好转+未愈)×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改良切除术能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观察组治愈31例,好转4例,有效率87.5%,对照组治愈30例,好转4例,有效率85.0%,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锁眼畸形,对照组锁眼畸形2例。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及肛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肛裂是肛管缺血性溃疡,慢性期反复发作,难以愈合。溃疡位于肛缘和齿线之间,好发于肛管的后正中线,有时也可以在前正中线,少数见多位置发生。临床中常表现为规律性疼痛、便秘、出血等症状,可伴肛门瘙痒、分泌物、腹泻等。目前临床上认为肛裂是各种原因导致内括约肌痉挛,致使局部肛管缺血,导致溃疡发生或者使溃疡难以愈合,故“切断内括约肌是根治肛裂必不可少的条件”[3],有报道将内括约肌切断术是治疗慢性肛裂金标准手术方式[4],其治疗机理即为松解内括约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愈合。此种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7]。
表1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有效率、畸形愈合比较(x±s)
经典原位切除溃疡并切断部分括约肌的术式虽然疗效不错,但易导致切口愈合缓慢甚则切口不能愈合,再次形成溃疡。内括约肌侧切术疗效也很好,但造成重复切口,增加患者痛苦。临床上有不少医生在传统的术式上加以改进,产生了多种改良术式[8-10]。我们采用改良切扩术治疗慢性肛裂也取得良好的效果,避免了经典手术方式的不足,术后痉挛的内括约肌得以松弛,保留部分有内括约肌,避免肛门功能下降。该术式手术过程简单,操作容易掌握,值得推广。
[1] 包耀喜.肛裂患者复发因素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2):98-9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6.
[3] 汪建平.肛管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6):428-430.
[4] 王振宜.开放式和闭合式侧方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原发性肛裂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24(12):726.
[5] 陈瑞波.肛裂切除并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6,18(11):60-61.
[6] 卢生海,杨发茂.对于慢性肛裂手术的治疗分析[J].医药前沿,2017,7(8):203-204.
[7] 孟红印.肛裂切除术与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临床对比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15):63-64.
[8] 来丽霞,李昕,马凰富,等.肛裂切除松解术治疗肛裂180例临床观察[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7,31(1):14-17.
[9] 张永涛,连君香.肛裂切除+闭式括约肌松解术治疗肛裂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7):96-97.
[10]陈越,倪志海.改良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28):46-4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