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2017-12-02刘晓宁王新胜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型人才

刘晓宁++王新胜

摘 要 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分析这些问题,然后对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其具体合作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0-0091-02

1 前言

21世纪,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近年来,我国硕士招生规模逐渐增大,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集成电路工程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更为强烈。与此同时,为保证我国集成电路发展中所需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改善工科学位单一的状况,经国家批准,设置了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集成电路专业应用型人才,但是在目前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

2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学位结构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目前形势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远远大于专业学位型研究生,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为此,国家也逐渐重视起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收与培养工作,招收规模逐渐在增大。从目前的硕士招收情况来看,碩士招生结构变得越来越优化,逐步增大了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类型结构也越来越合理。逐步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收规模,不断调整硕士研究生比例结构,从而使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培养模式不够合理 在目前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培养模式大多是移植和模仿学术型研究生,照搬教育模式。但是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是重理论轻实践的,如果只是照搬和移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并不能满足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需求,因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需要注重实践,这就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毫无特色。更重要的是无法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要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调整,改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加大培养力度,使其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硕士教育经验来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3 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内涵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指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结合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以提高学生素质、综合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一种教育模式。一方面,它有机结合了教育与产业部门,可以遵循教育发展、生产活动与经济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可以满足教育与企业的双方需要,使高校和企业分别获取所需要的资源,如高校可以获得机器设备、资金,企业获取所需要的先进科技和高等人才。这样可以增加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生产的交流,使其形成彼此联系、彼此依托的有机整体。

校企培养的主要合作模式研究 20世纪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众多发达国家开始注重工业,在高校中注重工程专业的培养。校企合作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的德国,然后在20世纪中叶,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始盛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比较典型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制培训”(是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英国的“三明治工读制度”培养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和日本的“产学合作”校企合作模式,以及俄罗斯的“学校—基地企业制度”。

最早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产生的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将工程学教授与工业密切结合,使大学既发挥知识传授的作用,又发挥影响工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斯坦福大学还开创了协作式研究生教育模式,也就是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斯坦福大学中,电子工程学院是一个实施协作式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典型,培养了大量应用型研究人才。

随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华盛顿大学等都在其科学园发展了这一培养模式。这些校企合作模式对各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西方各国工程类型人才的培养制度与其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紧密相关,并在不断进行调整。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校企联合培养的合作模式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具体来说,针对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的校企合作的合作层次高低,包括四种主要合作模式。

1)高校外聘企业人才做导师。学生培养采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结合的双导师制度,这种培养模式可以看作校企联合培养的雏形,这种双导师制度使企业和高等院校的资源实现共享,不断开阔集成电路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2)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的联合培养模式。把科研项目作为依托的联合培养模式,主要是通过在企业和高校中进行科研项目合作,使两者相互联系,两者之间充分利用各自独特的优势进行合作交流,满足企业和高校各自的需要,实现优势互补。

3)通过校企联合开办研究生班。根据社会上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高等学校与企业联合,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案,共同开办研究生班,使企业和学校双方实现优势互补。

4)校企联合设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①学校和企业联合创办研究生培养基地,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平台,提高其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②面向行业产业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解决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将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经验有针对地进行训练。在进入实验室期间,可以将科研任务进行分解,将非核心技术部分交给学生独立去完成;让学生提前进入科研状

态,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任务,坚定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信心。endprint

在集成电路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实现培养目标和发展区域经济。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是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大多走向应用工作岗位。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来培养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由于企业在工程实践方面具有优势,而学校在教育和科研方面具有优势,可以整合校企双方的优势,实现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社会提供大量优秀应用型人才,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2)实现校企双方共赢。校企联合培养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可以整合企业和高校优势。对于合作企业来说,与高等学校合作,可以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素质,缓解人才紧缺问题,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可以根据企业和学校实际需求,进行专业硕士教育,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可以使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毕业后,得到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大力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和企业与学校里双导师的指导,可以满足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提高人才质量。

4 结语

总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可以为硕士教育提供实践机会、政策支持、资金资源,是研究生培养尤其是专业硕士培养的一种重要培养机制。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有利于企业满足对科技和人才的需求,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有利于高校获得企业经费的支持,以及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参考文献

[1]趙颖娣,鲁聪达,计时鸣,等.工程硕士的能力结构问题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5(11):84-85.

[2]周田田,胡华秀.英国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及对我们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8(10):173-175.

[3]徐继宁.英国大学与工业关系的国内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7(1):67-73.

[4]周红霞.英国高等教育改革动向评析[J].世界教育信息,2009(5):57-60.

[5]徐振龙,罗小林.美国高校成人教育的创新发展及启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3-65.

[6]王大中,张文修,叶取源,等.创新工程硕士教育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5(19):12-13,7.

[7]李志强,李凌己.国内产学研结合发展的新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4):97-103.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型人才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环境生态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探讨
重视和发挥中介机构在产学研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中的作用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课程创新型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利益相关方的角色分析与协调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数控技术》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