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慕课建设:现状、问题与走向蔡忠兵
2017-12-02刘志文
收稿日期:2017-03-28
作者简介:蔡忠兵,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广州大学副研究员;刘志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广州/510600)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2015GXJK116)、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201421316)、广州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穗教高教[2015]29号)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加强慕课建设与应用,在试点的基础上普及深化,已成为国家层面的既定政策。高校慕课试点建设与应用的研究与实践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存在基础薄弱、认知不足、供需脱节、市场化生存能力弱等问题,亟需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凝聚思想共识、加强实践应用,增强融资能力,实现由试点示范向普及深化的蜕变。
关键词:慕课;建设;试点;普及;对策
近五六年来,有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简称“慕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持续受到广泛关注,参与试点建设与应用的高校不断增多,课程数量迅速增加,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发达地区高校与边远地区高校、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青年教师与中老教师在认知水平、参与程度、建设力度和发展进程等方面差距悬殊。以试点建设促普及深化是国家层面的既定政策,但由试点走向普及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需在认清现状,厘清问题的基础上扎实推进理论发展与实践改进。
一、国内高校慕课试点建设现状
(一)理论研究水平低,但发展快速
国内学者对于慕课的研究起步晚、起点低,但发展迅速。侯勇,吾守尔·斯拉木等人于2010年在《计算机应用》杂志上发表“在线课程下的自适应查询调度算法”,是国内较早关注慕课问题的学者,但当时并未引起广泛关注。[1]2013年起,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急剧升温,研究领域迅速拓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四方面:一是研究内容日益丰富,涵盖慕课兴起的社会背景、思想基础、理论支撑、本质属性、技术规范、发展进程、演化趋势,慕课对高等教育、高校师生以及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慕课应用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慕课的合理利用与知识产权保护,慕课对国家信息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及教育主权的冲击与保护,慕课面临的质疑与争议等众多主题;二是研究队伍不断壮大,除了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技术人员外,教育教学一线的行政管理人员和专兼职教师也积极参与;三是研究视角不断拓展,从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与政策制定、中观层面的技术开发与制度建设到微观层面的指标设计与课堂应用等都有涉猎;四是学术交流氛围日益浓郁,教育部、高校、省级政府部门及相关学会、协会、研究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企业组织的全国性及地域性的研讨及学术交流活动延绵不断,学术论文与研究著述不断涌现。
(二)思想认知在感性与理性的平衡中趋向成熟
在理论研究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慕课的认知经历了从狂热追捧、理性质疑到冷静思考的起伏过程。2012年慕课兴起初期,在互联网商业资本的追捧及媒體的渲染下,慕课的技术优势及潜在功能被近乎无限放大,更有人断言其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一厢情愿的乐观预期及前卫断言并未如期发展成为现实,反而是实践中接连遭遇的挫折,使舆论导向开始出现反转,质疑的声音日渐强烈。在国外,先是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们发表公开信拒绝使用哈佛大学迈克尔·桑德尔教授的慕课课程“正义论”。慕课提供商Udacity与圣何塞州立大学的合作协议因课程通过率远低于预期而被宣布暂停。其后,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米切尔·邓奈尔决定不再继续开设他在Coursera上的“社会学引论”慕课,杜克大学艺术与科学委员会反对该校本科生从网络课程中获得学分。阿姆赫斯特学院的教授们投票结果决定拒绝与edX在线课程平台合作,拒绝卷入“慕课热”。[2]在国内,随着慕课技术内在缺陷与外在不足的逐渐显现,人们对慕课的认知开始趋向理性和客观。目前,发挥慕课的理念、技术与资源优势,推进高等教育的结构性改革已获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并已被确立为国家战略。主流观点趋向于认为,虽然慕课尚未能对高等教育带来摧枯拉朽式的冲击,但慕课理念和技术的改变了高等教育的生态体系,拓展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空间,使多种新兴教学模式的实现成为可能,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有效抓手。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李志民主任的观点尤为具有代表性,“借助MOOC的神力,使我们憧憬太久的关于教育的理想有实现的可能,仅仅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去努力”。[3]
·课程与教学·高校慕课建设:现状、问题与走向
(三)自主平台及课程陆续建成并上线使用
在引进、共享国外优质平台和课程资源的同时,政府主管部门及国内高校自主建设的慕课平台及课程陆续建成并上线使用。政府层面:教育部与财政部资助高等教育出版社与网易云课堂联袂推出了“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全国高校均可基于该平台进行慕课课程建设和应用。高校层面:2013年10月,清华大学“学堂在线”正式启动,面向全球提供在线课程,同年10月,两岸五大交通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西南交大,北京交大,台湾国立交大)共同组建的“育网开放教育平台”(ewant)平台开放,对外免费提供五校的核心课程。2014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中文慕课平台“好大学在线”正式上线发布,实现上海西南片19 所高校慕课学分互认,并通过与英国开放大学Futurelearn 平台的协作,实现课程的双平台同步上线;同年9月,深圳大学倡导发起“全国地方高校UOOC(优课)联盟”,联盟内高校通过资源整合和学分互认,实现校际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创、共担、共享。2015年5月北京大学和阿里巴巴共同打造的“华文慕课”平台上线。此后,复旦大学的“iMOOC平台”、吉林大学的“在线课堂”、武汉大学的“珞珈在线”、北京理工大学的“乐学”网络课堂等校内慕课平台及也相继上线,“涉海高校海洋课程联盟”、“中国职业教育微课程及MOOC联盟”等联盟性质的课程平台亦相继宣告成立。企业层面:“超星尔雅”、“网易公开课”、果壳网“MOOC学院”、智慧树等课程平台及在线学习社区相继建成并投放市场。据2016年第三届中国MOOC大会透露,国内慕课平台已超过130家,马克思主义原理、高铁技术概论等有中国特色的慕课已经跨出国门在国外开课,平台及课程数量均从无到有初具规模,慕课中国标准开始向国外辐射。[4]endprint
(四)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教育部早在2003年就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立项建设,2011年又启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立项建设,推动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视频公开课的转型升级,构建起了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2012年兴起的慕课风暴中,教育部密切关注慕课的发展态势,鼓励高校和社会力量兴利避害,积极参与课程体系和课程平台建设。2013年教育部提出“要根据中国实际国情研究制定MOOC、网络公开课、微课程和讲座等教学资源的上网认证标准,建设免费的国家教育宽带网络,为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网络支撑与保障”。2013年12月,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成立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同意清华发起成立慕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旨在依托学堂在线MOOC平台,充分发挥行政体制和市场机制的力量,探索一种“一体两翼”的在线教育发展模式。[5]2015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对慕课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及组织管理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6]2016年6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强调“要依托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入、广泛应用,适应信息时代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7]2016年7月《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创新在线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推动优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不同类型高校小规模定制在线课程应用、校内校际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方式方法变革。”[8]政策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大,为国内高校慕课建设与应用营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二、国内高校慕课建设与应用从试点走向普及尚面临的问题
(一)研究基础薄弱,理论支撑不足
近年来,国内有关慕课的研究成果呈持续井喷状态,相关研究著述激增,学术研讨频繁,但由于发展时间短,研究基础薄弱,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成果的质量等均有待优化和提升。主要表现为以下四方面:一是理论研究存在“四多四少”现象,述评和定性分析多、实证研究少,从政府和学校视角研究政策和制度建设的宏观研究多、从教师和学生视角关注使用体验和应用情况的微观研究少,有关发展愿景描述及意义阐释的文本研究多,有关政策落实和问题解决的具体分析少,有关问题与现状的浅层描述多,有关的本质与根源的深度反思少;[9]二是对慕课建设与应用由试点走向普及深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缺乏系统分析和整体思考,特别是有关课程建设与应用的质量保证、评估机制和标准建设、利益分配与权益保护、投入产出效益衡量和评价、课程联盟运营机制等问题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三是研究经费来源单一,项目研究及课程建设主要依靠政府科研基金资助,来自行业产业和非盈利组织的支持十分有限;四是研究选题分散。项目研究方向、目标、内容等缺乏整合,对慕课与传统网络课程的本质区别缺乏精确把握,研究过程中存在概念混同现象。[10]
(二)认知水平参差不齊,共识度与认同度不高
加强慕课建设与应用,在政策层面虽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在思想认识层面仍存在明显的分歧。乐观者与悲观者之间的分野明显,乐观者认为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慕课先天优势明显,其“大规模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参与性、分散性及线上线下的交互性”,使优质资源共享,师生与生生互动、同伴评估、自主学习、自助学习、个性化教学习、团队学习、翻转课堂教学等愿望及期待成为可能。特别是其“前所未有的开放性、透明性及优质教育资源的易获得性,给高等教育改革带来多种可能和无限遐想”。[11]悲观者则认为慕课的发展面临辍学率高、社会认同度低及学分认定、评测标准、学术诚信、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慕课只是给有学习愿望和自主管理能力的人提供了条件,碎片化的在线学习无法替代校园教育及现实课堂教学,“缺乏真实的学习成长体验,无法真正实现个别化学习指导,难以实现复杂的学习评价,难以适应所有课程类型”[12]。甚至有论者断言,慕课只不过是之前很多教育技术,如e-learning等的改头换面的包装与炒作,包含了“受商业利益驱动的促销成分”,终将昙花一现,逐渐衰落并销声匿迹。[13]思想认知及共识度与认同度的低水平状态使慕课建设与应用的普及和深化面临疑虑和困惑。
(三)课程供给与需求脱节,发展动力不足
凯恩斯经济定律认为需求决定供给,外在的政策激励无法替代内在需求的驱动作用,脱离了需求的供给会导致资源的低效配置。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满足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需求,培育并创造新的应用需求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高校慕课建设在数量和规模上迅速取得了突破,但项目发展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政府政策激励和资金驱动,相当一部分课程的内容建设与一线教学需求脱节,课程利用率低,存在“为建设而建设”的倾向。现实中,教师参与慕课课程建设,一部分是出于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存在偶然性和不稳定性;一部分则是“为建而建”,以申报或获取高层次的项目立项为目标,行为动机存在功利性倾向,一旦项目立项后,发展动力迅速衰减,后续发展难以持续。课程建设与应用的脱节,导致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滞后于课程建设,基于慕课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停留在试点阶段,未能形成常态化的长效发展机制,课程建而无用、建而不用、建而难用、用而不多等现象突出。
(四)融资渠道单一,市场化生存能力弱
缺乏成熟的商业化运营模式是困扰国内慕课建设核心问题之一。欧美国家的慕课建设主要靠互联网资本和风险投资资金驱动,国际三大慕课巨头中的Coursera平台通过认证证书收费获利,Udacity平台通过售卖微课程、微学位等方式获利。国内外慕课在发展路径和驱动机制方面的显著差异使得国内高校慕课发展所面的临挑战更为严峻。欧美高校慕课建设是校企合作的产物,高校承担理论研究、课程开发及教学应用任务,建设经费主要来源于大学财团、大学附属机构及互联网产业资本的投入,课程推广由企业采用商业化方式运作。反观国内,高校慕课建设与推广几乎由政府和高校行政全程主导,高度依赖政府财政投入,商业企业只是以承接外包业务的方式提供技术支持,项目自主发展能力及市场化生存能力严重不足,融资渠道狭窄。在慕课发展的初期,必要的领导重视,政府支持,对破除发展瓶颈,营造发展条件,提供示范和指引等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行政体制无法替代市场机制的作用,对政府财政资金的过度依赖,容易屏蔽市场竞争,造成发展目标异化、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严重不足。endprint
三、高校慕课建设深化的路径选择
(一)深化理论研究,强化理论支撑
慕课理论研究的深化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将基层创新、顶层设计与理论构建有机融合。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关注当下,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实证研究,立足鲜活的改革实践,聚焦慕课建与用、教与学、管与服一线人员的切身感悟及真实需求,通过对具体问题、具体案例、真实故事的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开展实质研究,增强研究的针对性与理论的说服力,为实践探索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与做法;另一方面要放眼长远,拓展研究视野,围绕慕课建设与应用的全流程与全息环境,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理论研究与行动研究有机融合,为一线的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此外,还应有意识地加强原创性、前瞻性研究,追踪世界慕课研究与实践的前沿动态,在技术标准和体系建设、平台互联互通 、资源整合利用、数据开发、知识产权保护、学习理论、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努力实现从跟随者引领者的转变。
(二)增进思想共识,扩大社会认同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知上的模糊、偏颇或混乱,容易导致观念冲突和行为矛盾。面对尚在发展和完善中的事物,认知差异与观点冲突的存在不可避免,但改革行动必须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首先,要清醒认识慕课普及深化面临困难和风险。高校慕课建设与应用在试点示范阶段,项目实施主体、对象、范围、组织形式、管理方式和运作模式等可有意识地遴选与控制,人财物资源优先配置,制度障碍与政策瓶颈等均可以个案方式予以特殊处理,实施难度小、条件优,风险相对可控,近似于温室里培育盆景。项目一旦由试点示范进入普及深化阶段,则需直面现实,接受风雨洗礼,无论是在一校之内全面普及,还是全国范围内的大范围推广,潜在的矛盾和冲突将完全显露,项目组织与实施的难度及风险将呈几何级增长,决策失当将会导致普及深化工作徘徊不前,甚至中途夭折。其次,要理性分析深化普及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慕课利弊并存且难以两全,它使“互联网+教育”成为现实,为破解高等教育改革难题,变革传统大学教育提供了新动力和路径,但它非拯救传统教育危机的“灵丹妙药”。现阶段,慕课非但未能摧毁或改变高等教育体制,反而迫于各种现实压力产生了诸多适应体制内发展的变体,如SPOC(私播课)、Meta-MOOC(超级公播课)、DLMOOC(深度学习公播课)、MobiMOOC(移动公播课)、MOOL(大众开放在线实验室)、DOCC(分布式开放协作课)、PMOOC(个性化公播课)、MOOR(大众开放在线研究课)等等。[14]“慕课的未来不是瓦解实体高校的围墙,反而是力图在高校围墙聂寻找新的生长点”。[15]对于慕课的发展,既要秉承乐观、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探索与实践;也要辩证分析、理性思考,避免盲从和炒作,从容面对热捧与冷议,不断创新在线教学的模式与方法,将课程建设与应用稳步推向深入。
(三)拓展實践应用,扩大需求基础
建以致用是国家层面对慕课建设的发展定位,也是慕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合法性基础。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明确要“坚持应用驱动、建以致用,着力推动在线开放课程的广泛应用”。建以致用的前提是资源可用、好用,使师生愿用,乐用。资源可用且好用需在平台及课程建设环节加强功能开发及资源优化。师生愿用且乐用则需完善基础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分学籍管理办法、质量监控和保障制度,使慕课融入高校日常教学管理和运行体系。通过完善课程体制设置及学分认定制度,给予学生在课程选修方面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引导学生在网上自主完成课程学习,支持教师根据不同专业和课程的要求和特点,探索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等新型教学方式。基于线上优质课程资源开展“翻转课堂”式教学,使“以教为中心的、标准化的教育范式”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个性化的教育范式”,实现课程建与用的深度融合,以用促建,建用并举,为课程建设提供稳定、持续的内在需求。
(四)增强融资能力,提高自主生存能力
资源免费大规模开放是慕课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其优势得以发挥的前置性条件。免费与开放并非慕课的天然秉性,只是平台及课程建设初期的一种营销手段和推广策略。慕课建设不仅难以长期免费运作,而且对资金和技术投入的要求甚高。哈佛大学副教务长包弼德教授曾透漏: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共同在线学习平台每门课(每一期)的制作成本约在5至10万美元之间。[16]据媒体公开报道,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深圳大学,慕课建设经费均逾千万。其中,清华一门示范课程的成本高达五六十万元,仅片花制作就花费数万元。北京大学李晓明教授曾专文介绍了一种低门槛慕课视频制作方法,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他在接受访谈时曾表示单门慕课制作成本在10至20万之间。[17]现阶段,高校慕课建设由于有财政经费资助,项目生存压力不足,融资意识比较淡薄。况且,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高校慕课建设与应用不能盈利为目的,不具备完全商业化运作的逻辑基础,但仅仅依靠“体制内”的力量,难解融资难题。就国内高校而言,增强项目融资能力,开源与节流同等重要。其中:争取政府投入,吸引公益组织及商业机构赞助,增强自有资金筹集是开源的主要方式;依托技术进步、流程业务优化,发挥规模效益,降低单门课程建设与维护成本是节流的基本途径。此外,发挥高校智力优势,与商业化的公司合作开发需要付费注册的在线员工培训、资质认证、大学预科或专业学位类课程,通过为特定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有偿服务和增值服务,增强融资能力,则是慕课课程建设与应用能否走向深入和持久的关键。哈佛大学推出的有选择在线开放课程(select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SOOC),提供基于收费差异化教学支持服务,使单门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阎秋娟.国内慕课(MOOCS)研究进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1):19-23.
[2]吴万伟.“慕课热”的冷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16(6):10-17.endprint
[3]刘增辉,宫玉玲.中国高校的MOOC答卷[J].中国远程教育,2014(14):22-27.
[4]吴锦辉.我国主要慕课(MOOC)平台对比分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1):40.
[5]李密珍.清华大学:以全新MOOC方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14(10):13-15.
[6]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EB/OL].[2015-04-16].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6/201504/186490.html.
[7]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EB/OL].[2016-07-04]http://www.jyb.cn/info/jyzck/201606/t20160623_663288.html.
[8]教育部關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2016-07-04].http://www.moe.edu.cn/srcsite/A08/s7056/201607/t20160718_272133.html.
[9]许涛.慕课背后的争议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15(7):22-27,21.
[10]郑文宝.慕课热的冷思考——一种问题意识下的学理审视[J].特立学刊,2015(2):47-52.
[11]李曼丽,张羽,黄振中.慕课正酝酿一场新教育革命[N].中国青年报.2013-05-23(03).
[12]刘志军,冯永华.“颠覆论”下的慕课反思——兼论基于慕课的课堂“翻转”[J].课程·教材·教法,2015(9):16-23.
[13][美]乔纳森·哈伯.慕课:人人可以上大学[M].刘春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14]祝智庭.“后慕课”时期的在线学习新样式[N].中国教育报.2014-05-21.
[15]李卢一,郑燕林.推进MOOC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4):37-43.
[16]李晓明.一种低门槛慕课视频制作方法.李晓明[J].中国大学教学,2015(1):68-71.
[17]汪琼.慕课运动对高等教育额渗透性影响[J].开放教育研究,2016(6):37-43.
(责任编辑赖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