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平台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12-02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石春菊

电子世界 2017年22期
关键词:知识点微信课程

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 石春菊

微信平台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 石春菊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微信正改变着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本文从微信的发展及微信的教育功能入手,结合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特点,论证了微信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方案及课堂实施方法,总结了移动学习平台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授课中的优势。

微信;移动学习平台;翻转课堂;程序设计

1 背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速度的提升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的知识获取方式也从单一的教师授课、课本知识转变为了多渠道获取方式。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4G及多元传播介质的出现和其在技术上的不断突破、技术之间的相互叠加影响与嵌套,将高等教育的变革带入了新的征程。MOOC、翻转课堂和微课程已经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网络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这些新的教学手段将引发新教育变革[1]。其中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催生出以微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微信,以极快的速度传播着各种信息。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的免费应用程序,支持语音、视频、文字、图片以及多人群聊等功能。截止至2013年11月其注册用户突破6亿,成为亚洲地区用户群最大的即时通信软件。截止2016年微信公众号数量超过1200万个。其免费、流量耗费少、多种数据类型的通讯支持等优点,受到了年轻一代的欢迎。微信公众号申请的便利性也是其公众号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公众号的申请仅需一个QQ号或电子邮箱即可申请。根据腾讯公司调查,微信的主要用户群是大学生,占总用户群64.50%。 2016年中国网民在使用微信号中,有52.3%的人将其作为获取最新资讯的工具。另外,26.5%的人用于学习知识[2]。以手机微信为代表的在线交流方式已悄然改变了90后的交流、获取知识的方式,被称为“指尖上的课堂”。随着微信公众平台帐号功能的个性化和运营的简单化,微信作为新的移动学习工具已悄然影响着未来的教育方式,它把受地点和时间限制的课堂教学转变成了实时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移动学习平台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分享成果。微信公众号所具有的信息可信度高、媒体展现丰富、互动方式多样等特点,使微信作为移动课堂建设的首选平台。微信移动学习平台同时也是翻转课堂的另一种具体的呈现。翻转课堂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组织学习,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展开课堂教学[3],微信移动学习平台使得课堂的教学模式更加灵活。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化使学生随时随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展开学习。

2 程序设计类课程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职类院校学生的扩招,学生的入学分数也越来越低,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薄弱、分数差距较大,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由于学生进入高职后,学习压力和学习态度上的转变,出现课堂听课不认真、课后复习不及时,再加上部分高校对高职教师课余时间的松管理性,使得学生课后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的找到教师解答。由于程序设计类课程理论性、抽象性和实践性较强,初次接触的学生普遍反映课程难学、语法规则复杂、无法举一反三,自己编写调试程序经常会遇到困难而无法执行,遇到不懂的知识点通过网络查询时也是感觉知识过于零散,想做总结,无从下手。由于学生、教师交流较少,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日积月累,学生就失去了学习动力和兴趣。而程序设计类课程往往又贯穿整个计算机专业其它课程的学习,是核心课程,它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3 微信作为移动课堂建设中的方式、方法

微信是基于通信和社交的一个平台,在微信平台化架构的支持下,微信移动学习的开发是一个轻量级的一种应用方式[4]。学习者可以通过微信入口,就可以使用获取信息,微信公众平台的编辑一般不需要任何技术基础,就可以实现图文共享、信息交互,开发成本几乎为零。

3.1 微信移动课堂系统分析

图1 微信移动课堂系统结构图

微信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框架如图1所示。管理者或教师通过公众平台以图片、文字、语音的方式向学习者提供知识资源及相应的教学服务,将微信学习方式融入到课堂和教学设计中。学习者在这个微信学习平台中可以交流知识、分享学习资源、检索学习资源、共享学习资源,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学习讨论交流的方法,共享交流结果。管理者或教师可以将教案、课件、作业、最新资讯共享在微信学习平台,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互动。在学习过程中如遇难到问题,可以使用平台的自动回复功能,它提供了学习内容的按需检索的一种简洁的、基于关键字或数字的一种会话交互式查询方式。订阅号中的推送式发布模式可以用于教学中课程信息、学习内容、案例的发布等。

3.2 资料库的建立

微信移动平台学习中最主要的知识来源就是微信公众号中发布的相关知识点,所以资料库的建立和优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使用率,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自学能力差等因素,教师在围绕学习目标对学习资源进行整合时,结合配套的教材课件,重新整理成10-15分钟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可以以微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每套视频要有相应的自检测题对应,同时提供给学生可扩展的相关问题,扩展知识部分是为了满足优秀学生的学习需求。由于程序设计类课程中最主要的还是编写程序,所以对于自测题部分,在每个知识点后面可以用程序填空的方式让学生自调试程序解答问题,每章结束时要有总结题库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梳理总结所学到的知识点。案例综合部分一般是阶段性案例,这部分可采用先给问题,要求学生查资料解答,并能调试成功,将优秀案例共享到资料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资料库中的内容除了与课堂有关的知识外,还可不定期的推送一些新技术新资讯,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便于学生对本专业的前景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便于有能力的学生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就业提供帮助。

3.3 微信移动平台在课堂中的具体教学实践

微信移动平台学习方式重构了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流程,强化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增强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学习的自主性,促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个性化的学习。同时为课后学生的知识巩固和扩展知识提供了便携方式。

微信移动平台在课堂中的具体教学实践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预习阶段,上课前教师先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点以文字或视频的方式共享在公众微信平台上,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提供的微视频、课件熟悉本节课内容。第二阶段是上课阶段,本阶段中的互动环节,可以通过微信实现,如案例实践中的代码调试,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代码的编写调试均由学生自主完成,由于学生的编写代码的水平参差不齐,一般是将关键代码提供给学生进行补充,这一步可利用微信实现。分组任务的认领、提交均可通过微信实现。第三阶段是复习阶段,课后学生可以重复利用微信公众号学习,利用微信群交流,利用讨论区解答问题。

4 平台应用的优势分析

4.1 角色的转变

学生从教学的受众者成为了参与者,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由原来的学生听讲为主,转变为以学生活动实践为主;由原来的教师解惑转变为学生互相解答,把更多的时间、机会留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案例的整合也由原来的单一教师分享转变为学生搜集共享。学生课堂不理解的知识,可以课后通过课件、视频、小结来理解掌握知识,达到课后有资源可查、可复习的目的。教师由主演者转变成了设计者、导演,让枯燥的课堂焕发活力。教师不再拘束于单一的讲学模式,通讲知识的教学过程,在以微信为主的移动教学模式下,教师将转向更有意义的教学设计、创设学习环境、组织学生活动[5]等。

4.2 教学资源的多管理性

微信除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外,学习者还可协助教师完成教学资源的动态设计和教学资源的管理。教师可选1-2名成绩优秀者通过共享帐号的方式共同维护教学资源,可以实现资源的及时更新以及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4.3 多教学方式推动教学变革

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可以推动教学变革,将以MOOC、翻转课堂为主的教学改革方式转变为指尖上的微课堂,简化了登录、学习过程。不需要记住繁琐的地址,仅需共享建立共享群、订阅公众号随时随地可登录学习、交流,真正实现零距离学习。

5 小结

利用微信丰富的功能可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微信中的语音、视频、文字、图片可很好的呈现教学内容,微信中的群聊功能可以实现教师、学生之间的零障碍交流。通过微信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多方位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现状,更好的准备好下一节课的知识点。微信学习平台中所有内容学生可重复性学习,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自主安排学习的步调。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并彰显了移动学习的优势。

[1]张青,胡志华.移动互联网与高等教育变革[J].理论月刊,2016(3):58-63.

[2]中国产业信息网.[2016-12-19].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612/479002.html.

[3]范文翔,马燕,李凯,邱炳发.移动学习环境下微信支持的翻转课堂实践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3).

[4]吉珊珊.移动课堂微信APP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3(3).

[5]邓俏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刍议[J].无线互联科技,2015(22):86-88.

猜你喜欢

知识点微信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微信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