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管理对医院医疗管理质量及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的影响
2017-12-04王亮生林丹华曾一清
王亮生,林丹华,曾一清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福建 莆田 351100)
临床路径管理对医院医疗管理质量及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的影响
王亮生,林丹华,曾一清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福建 莆田 351100)
目的 分析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医院医疗管理质量及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0个科室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71 1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我院临床路径管理推行时间将其分为传统管理组(A组,2011—2013年入院的患者共85 594例)和临床路径管理组(B组,2014—2016年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共85 594例)。比较两组医疗管理质量与控制指标,即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时间、痊愈率),卫生经济学指标(平均药品费用、平均住院费用),服务评价指标(患者满意度、健康状况知晓情况)的差异。结果 B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A组,痊愈率高于A组(P<0.05);B组平均药品费用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状况知晓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能有效提高医疗管理质量,对降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有积极作用。
临床路径管理;医疗管理质量;平均住院时间;满意度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一种在现代循证医学指导下针对具体疾病建立合理化流程的治疗和管理方案[1]。相关研究表明,临床路径有助于医疗管理水平的提高,对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提高住院流转率具有积极影响[2]。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方面面临极大压力,而多种疾病流行趋势的上升和现代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也使民众的医疗需求增加,从而迫使医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管理模式。目前临床路径管理已在我国多地实施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效果参差不齐[3]。鉴于此,为进一步分析临床路径管理对医院医疗管理质量及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的影响,我院对实施该管理办法后近几年的相关数据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171 1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所在科室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诊断明确,无严重合并症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疾病治疗转归变异可能性大者;年龄<18岁或>75岁者。根据我院临床路径管理推行时间将171 188例患者分为传统管理组(A组,2011—2013年入院的患者85 594例)和临床路径管理组(B组,2014—2016年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85 59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医疗管理方法
临床路径管理内容[4]以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及院办制定的相关文件为依据:(1)经治医师与个案管理员共同完成入院评估;(2)根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开具诊疗项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实施的诊疗服务计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3)根据护理版临床路径表向患者详细介绍住院期间的诊疗服务计划;(4)做好诊疗项目及病情评估;(5)回访评估并记录患者满意度。
1.3 观察指标
1.3.1 效率指标[4]平均住院时间、痊愈率(痊愈人数/治疗总人数)。
1.3.2 安全指标 死亡率(死亡人数/总人数)、院内感染率(院内感染人数/总人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出现并发症人数/总人数)。
1.3.3 卫生经济学指标 平均药品费用及平均住院费用。
1.3.4 服务评价指标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健康状况知晓情况。发放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状况知晓情况问卷,随机抽取1 000份,进行分析。患者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级,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总人数。健康状况知晓情况分为不了解(<70%)、部分了解(≥70%)、完全了解(≥90%)3级,知晓率=(完全了解+部分了解)/总人数。
1.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效率指标比较
B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A组,痊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效率指标比较
2.2 两组卫生经济学指标比较
B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药品费用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 3。
表3 两组卫生经济学指标比较(±s,元)
表3 两组卫生经济学指标比较(±s,元)
组别 平均住院费用7 4 0 2.4 3±1 7.6 1 7 3 8 6.5 1±1 8.2 5 6 9 2 9.7 0±1 7.5 2 6 9 8 8.5 8±1 7.6 3 6 6 6 9.7 0±1 5.7 5 7 1 9 8.1 0±1 4.7 1 6 0 2 9.5 0±1 5.1 9 6 6 3 2.4 3±1 5.7 3时间n A组B组2 0 1 1年2 0 1 2年2 0 1 3年合计2 0 1 4年2 0 1 5年2 0 1 6年合计2 6 3 2 5 2 7 7 0 4 3 1 5 6 5 8 5 5 9 4 2 5 8 9 2 2 7 6 6 0 3 2 0 4 2 8 5 5 9 4平均药品费用2 2 3 0.1 0±7.2 5 2 1 8 8.4 3±7.6 8 1 9 7 9.9 9±7.3 6 2 2 9 9.7 8±7.5 3 1 8 6 4.2 0±9.7 6 1 8 7 6.8 0±9.6 5 1 8 4 8.2 0±9.1 3 1 8 6 3.0 7±9.5 5
2.3 两组服务评价指标比较
共发放两种调查问卷各171 188份。A组有效问卷69 330份,B组有效问卷69 020份,随机各抽取1 000份问卷。B组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状况知晓率均高于A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 4。
表4 两组服务评价指标比较(%)
3 讨论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建立一套具体流程,将分散随意的诊疗模式转变成标准化诊疗模式。相关研究表明,对患者而言,这种新的管理模式能够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5];对医务人员而言,临床路径管理让护理和治疗行为由以经验为主导逐渐转化成以标准诊疗为主导,对于风险管控更为有利。同时相关研究发现,由总额付费的医保模式转变为按病种付费的医保模式,对缩减医疗成本和时间也十分有利,与临床路径管理相互促进,这一研究结果值得借鉴[5]。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医院管理模式相比,临床路径管理在效率指标、卫生经济学指标和服务评价指标方面都表现得更优秀。这说明临床路径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率,还能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与蒲月英等[6,7]的研究结果一致。第一,各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流程由临床医师、药剂师、护师和医院管理专家共同制定,统筹规划医疗、护理和管理,使各方面达到均衡最优的效果,比以往各科室自行管理、医护分离的效率更高。医务人员有章可循,能够合理分配时间,预先完成工作,使时间效益最大化。对患者而言,了解自己的治疗方案可以增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从而主动配合治疗;缩短住院时间能够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减轻其茫然、焦虑等负面情绪。第二,在风险管控方面,标准化的诊疗流程能够降低发生经验主义错误的风险,一旦发生意外事故能及时找到安全合理的处置方案,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第三,能够尽量避免不合理的诊疗行为、无理的用药、不适宜的检查手段,从而降低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第四,流程化管理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医护工作效率。临床路径管理在培训新人方面也有具体章程,甚至能够缩短新人培训周期。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后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都较传统管理模式更高,对患者康复有促进作用。
在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的3年来,我院医疗管理质量的各项指标都呈现出逐渐优化的趋势,且各年度临床路径入组率、完成率也逐年上升。这说明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对持续提升医院医疗管理质量有益,同时管理办法仍有改进的空间。完善的临床路径管理模式需要较高的医疗服务质量以及医院信息化管理等硬件设施作为支撑。如何进一步完善纳入标准、提高临床管理路径入组率和完成率,降低入组患者发生变异的可能性,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综上所述,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能在保证医疗管理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患者治疗成本,对促进医院医疗管理质量的提升十分有利。
[1]王桂芝,王莹,尔西丁·买买提.以临床路径管理为基础的医疗服务管理绩效评价[J].海南医学,2016,27(17):2898-2900.
[2]吴小姣,陈哲,谭春雷,等.重庆某三级甲等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病案,2016,17(5):36-38.
[3]惠玲,张自峰,王雨生,等.白内障临床路径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2014,14(10):1863-1865.
[4]尹小平,文小玲,代敏.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及效果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3):2967-2968.
[5]黄先涛,薛军,潘利民,等.不同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对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5):144-146.
[6]蒲月英,罗瑶,王孝琦.医院相关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4,31(3):463-467.
[7]乐新,周汝云,陈天文,等.深圳市某三级综合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病案,2014,15(8):20-21.
R197.323
B
1671-1246(2017)23-01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