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下公休
2017-12-02谭岩
谭岩
月下纳凉
今年,一到公休时间,我就赶紧关了办公室的门,背上挎个看似鼓囊囊其实也没啥内容的包。难得有这十天半月的自由时间,比过年放假的时间还长。过年,走亲戚,比上班还忙,完成工作任务似的,有些亲戚不去还不行,不去就得罪人,几十年的亲情说不定就翻了脸。一个假没过完,人已累得耷拉下了脑袋。公休好,什么事儿没有,不是节假日,少了许多的应酬负担,就是休,就是玩儿。这十天半月到哪儿去休呢?当然是回乡下的老家,不花钱,清静,空气好,还能陪陪老娘,尽几天孝心。
老娘住在乡下的老家,一幢带天井的土坯房里。
这乡下的老家,在集镇上。对于四面是山,住在山上的人们来说,四面是山的集镇却是“平原”,是“城市”,是大市面——可见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而言,相比而说的。集镇的名称叫“洋坪”,所以附近的大半个县,人们对能到这个小集镇都有一种自豪感。
近年来,这个“大市面”的地方,也紧跟时代的步伐,有了不少的改变,变得热闹时髦多了。街道修宽了,卵石路、土路成了水泥路,主公路的十字路口有了红绿灯,路旁、桥上也亮起了路灯。街道两旁也竖起了一幢幢楼房,贴着白色的瓷砖,反射着一道道太阳光,刺人眼目。而我的老屋,仍是一幢陈旧的土坯房,显得根深蒂固。
的确,这幢土坯房还是祖父生前盖的,是他在民国二十四年涨大水冲塌后重新修建的。在祖父生前,我常听他说,盖这幢房他是经历了多少的难。没有人手,没有帮手,他是如何一人在山上砍材料檩木,如何从沮河放排把木料运回来,如何一面躲着抓壮丁抓夫的人,一面沿着梯子爬上爬下,上檩木、钉椽子、盖瓦片。一幢房子盖下来,他磨破了多少双鞋。这幢老房是祖父荣耀的象征,也如同祖父生前一样,早到了耄耋之年,在这日新月异、楼房林立的集镇上,显得不合时宜,偏于一隅,过时陈旧,清冷寂寞。
可是对于并不喜欢热闹、时髦的我来说,老屋却正是我喜爱的居所。
我在这幢老屋里出生,童年、少年的时光也在这老屋里度过。那些门,那些窗,那些墻壁,那些阶沿,阶沿上大门口的一块石头,都有着记忆。看着他们,门窗不再是门窗,石头也不再是石头,它们变成了过去的生活,变成了亲人的音容声貌。有一年,父亲去世了。又有一年,祖父、祖母去世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都刻意不去想他们,每次回家,我都匆匆地回,匆匆地走,只当他们下田了,去菜园了,去上工了,去亲戚家了,让自己不去意识这老屋里少了那熟悉的身影。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我也仿佛渐渐习惯了,曾经一想起来就会被悲伤的泪水浸泡得似要融化的那颗心,像裹上了一层茧似的,变得干枯坚硬了,这时才能神态自若地指着那些大门、天井和天井大门后曾经的鸡埘,与家人讲起自己与逝去的父亲、祖父、祖母贴对联、掏鸡窝、喂鸡喂鸭的种种往事。所谓老家,就是过去的生活,那一件件小事的贮存地,回到老家,也像回到了过去的生活中,身心宁静而又深沉。
大门,还是那扇沉重的木板门,年代久远,上面有着一条条露出了青筋似的凹凸的木纹,门上贴着年年撕不净的颜色不一的门画,覆盖了一层又一层,如同叠在上面的年轮。早上,我把大门打开,阳光就扑进了天井院子,地上像铺上了半块黄色的地毡;晚上关上大门,木大门的吱呀声,下门栓的啪哒声,让这一天的日子突然就有了重量,让人觉出一种安稳。菜园,还是那块菜园,菜园里长着辣椒,青的,红的。炒菜的时候,菜下锅了,要两个青辣椒、红辣椒,我们一脚跨出后门就到了菜园,摘了在水笼头那里洗一下就可下锅,感到一种生活的圆满。
回家几天正值大暑,在武汉很热,没想到回家也很热的。老娘说,前几天坐屋里,椅子桌子都是热的。她手上长了一个关节炎的小包,都能把手指伸在桌上的那块瓷砖上,烙着当做热疗。可见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逃遁也是没用的。空调自然是没有的,只有吊在天花板横梁上的一个吊扇。可吊扇扇的风也是热的,我们就到后门院子里纳凉。
我搬了把椅子坐在后院里,仰头一望,天上竟是星星一片。我还是小时候见到过这里夏夜的星空,以为近几年那些星星都消失了。在城市,在武汉,晚上根本见不到这么多星光,有时候见天幕上有几点亮光,以为是星星,可盯着细看,却发现那亮点在移动,原来是夜航的飞机,要不就是人们放的夜风筝。在乡下,放风筝的是孩子;可在城市,却多是成年人在玩。他们胸前挂着个硕大的线轮,一手绞动着放着线,拖着长尾巴或者鹰形的风筝就从江边飞上空去。白天放,晚上也放,晚上放时还挂上了灯,远望还真像几颗星星呢。
还是乡下的空气好啊!在这炎热的夏夜,繁星满天,就像在头顶上牵满了崭新的灯泡。夜风比在屋里凉爽多了,从屋顶,从院墙,从菜园里的包谷秆,从辣椒地,从苕物,从栅栏边上的丝瓜、南瓜藤上吹来,也带来了正在成熟的庄稼的气息,葳蕤生长的藤叶的青香气、青草的气息。这田园乡村的气息让人安宁又踏实。
母亲摇着芭扇,因长久在外的儿子孙子们的归来显得有些兴奋,不停地唠叨着左邻右舍们的家事儿。母亲说,现在很少像这样坐在外面乘凉了,我们不回家时,她一人是不出来的,就坐在屋里守着电视机。我知道,现在乡亲们乘凉,也都是这样度过的,一到夜晚几乎都不出门,在敞开的堂屋里,开着电视,开着电扇,为了防止招引蚊子而关了灯,屋里只有电视荧屏的灯光,随着电视里的场面而变幻着不同的颜色,仿佛关了一房间的变换着颜色的水。家家户户电视声音“哇哇”地响着,热闹而又寂寞。
而多年前,二三十年前,乡村的夜晚虽然单调却是热闹的。一到晚上,吃过晚饭,人们便提着椅子,摇着芭扇出门来了,在路口,自然也是风口,在大树下,围着一起家长里短,一坐上十人,非常热闹。有条件好点儿的,搬出来的是竹躺椅,赶蚊子的芭扇声拍得椅子啪啪响。孩子们三五成群,跑来跑去,有的在捉迷藏,有的在捉萤火虫。那些年,萤火虫似乎特别多,一到夜晚,到处星星点点地飞舞着。一群孩子追逐着飘飘闪闪的一点儿火光,向竹林里去了。突然竹林里传来孩子的哭声,在乡下的夜晚显得非常嘹亮,原来是打架了,接着传来父母们教训孩子的呵斥声。endprint
坎下就是河,河水在月光下闪着光,一声不响地流着,像一条悄然滑去的长龙。稍大的孩子,常跑到河里去洗澡,有时大人们也去,坐在凉爽的河水里泡一阵儿,又湿漉漉地着一条短裤,光着身子走上岸来。
除了泡泡河水澡,人们通用的解暑的办法是喝清凉济。
所谓清凉济,就是用沁水、井水,加上醋、糖,没有糖时用糖精兑了,作冰水喝。河下就有沁水坑儿,一到夏天就往上冒泡儿,汩汩的,像珍珠泉,冒出来的水又清又凉。有时人们还会把那水坑刨一刨,刨成两个深坑,坑周围用大石头砌了,一个用作饮水,一个用做洗衣洗菜。有时,那沁水坑也会长虫,或者上面总有好几个细腿虫,人们叫做“船老板儿”的虫子在水面滑冰似的一伸一缩地跑着。人们就会弄来一些石灰撒在上面消毒驱虫。白色的石灰撒在上面,石头砌着的沁水坑就像下了一层雪。
夏天也会涨洪水,一场水来,自然那河岸边的沁水坑也吞没其中了。河中浩浩荡荡流着一河的黄汤,这时人们吃水就成了问题。一担混浊的河水挑进屋来,就用明矾在木桶里搅动着,搅成一个漩涡。待漩涡静止了,水也澄清了,上面是水,下面是半桶的黄泥。
自然,这用明矾澄的河水是制不了清凉济的。那时,已经在用压水井了,但那只有家境条件好的,或者单位,镇上的这站那站的,才打一口压水井。一年四季,不用下河,压出来就是清亮亮的井水。
挨着我家房子的,是林业站。林业站的工作人员夏天进出都是衣着整洁、穿戴干净,头上戴着一顶崭新的草帽。草帽上还印了几个醒目的大字:林业站。有时,他们晚上出来乘凉,多半是搬的竹躺椅,人人手中还会钢盔样地抬着半个西瓜,用一把勺子一挖一大块地吃。孩子们吞着口水,都远远地站着望着,不敢接近。
对公家来说,打一口压水井自然是不成问题的。有时候,附近的农户也走进林业站的院子里,压一担水挑回家去。
那一年夏天,也下了好几天雨,河里涨了洪水,都是泥巴,明矾也没有用,大家手捏一块明矾搅来搅去都是泥浆,就都到林业站去挑水。我也挑着擔水桶跟在挑水大军的后面。那时,我也就十二三岁吧,一担沉重的木桶本来就重,装上半桶水,已经够我吃力地伸着脖子了。我家家大口阔,大半担水根本不够一家人用,挑了第一回自然还要来挑第二回,等我兴冲冲地再次跨进林业站的后院,来到压水井旁边,一看,傻眼了:压水井的压杆被取走了,不让你压了。那一次,我是流着泪水挑着担空桶回家的,自以为是平生第一次受到的屈辱。
在住在县城里的亲戚们的帮助下,我家也准备打口压水井。我自然是自告奋勇,一马当先,等大人们圈定了压水井的位置,便迫不及待拿起锄头开挖了,大有不挖掘出一口水井不吃饭的劲头儿。这个水井事件影响了我一生,使我看见了人世的冷暖贫富,也培养了我在挫折和屈辱面前从不低头的倔强个性。除了我,还有祖父,基本上是爷孙俩挖了一口三丈多、十几米深的压水井。
如今,这口压水井就在后院院子里。水井里的水,冬天里是热的,夏天则是凉的。看着这口水井,我想起了过去的日子,想起了夏天,想起了河里的洪水,想起了祖父。
如今虽然家里也架上了自来水,但是这个夏天,在家公休的日子里,我一直是压井水来冲澡。好像不全是因为清凉,还有别的。星光下,我压了一盆井水,从头到脚淋下来,哗啦啦的,满天的星光,过去的日子,便从头到脚淋了下来。
到山庄做客
近年来发展乡村旅游,建美丽乡村成了一种时尚。全力以赴建美丽乡村,改变山村面貌对百姓的起居、生活的文明、交通的便利,还真有不少益处。
离老家不远的一个山区乡镇,自然也不甘落后,美丽乡村建设也建出了些成绩。从山下的平原集镇到山上的山区镇,不仅是平平坦坦的柏油路,还刷黑了,黑黑的公路边是两道白色的人行道线,整齐而又醒目。路的两边,栽上了花,建了花坛。花坛的旁边,是一排高矮一样、粗细一致的路标树,这些一人多高的桂花树一看就是新栽不到一年的,树杆下部还缠着移栽时的稻草绳,树杆的上部也少了伸展的枝条,只有新发的浓密的叶子。一棵棵树就像一把把竖在公路边的刷子。有些树像是刷秃了的刷子,上半部只有稀稀落落的几根枝、几片叶,还吊着一个药水瓶,长长的胶管一头锥在树杆里,就像人打点滴似的。的确,是在给树打点滴,树病了,快死了,刚刚医治救活,虽然到了夏天长出了枝叶,但仍然一副病态,不能与旁边葱茂健康的相比。这条进山的公路这么一打点,的确好看,走起来也舒服,真的像在花园里一样。隔一段,还见路旁立着一块醒目的大石头,玉石样光亮的石头上雕刻着红漆漆刷过的字,写着村名,还真有旅游景点的架势。大石头旁边还建有一个亭阁,大约也是方便人们休息、等车。
这是一条主公路。下了主公路,到村里去的路,也是水泥道,虽然弯弯拐拐,但水泥路面平坦,行走、开车自然也十分方便。孩子的外婆住在这个村里,前些年没离开家乡时,我们一年也要来几回,对这条路,这个村的情况也很熟悉。那时,主公路没有这么直,这么宽,更没有这么平坦,一条沥青路长年失修,被路过的车辆压得坑坑凹凹,铺的一层沙子露了出来。骑在摩托车上的人稍不注意便打滑,尤其是下坡时,车笼头一歪便摔得人仰马翻,不是碰破了腿便是伤了胳膊,坐在车后面的孩子虽然抱在怀中没有摔着,但也吓得大哭。进村的村道更是难行,特别是雨后,一片泥泞,到处是水洼。那时,虽然村里也通车,一辆中巴就是这个村的村民买的跑客运的,平时有学生跟着这辆中巴进村出村。雨天,中巴车在这条泥泞路上就像在跳摇摆舞,遇到几个泥坑,就非得人来推。我不止一次看见下雨后出村的中巴车,被一群学生拉着走。一条长长的绳子,上十个学生在前面拉拽着,像拉着一条船。
现在全是水泥路了,路面虽然有点儿狭窄,若是开车,遇到前面有车来,要早早地停着,找着能错车的地儿,虽不比走主公路方便,但再不用走土路、灰路、泥巴路了,更不用纤夫似的拉着车走。
亲戚在这个村里建了一个山庄,曾几次邀约我们去玩。这次正是个机会,我进山村的第一站,就是去山庄。endprint
发展乡村旅游的一项实质性内容,便是建农家乐,开山庄,栽种一些景观植物。举办油菜花节、桃花节、荷花节,或者开展一些采摘活动,让人们走出城市,看看田园风光,在一些简单轻松的农业劳动中体会到田园生活的乐趣。这些活动都让蜗居在雾霾日益严重的城市的人们趋之若鹜,开着小车奔向乡村。一时,田间小道上车水马龙。大家既呼吸了城市没有的新鲜空气,又体验了不太花钱的旅游,亲朋好友也借机到乡下聚一聚,回去时车厢里还装了不少农产品,这些新鲜的农产品和新鲜的乡村体验,也为日后单调的城市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人们不仅到乡下来玩,还要吃,一些餐馆便应运而生。农家乐、山庄,便是新时代乡村旅游中派生出的餐馆的代名词。近年来,乡村里涌现出的很多新名词,时尚是时尚,但一去看,一体验,再一想,不禁让人哑然失笑。比如农村过去有很多代賣店、销售店,都是供销社兴盛时期的产物,现在供销社衰落了,供销社下面的那些网店却跟上了形式,和城市里的购物中心一样,都叫“超市”。有以人的名字和姓氏取的,有以地名取的。乡下的超市往往都只有一间斗室,紧挨着人们的住房腾出一间偏房侧房。
可亲戚家办的这个山庄,却不仅仅是餐馆,无论从经营范围还是面积上,都不是农村超市的翻版。说是山庄,倒也有几分山庄的气派。这也许是乡村旅游与农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和进步吧。
这个亲戚前些年在外打工,后来回到村里,看见大面积农田抛荒,就想把这些荒田荒地利用起来,做点儿农业开发。他们从沿海引进了一种红心李的果树,到这鄂西北的山村进行种植,且一种就是数百亩上万株。一江之隔,“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何况这果树移动了上千里,到了气候完全不同的地区。现在想想还有些后怕,也敬佩他们的大胆。开发中的个中辛酸辛苦自不必说,重要的是,他们种植成功了,结出的果子竟然比原地的形象、口感、质量都要好!后来那亲戚才说,当时也不是盲目的心头一热,而是进行了细致的考察,比如对气候气温、降水量、土壤的酸碱性等都进行了比较。因生长条件都相似,才做出了决定。在有关部门的建议下,当时发展栽种这数百亩李树时,他们就考虑了观光的功能,所以试花试果一成功,便加大了旅游建设。如今,建起来的山庄不仅果树成片成坡,树林中还有庭园似的石板小径、花坛、鱼塘、风车,坡上还有凉亭、楼阁,供游客游玩。
山庄开设了餐馆,并有几样拿手菜。不仅有吃的,还有住的,他们别出心裁地建了一排小木屋,彩电、热水器、网络功能齐全,人们不仅可以来玩,还可以住宿消暑。那一排建筑别致的红色小木屋,在青山之间十分醒目,亮丽又不失雅致,纯朴又不失时尚,成了山区里的一景,许多游客都特意走到那排木屋前留影。
我去的时候正是夏日炎炎,在这大伏天里,太阳公正无私地把它的热量撒在每一个角落。那些李树叶在炙热的太阳下都晒蔫了,只有几株还挂着李果。主人告诉我,现在已经是下李果的尾声了,从网上销售出去。只有几株树没有摘,留给那些来山庄吃饭的客人,走时能带些回去。
自李子成熟以来,他们就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碌,白天太阳下忙着摘果,晚上灯光下忙着装盒,还要请人帮忙装上大卡车。一季水果卖下来,男女主人都晒得很黑。
不一会儿,有人打电话订购水果。男主人戴上草帽,提起沙发旁边的篓子,推开餐厅的玻璃门,走进了那片李树林中。
正午的阳光投在那片李树林上,白晃晃的,罩着一层玻璃似的,像铺着一层耀眼的光。
亲戚在山坡的背后、那片鱼塘旁边,盖了几间猪栏,喂养了十几头猪。听说,今年天气太热,热死了两头,还有一头病着。为给猪降温,他们每天要拿着水管冲几遍猪栏。
我跟着男主人来到猪栏旁,一股夹杂着饲料和猪粪的混和气味的热浪扑面而来。猪栏红砖墙、水泥土,由于经常打扫和冲洗,显得整洁卫生。红砖矮墙隔了好几间,眼前的两间每一间都有七八头猪。它们听见走廊里主人的脚步声,一下围了过来,抬起头来摇着耳朵要吃要喝地哼哼着;听见来了生人的脚步,又一下退回去,挤在墙角,不安地望着生人的方向哼哼着。
另一间猪栏里,关着一头猪,主人正准备给它打针。我好奇他也会给猪治病。原来他在网上查看了相关知识,买来了针和药,打了两天针,这头猪才活了下来。看来他不仅是种植专家,还快成养殖专家了。我似乎明白这个山庄是怎么成功的。勤奋加专心,世上估计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猪栏走廊另一头的铁门,被卸下了放在一旁,换上了一块绿色纱窗,显然是为了给猪栏通风。猪栏上吊着几个铁网盘,是用来驱蚊子的。
吃了晚饭,主人拿起两盘分开的硕大的蚊香,装蚊香的纸盒子上写着“兽用”的字样,打着手电筒走出了门,去猪栏点蚊香。
那一片树林里,手电筒的灯光闪烁着,像一粒明亮的萤火虫。
责任编辑:邓雯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