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媒介融合新形势下的新闻教育改革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15周年“全球院长论坛”综述
2017-12-02陆洪磊
陆洪磊
探索媒介融合新形势下的新闻教育改革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15周年“全球院长论坛”综述
陆洪磊
本文对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15周年“全球院长论坛”与会者发言进行整理。围绕“坚守与创新”“变与不变”这对辩证关系,探讨(1)国内外传媒产业发展趋势;(2)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创新;(3)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等媒介融合的新形势下新闻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问题,并分析各大高校新闻学院的改革创新实践。
新闻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媒介融合
图1 “全球院长论坛”论坛发言内容热词云图
2017年5月20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建院15周年系列学术论坛,来自亚、欧、美、澳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十多位院长,在“全球院长论坛”上畅谈在媒介新生态下新闻与传播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以及新闻教育改革创新的问题和路径。论坛共分为“主题发言”和“讨论发言”两部分,分别安排在上、下午两个半场;其中“讨论发言”又分为“传媒发展论坛”“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和“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三个部分。
清华大学校党委副书记邓卫,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吕岩松,中宣部新闻阅评组组长曹焕荣,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主持开幕式。会上举行了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委员会揭牌仪式,以及第八届传媒发展论坛暨“2017传媒蓝皮书”发布会。
一、 媒介融合: 传媒产业发展新趋势
媒介融合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词,最早的案例可追溯至2000年3月(黄旦、李暄,2016),2014年8月以来重新成为热议的焦点(彭兰,2015),学界和业界对于媒介融合以及传媒格局的研究与讨论不计其数。对此,上海大学—上海市社科创新基地吴信训教授抛出如下问题:为什么到现在传统媒体的发展总是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为什么在整个媒体融合新媒体发展的浪潮中引领潮流的是市场化的公司?未来的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传统媒体的增长空间在哪里,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新兴媒体大肆创新之际,传统媒体该怎么办?
1. 传媒产业的变化
近年来,我国的传媒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介绍,今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最新的统计报告,我国2016年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超过了3万亿元人民币,GDP占比达到4.02%。这两个数据在我国产业发展史上都是巨大的突破。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崔保国教授在发表《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7)》时介绍,过去一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规模为1.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其中移动传媒的增长拉动了整个传媒产业大的增长。2016年传媒发展的关键词就是“手机引领未来”,移动互联时代中国手机上网成为全世界的风景线。
这个情况与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新闻研究院财经新闻项目主任Jane Sasseen教授所介绍的情况相似。Jane Sasseen指出,目前美国和西欧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但是媒体发展较快,电影、电子游戏以及其他数码娱乐设施是最大的增长源。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介绍,在互联网影响之下,2016年,电影虽然增长只有3%左右,但是整体还是保持了30%的平均增长速度。尹鸿认为,电影是比电视更老的一种媒介形态,却还能不断增长,电视和报纸却出现衰退,原因在于传媒结构。电影的市场化程度最高,而且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这有利于减少无效竞争,进而有效地实现增长;而目前电视的改革并没有解决传统媒体的结构优化问题。因此,传统媒体最应该重视的,还是如何与移动媒体有机融合。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指出,影响中国传媒业的有三个基本的维度:政策规制、市场产业和技术进步。他认为,中国互联网治理的规制构建有三个缺点:一是前期滞后,后期过猛,刚开始的时候对互联网的影响力预估不足,当这种变化发生的时候就有一点用力过猛;二是刚性有余,柔性不足;三是简单照搬传统规制方法,对互联网的复杂性理解不够。
就传统媒体而言,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黄升民教授认为传统媒体的衰败是无可挽回的。他尖锐地指出三大原因,即目前业界、学界的知识无法与时俱进;传统媒体新闻生产制度僵化,无法适应多元、开放的竞争态势;媒体文化的陈腐落后,决定了制度和组织的落后。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则强调,批判性地看待今天这个世界传媒的生态,并不是一味地迎合,而是要进行反思性的研讨,要综合运用历史、理论和实践的视野进行讨论。当下学界和业界都缺乏对理论的思考,缺乏对现实的提炼。我们目睹了20世纪整个世界媒体格局的垄断化过程,但却没有加以总结,甚至都无法提出一个合理的范式,来树立学术自信和民族自信。
2. 技术的迭代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和改变正在深刻地进行着。随着谷歌AlphaGo不断击败国际顶尖棋手,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热度更上一层楼。可以预见的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型人机交互技术将会极大地改变新闻报道的方式,进而改变整个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最终得以建构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
正如香港浸会大学协理副校长、传理学院院长黄煜教授所说,当前的新闻界正在经历一场量化的转型。从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辅助报道以来,计算新闻学、数据新闻学等新的学科发展层出不穷,自动化的新闻报道已经成为业界热门的发展模式,其中美联社、福布斯、《纽约时报》在新闻报道自动化方面已经表现得相当成熟。
然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访问教授、彭博新闻社图标专栏资深编辑Lee Miller教授则认为,计算机无法做到所有的事,例如,计算机会快速地发现一个股票市场投资的机会,但是计算机不会知道为什么它们会快速地发现这些东西,以及根据什么发现了这些东西。只有人类,只有记者有管理和关联信息的能力,这将是未来记者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3. 新闻理念的变化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传媒中心主任Hugo de Burgh教授陈述了数字时代的传播和媒体的发展趋势,他认为,真正的客观中立的记者是很少见的,媒体的调节作用也是有限的,公共服务新闻理念也许“气数已尽”。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阎立峰也认为,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路径是技术民主,现在的学生拿一个单反就可以拍一部微电影。相对的,思想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先红讲述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施拉姆创办的传播研究所“自救”的故事。现在传统媒体在衰落,纸媒在关停,所以UIUC非常忧虑。他们自救的办法就是和广告系联合开办了一个面向全国招生的第二专业——公共关系,来吸引学生来选修他们的课程,从中也足见公共关系的魅力所在。陈先红倡导用公共关系理念思维方式来思考改革。她认为,公共关系是人们运用公共传播技术对公众关系的管理,一种生态网络的运营,它不仅仅是一种学术,更是一种理念。
4. 新闻记者的迷思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穆迪传播学院原学术事务副院长Stephen Reese教授指出,当前公共领域媒体格局变得十分复杂,政府和公民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互动越来越频繁,新闻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即谁是记者,或者说记者是谁。
《亚洲传播学刊》主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郝晓鸣教授指出,目前普通的民众有了获得信息的途径和发布信息的权利,他们生产和传播的信息被我们叫作“公民新闻”。可以说,现在我们看到的新闻很大部分都不是通过记者采访得来的。
台湾辅仁大学吴宜蓁院长表示,“公民新闻”就是辅仁大学所鼓励的新媒体微型创业模式。她以辅仁大学新闻系一个专门研究朝鲜问题的学生为例,这名学生对朝鲜问题兴趣浓厚,在Facebook上成立了一个自媒体账户,专门报道朝鲜的事情,获得不少粉丝,目前在台湾已小有名气。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院长彭祝斌教授集中分析了目前新闻记者所面临的挑战:一是,记者既是一个有受众身份的传播者,也是一个有传播身份的接受者;二是,全媒体的发展或者是说融合媒体的发展,使得技术主义以及专业主义发生了冲突,如两会期间全副武装记者的产生;三是,公民传播者与职业记者发生了冲突;四是,自动化的写作与记者职业形态发生了冲突。
二、 变与不变: 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与创新
互联网技术发展至今日,人们对于媒体的使用习惯和关注方式发生了变化,整体传媒趋势也发生着深刻的转变。面对这样的趋势和变化,各大高校新闻学院的新闻传播教育创新最为核心的要点是什么?多样化的实践过程中有哪些尝试值得借鉴推广?在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改变什么?
1. 教育理念与定位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教授指出,新闻传播学科目前发展遇到三个问题,第一个是范式转移的问题,指的是互联网高速发展造成了传播学经典理论适用性的缺憾;第二个是理论自洽的问题,是指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理论体系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例如党性、人民性、真实性三者结合的矛盾上,以及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辩证关系等;第三个是学科发展空间的问题,即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在新闻传播专业内选课和转系的自由度问题。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要建立世界一流的新闻传播教育基地和学术高地,就必须继续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底色,以共产党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依托,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
不仅是清华,为了应对这样的挑战和新形势,各高校新闻学院转变教育理念的同时,也在积极转型,寻找定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支庭荣分享了转型经验,总结为五个方面:一是全媒体化的转型,创办了一个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二是教材的转型;三是师资的转型;四是实验的转型;五是实践教学的转型。
学院定位不仅需要理念的指导,更需要因地制宜。如东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梅芳所介绍,东华大学定位以时尚传播为特色,其新闻传播学科致力于培养以马克思新闻观为引领,以时尚传播为特色,培养既拥有时尚创新素质又有新闻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传播人才,具有跨学科交叉性和国际化的特点。此外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如其他具有理工科背景的高校新闻学院一样,在积极探索文理兼容的发展模式。
2. 专业设置
大类招生、通识教育已经成为目前新闻传播本科教育广为认同的一种做法,研究生层面则相对向“专”的方面更为侧重。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教授介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已经申请本科设立两个方向,一个是融媒体实验班;一个是国际新闻实验班,并重新组织了教学工作,分为史论方向、实务方向和国际教育三个教研室,利用这种方式来应对现在媒介融合的新形式,逐渐放弃过去按研究中心来组织教学的做法。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双龙介绍,复旦目前在本科推行“2+2”培养模式,前两年不学具体专业,而是学8个其他学科的专业,如经济学、管理学、中文、社会学等,第三年第四年再到新闻学院学习新闻传播学的内容。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李本乾也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目前实行的是“1+3”培养模式,第一年接受通识教育,第一年结束的时候专业分流,通识课、新闻传播课和媒体技术课各占三分之一。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目前也有类似的设想,在基础理论课程统一的基础上区分不同的专业。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主任李喜根教授认为,教育者应对变化的基础,是了解与跟踪行业的发展,根据越来越模糊的行业界限去重新思考课程改革。据他介绍,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目前正在对本科生实行融合教育,设一个媒体与传播大类专业,下设四个不同的专业方向,要求学生至少在这四个专业方向里选择两个方向;对研究生实行分流教育,设媒体数据分析、视觉媒体、数码媒体三个不同的专业方向,学生选择一个进行研修。同时,李喜根教授也在思考,虽然新闻传播教育要求学生掌握多方面的技能,然而博与专的关系怎么样来平衡,是未来需要着重研究的一个问题。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刘明洋教授讲述了他观察到的几个现象,即近年来明确招收以新闻专业背景的单位越来越少,很多学生到大三都不愿意选择新闻专业。刘明洋反思道,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开设十门传播学战略的课程,但是缺乏与业界的沟通,这点未来需要加强。
3. 课程改革
综述目前国内外诸多大学的课程改革方式,可以归纳出课程改革的主要创新领域,不外乎“提高新媒体课程内容比例”“减负”“实践教学”几个方面。
以台湾辅仁大学为例,新闻教育的课程改革主要集中在“数位叙事”和“可视化”等媒介创新领域。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冯应谦教授介绍,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目前进行了彻底的课程改革,将原有新闻课程都加入了新媒体的部分,而且占到很大的比重,公关课程也是如此。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也加强了通识教育,进行大量的减课,以此来激活同学和老师们内生学术的追求和创造力。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胡百精提出,新闻教育改革问题是内生的,但是解决方案不妨从外部找资源找路径。人大新闻学院本科的培养方案淡化传统,四个专业壁垒全部打通,学生只要完成140多个学分,在四个课程包里面学满一个课程包的三门课,就可以认定毕业。
除了课程减负之外,实践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廖声武教授表示,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也属于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后期主要是以项目制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院和许多媒体都建立了实习基地,如湖北广播电视台是省级的实习基地,武汉电视台、武汉晚报是校级的实习基地,长江日报是研究生工作站。
同样,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王晓华介绍,他们立足当地优越的产业环境(毗邻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公司)培养传播学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供给侧进行三个方面的改革,如把每一年8个月的教学时间拿出一个月,把老师和学生全部解放出来,请企业界、国际前沿的各种专项定制型人才进校园,为老师和同学们上课和教学,老师跟学生一块学。这种“传播加技术”和“传播加艺术”的复合型培养模式目前已初见成效。
三、 三位一体: 培养新型新闻传播人才
新的媒体时代呼唤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然而如何培养这类人才,成为摆在所有新闻学院面前的一道难题。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姜红就提出人才培养方面的几点困惑:新闻人才的“专”和“通”的关系怎么处理?既然所有专业都需要互联网思维,那么为什么还要单开一个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创新和继承的关系该是如何?对于新闻专业主义应该如何扬弃?
1. 正确的价值观塑造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指出,新媒体技术条件下进行教学创新是必须的,但在强调创新的时候,我们不能忽略学生长远发展基本核心的价值观和能力。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举玺也认为,培养新形势下的新闻人才,首先要培养学生怎么样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要教会学生忠诚,忠于自己的事业,忠于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也表示,培养新闻传播人才,不仅要培养全媒体跨文化传播的人才,更需要“行大道”的新闻传播人才,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那么,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呢?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著名记者吕岩松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六点建议,其中四点都涉及价值观层面:一是要巩固理想信念根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新闻志向,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三是要恪守新闻职业精神,对新闻职业心存敬畏;四是要始终保持为民情怀,勿忘人民。
陈昌凤教授和吕新雨教授都指出,目前新闻教育中最为核心的是价值观。陈昌凤以“推特总统”特朗普为例,说明当下的新闻业正在发生变化,传统的新闻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但陈昌凤也指出,追求真理、服务人民,这一点是新闻业万变不离其宗的“宗”,是我们需要坚守的价值观之一;而培养有情怀、有使命感的新闻人才,一直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育人目标之一。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晓锋也认为,培养新型新闻人才,第一是坚持正确的导向,引领社会主流价值;第二是明确工作取向,能够与社会现实贴近;第三是使我们的新闻人才巩固新闻志向,坚守职业精神。具体方法上,张晓锋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师资,来创造优质的教学内容;同时将学习内容驱动项目化,不仅要给学生学习的状态,也适度给他们以学术氛围的熏陶和引导。
2. 全方位能力培养
当下的媒介生态,需要新闻工作者拥有更强大的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还需要培养“传播的想象力”。
在Stephen Reese教授看来,专业记者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包含了三个方面,沟通的技能、理解事件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不同于一般的“公民记者”,当下的新闻记者更需要培养想象力和科研能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比如学习如何通过追踪金钱的使用找到相关的人员。新闻记者不仅要做信息的处理者,更要做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教授认为,新型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多元化,要有全媒体的应用性技能,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称为“全媒型新闻人才”;二是要高层次,做思想型、专家型的新闻舆论工作者;三是要宽面向,打造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创新型新闻人才;四是要泛视野,打造具有国际全球视野的新闻工作者;五是要负责任,有独立的思考能力,高尚的职业精神和公民意识,并有志于促进社会进步。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访问教授、全球财经新闻项目联合主任Rick Dunham教授则提出了五项更为具体的能力指标,即批判性思维能力、即时分析能力、快速学习能力、社交媒体使用能力和可视化思维能力。
3. 复合型知识结构
相较于传统的单核知识体系,复合型知识结构更有助于新闻人才适应当下的媒介环境,而要做到这一点,学科交叉是必经之路。
李本乾分享道,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人才培养体系聚焦于学科交叉融合,培育四个全英文专业,跟管理学科合办媒介管理专业,为二级学科博士点;与电信、管理合办新媒体传播与管理专业,为一级学科博士点。
悉尼科技大学传播学院院长Mark Evans教授和新闻系主任Peter Fray教授分享了他们的教学实践经验。悉尼科技大学传播学院的育人目标是培训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报道工具以及科研能力,开设了一个媒介融合教学项目,融入社会科学、法律知识以及IT技术的教学。他们指出,学院办学的三大支柱,第一是媒体的自由和责任;第二是新闻的专业性和实践性;第三是新媒体的融合和创新。
河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韩立新也提出,新型新闻人才需要做到“跨代”“跨域”和“跨界”。新闻可以跨越时代和空间,新闻人才需要高度掌握复合型知识体系。
四、 结语
传媒产业稳步发展,技术迭代推动媒介融合,带来了新闻理念和新闻工作者群体的改变,也为互联网治理增添了不稳定因素。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国内外各大高校的新闻学院也都就教育理念与定位、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并陆续开展了自己的行动与实践,取得了相应的成就,获得了经验与教训。培养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绕不开对价值观的塑造、对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和对知识体系的打造。
会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在总结学院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后,提出了中长期改革发展的规划,包含三项核心任务:构建一个体系,坚持四个面向,坚持三个一流。具体来说,包括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理论体系;坚持面向主流、面向实践、面向国际、面向未来;坚持建设一流学院,打造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这不仅是对清华新闻学院的规划,更是对当前新闻传播教育形势做出的有力回应。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彭兰教授结尾时说道,2016年牛津辞典把post-truth作为年度词汇,这也代表着我们新闻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极大挑战。当各大新闻学院在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给予学生更多技能的时候,如何培养他们在某些价值观方面的坚守,是整个新闻业所要坚守的目标,也是本次论坛关于新闻教育“变与不变”讨论最后的一个落脚点。
黄旦、李暄(2016):从业态转向社会形态:媒介融合再理解,《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第1期,13-20页。
彭兰(2015):社会化媒体:媒介融合的深层影响力量,《江淮论坛》,第1期,152-156,165页。
(编辑:吴璟薇)
ExploringtheReformofNewsEducationundertheNewSituationofMediaIntegration:Summaryofthe“GlobalDean’sForum”onthe15thAnniversaryoftheSchool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atTsinghuaUniversity
Honglei Lu
(School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TsinghuaUniversity)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speeches on the “Global Dean’s Forum” of the 15th Anniversary of the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at Tsinghua Univers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changing and not changing”, it also discusses three basis questions on the new situation of media convergence and the reform of media education: (1) the new trend of Chinese and world-wide media development; (2) the innovation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the Internet; (3) the Training Mode of New Type of News Communication Talents. The practices of the reform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by several Chinese Universities will be discussed as well.
the reform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media convergence
陆洪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DOI10.16602/j.gmj.2017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