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性糖友遭遇月经期血糖波动
2017-12-03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许岭翎
文/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许岭翎
当女性糖友遭遇月经期血糖波动
文/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许岭翎
女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原因除了常见的一些生活作息、疾病用药等因素外,还会遭遇月经周期的影响。尤其是1型女性糖友,月经期的血糖波动更加常见,且难以控制。
一项来自西班牙的研究调查了26位育龄期的1型糖尿病妇女,共计168个月经周期,结果显示大约2/3的受试者存在有血糖波动的“月经周期”现象,主要表现为黄体期的高血糖。
讲到这里,需要简单介绍一下月经周期。月经周期分为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当月经来潮时,不仅仅是子宫内膜的脱落,其实此时的机体已经开始了一轮新的月经周期卵泡期开始了。卵泡期之后是排卵期,排卵期一般为1~2天,排卵期后便是黄体期。黄体期的时间一般比较固定,14~16天。在黄体期,卵巢分泌大量的孕激素,如果此时有受精卵形成,将促进受精卵着床,维持较厚的子宫内膜以便让小小的“种子”生根发芽。如果没有受精卵形成,14~16天后黄体期结束,子宫内膜脱落,月经期开始,新一轮的月经周期周而复始。
黄体期血糖波动胰岛素如何调整
即使血糖正常的育龄期妇女,月经周期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不少糖友的月经周期更是差别很大。高矮胖瘦、胰岛素基础剂量、胰岛功能等种种不同,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女性糖友月经周期胰岛素剂量调整的指南。
尽管如此,鉴于目前已经发表的研究结果,我们还是完全可以据此调整月经周期的胰岛素剂量,达到良好控制血糖的目的。
首先,说说黄体期的高血糖。导致黄体期高血糖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黄体期孕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胰岛素抵抗;经前期症状及经前综合征。另外,近期有学者还发现健康女性卵泡期与黄体期相比,胃葡萄糖排空减缓,血糖、血浆胰高糖素样肽-1(GLP-1)、胰岛素、能量摄入降低,饥饿感下降。无论哪种因素占优势,黄体期的高血糖多数表现为餐前血糖升高,因此胰岛素剂量的调整应以基础胰岛素加量为主。由于很多糖友的月经周期不规律,因此推荐糖友在一段时间内,最好有3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加强监测血糖并做好记录。同时检测基础体温或使用测排卵试纸,两者结合对比,寻找出自己在月经周期血糖波动的特点,如在月经周期的什么时间血糖开始升高,持续多长时间,以便为下一步胰岛素剂量的调整准备充足的依据。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当血糖升高无法用饮食和运动等常见影响因素解释,且根据以往的记录很可能已进入到黄体期的高血糖时期,应尽快将基础胰岛素加量,如正在注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或中效胰岛素,可将睡前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或中效胰岛素加量,剂量调整可根据空腹血糖的数值,按照以下原则:空腹血糖≥10.0mmo/L,基础胰岛素增加6~8单位;空腹血糖7.8~10.0mmol/L,基础胰岛素增加4~6个单位;空腹血糖6.7~7.8mmol/L,基础胰岛素增加2~4单位。当然,具体增加的胰岛素剂量需要结合糖友的个体差异,血糖比较脆的糖友很可能即使血糖在10.0mmo/L以上,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或中效胰岛素也只须增加1~2单位。
月经期血糖波动胰岛素如何调整
月经期血糖波动更是因人而异,有人因为月经期体力活动减少而表现为高血糖;亦有人因为月经期进食少或者胰岛素调整不合理而导致低血糖频发。
月经期高血糖多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因此需要测定下一餐前的血糖,根据血糖结果调整餐时胰岛素剂量(包括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可以按照餐前血糖≥10.0mmo/L,餐时胰岛素增加2~4单位;餐前血糖7.8~10.0mmol/L,餐时胰岛素增加1~2单位。如果有频繁发作的低血糖,胰岛素应果断减量,并增加血糖监测的次数,以便决定下一步饮食和运动方案。根据低血糖出现的时间分为:①在两餐之间出现低血糖,需要检测下一餐前的血糖,如果血糖仍偏低,应适当减少餐时胰岛素剂量。②餐前出现低血糖,则应减少基础胰岛素(即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或中效胰岛素)剂量。
无论应对哪个时间段,哪种血糖波动,切忌以下两点:①心急,一天内既调整基础胰岛素,又调整餐时胰岛素,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是低血糖;②不寻找血糖波动的其他原因,单纯认为与月经周期有关,最终导致错判形势,从而引起新一轮酌血糖波动。
综上所述,月经周期的血糖波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既有黄体期的餐前高血糖,也有月经期的餐后高血糖或频发低血糖,故育龄期的女性糖友一定要多次监测血糖,同时监测自己的基础体温,做好记录,根据自身血糖周期波动的特点,调整胰岛素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