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眼识英雄:声音中的文化认同
——以《复仇者联盟》系列为例

2017-12-02岳伊娜

电影新作 2017年4期
关键词:英雄文化

岳伊娜

蒙眼识英雄:声音中的文化认同
——以《复仇者联盟》系列为例

岳伊娜

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和产物,折射着现实中的文化现象,人是文化的主体,通过电影中的人物透视语言、行为、实践活动及创作成果。声音作为电影的重要媒介和信号传播手段,在超级英雄电影中被用于精心设定塑造出各怀神技的鲜明形象,反映了人物迥异的经历、身份、立场、个性等。观众在对不同英雄的关注过程中,英雄自身传承的历史、观念、符号等等,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一场借助声音在进行身份规范时实现的文化认同。

声音 声音设计 文化认同

“超级英雄漫画”(superheroes comic)中的超凡形象和人神合一的双重身份出现于在人心惶恐的二战时期,迎合了那个年代人们对自身理想的诉求,漫画中的战队强大到足以对抗法西斯、对抗外来入侵,甚至对抗来自宇宙的威胁。近80年来美国人民这种对于神力拯救现世的渴望并未随着战火消散,也从未厌倦痴迷于人设趋于完美的英雄形象,狂热的群体乐此不疲的幻想在漫画和电影中实现满足,社会文化与个人观念相重叠在电影视听合约之中,进行一场美国观众的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郑晓云指出:“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与认可。这种共识与认可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升华,并形成支配人类行为的思维准则与价值取向。”①好莱坞近年来一直不遗余力地打造美国式超级英雄,《复仇者联盟》系列从《钢铁侠》开始抛砖引玉,紧接着是单人角色的系列的铺垫和其他英雄的简短出场,陆续推出美剧与前期电影的续集系列,然后在这个宏大的过程中,不断加入新面孔和世界观中的其他分支。《复仇者联盟》在虚拟的幻想世界中满足了观众心中对自我意识的寄托和向往,能让观众在主动选择观影的过程中实现润物细无声。《复仇者联盟》作为典型文本杂糅集结诸多英雄进行打包呈现,英雄繁多超能力庞杂,制作声音素材的工作量颇大,混录时很难掌握平衡和进行取舍。Christopher Boyes在《复联2》的访谈中说道:“就像是为五部电影工作一样……设计是一回事,编辑是另外一回事,而混音就像是一个整体诺特尔事件。”片中不止一个主角,他们的表现和打斗常常同时充满在画面中,而且在系列中的不同影视中反复出现,为了照顾众多英雄,如何整合使用声音的资源是个问题。根据人物设定的性格特点、生活背景及意义,众多英雄差异形象和使观众通过声音进行蒙眼区分是该片的亮点。“声音在作用于人的听觉之后,便在人的头脑中形成了形象……欺骗我们的不是听觉本身,而是我们头脑中产生的形象,这个形象是声音的魅力在我们的心理联想中唤起的,对于这个被唤起的形象,又是我们心理上对日常生活中和谐、美好事物的感受丰富了它,使它具体化了。”②声音形象利用作用于人心理的表现特点,在影片中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本文接下来以《复仇者联盟》系列中的英雄为例,分析创作者是如何区分和设计各路英雄的声音特点,并且透过这些声音所自觉传递的美国文化。漫威影业主席凯文·费奇曾说:“没人比我们更担心审美疲劳。”《复仇者联盟》系列对于声音工作者来说,极具挑战性,在区分这些不同系列、人物、剧情、事件、声画关系等,以及随着时间带来的相应升级抑或质变,不但需要经过精密的构思、不断添加创新音源素材,还得有预见性地进行序列与功能的协调重组。

一、语言:道德信条与价值观的认同

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音、意结合的符号系统,人们运用语言来传承文明,语言也是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在电影中创作者们除了运用语言来表达逻辑思维、完善叙事的同时,塑造人物的性格、身份、情绪、职业等信息形象。好莱坞的娱乐电影在语言的发声环节,无时无刻不在输出价值观,是借以传播文明以期获取认同的有力方式。张宪荣认为语言是一切文化的模型,语言是抽象之物的传达,对价值共同拥有,是对群体的传播。“但是,并不是凡能为人们所感知的所有声音都能作为语音这种载体,来承载语义的。如果这一声音虽然可以被感知,但无法或难以辨别它们相互间的同与异的话,也就无法或难以用它来承载特定语义实现传达了。”③所以借助可以被听觉感知和识别的语音传达语义,电影这一文化形式,是重建承载在电影台词中的文化价值,在通过经历物理空间的传递和心理空间的感知后,实现符号传达的过程。

1.语言的传统与信仰

美国队长史蒂夫·罗杰斯这一角色却因为名字中带有“美国”二字,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成为美国精神象征的代表人物,美队身上独立、诚实、善良、包容、公正、坚毅、拼搏的品质从未改变。大多时候美队的出场平稳的节奏、平和的音调展现冷静沉稳,史蒂夫台词不多,但是声音凝重、缓慢,大多时候语速平均,语调起伏较少。由于大脑被百分之百开发,让史蒂夫没有“潜意识”,过目不忘且可同时快速处理多个信息源,所以他任何时刻都相当果断而且镇静,只有极少数情况下才会失去理智。严肃坚定的语气透露他所信仰的爱国主义,在注射血清的前一晚,史蒂夫曾跟博士表达:“我不想杀人,我只是讨厌欺负别人的人。”史蒂夫曾在《美国队长2》中对佩吉·卡特说,“我以前以为可以听从命令保家卫国,现在却不能这样做了。”爱国主义精神在美国队长身上得到最大的体现,甚至正直到乏味,爱国信仰和传统价值品质始终如一无可撼动。

闪回,作为声音元素中的怀旧情结,成为展现美队记忆、身世、性格、信仰由来的不断拼接。作为外表尚且年轻但实际已90多岁的二战老兵曾深信和深爱着的事和人都已改变,世界变了模样。但他脑子中充满了旧的记忆,所以在他回忆中,萦绕着许多复古的声音元素,比如二战的场面、武器、旧友的言语、透过无线电波的爱人的鼓励。这些声音表现了他面对现实的困惑和矛盾,他试图在不改变内心的前提下寻找自己在现代社会中的立足点。简洁的台词及声音的重复展现保守传统,在面对大是大非的选择时固执地牺牲小我,他在《美队1》和《美队3》两次这样说:“I can do it all day(没人能让我放弃,除了我自己)。”美国队长这个代表美国精神的纯粹爱国者,他并不是浑身肌肉的杀人机器。70年后美队再次坚定地重复,指征着内心的信念从未衰退并且历久弥新,信仰和爱国主义,以美国队长为代表的,沉淀着美国几代人的集体意识。

图1.《美国队长1》

2.语言的主导与强势

钢铁侠托尼·史塔克坐拥亿万财富和高智商,为人玩世不恭,他用史塔克的财富和技术供应复仇者联盟,传达他所理解的和平信仰。托尼作为影片中的公众人物,总是会有演讲、命令、被采访、视频连线的发言形式,他不拒绝与政府合作,慷慨激昂抑扬顿挫地对世界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钢铁侠单人系列中,史塔克在记者发布会发言,谈论军火、战争、和平、国家利益、世界安危,侧面强调了美国对于世界的绝对霸主统治和对和平的看法。在博览会的致辞上强调维护世界和平不是自己的成就,可实际上却是践行世界和平的维护者。托尼总是用简短的命令给人或者贾维斯系统下命令,比如:“告诉我!”“就是现在!”以居高临下的领导者、总裁或是唯一最高权限管理员的身份,代表着对全局和他者有绝对的控制权。象征着霸权主义的美国作为世界的守护者,对整个秩序的维护有着话语权,而美国秩序只由自己维护。

个人主义、理想主义,这位身世显赫的高富帅总是独来独往,处处透露着冷静的语调、自信的语气,并且喜欢和智能操作系统语音交流,面对来自各方面难题时,表现出了令人意外的冷静和机智。他与美队相反,他总是把心里话的讲出来,展现自己的自信和才能,有时带着许多语气词或者调侃抱怨,听起来有些碎碎念唠叨,喜欢与虚拟系统进行人性化的幽默交流,代表了他的自信、乐于占据主动权和对于孤独的恐惧。他凭借个人主义独断专行,比如偷偷研发了奥创。他说“这个脆弱的蓝色星球,它需要奥创,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和平”这句话的时候丝毫不表示怀疑,他常用坚定冷静的肯定句企图去说服和影响他人的观念。

3.语言的借鉴与反应

奥创是漫威二元对立下的超级反派,电影中奥创表面作为一个庞大的金属实体,声音是从智能系统里发出的,因为它是管理员程序,所以可不限制在一个机械体中,从不同的钢铁战士或系统中发出,它无处不在。作为邪恶的化身,它的发声频率较为低沉,音质沙哑厚重,成分更为复杂,在选择声音时注重这个角色中拟人的部分。它身上组件动作所发出的声音,是由轴承进行陀螺运动后,加效果器调试混合的结果。奥创产生于世界和平时期,身经百战的英雄产生职业倦怠时,钢铁侠发明出有自我意识、有超强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程序机器人,它是钢铁侠的内心阴暗面,与洛基同为反派。并将指挥机器人军团的重任交给奥创,初衷是好的。奥创的叛变不受控制,透露着美国民众对给予他人或者人工智能过多自主权利的担忧和不信任。

贾维斯管家本是托尼父亲的管家,漫威的官方介绍是:just a rather very intelligent system,在它身上显示出幽默感、忠诚、人性化。除了在《卡特特工》系列中他是肉身实体存在,其他系列中都是作为人工智能超级程序存在,能独立思考处理各种事务。作为管家为史塔克家族服务,自始至终表现着:忠诚可靠、沉稳干练、勇敢,甚至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虽然《复仇者联盟》中贾维斯的配音保罗·贝塔尼和《卡特特工》中的演员非同一人,但他们都是英国演员,英式发音,在片中具有保持近似的语调和说法方式,只不过智能系统中的更具有理性。保罗·贝塔尼不仅为贾维斯配音,还是幻视(贾维斯的升级版)扮演者,遵从了剧情观众的欣赏心理。贾维斯的日常系统中渗入了钢铁侠的幽默感和喜好。比如伴随着“Welcome Home Sir”,有时会伴随托尼喜欢的重金属摇滚乐队的《Highway To Hell》。钢铁侠没有家人,贾维斯的声音是他对于家族温暖的一种回忆方式,他心里还是个需要被照顾的孩子,而贾维斯对他来说就是家人的陪伴。

二、音响:暴力元素的冲突加载

好莱坞电影历来对表现暴力的场面情有独钟,并且已经创造出完整的暴力美学,从30年代的西部片开始,到警匪片、战争片、史诗片、灾难片、科幻片等类型题材中经常充满以暴易暴的观念,相对于东方的含蓄,好莱坞电影对暴力的表现非常的直接。二战结束后,现代文明国家纷纷开展对暴力的反思,时代的演进制止了身体和欲望的放纵,政治权力所赋予暴力的合法性开始屡受质疑。“‘暴力美学’的出现,意味着暴力开始了由‘现实空间’向‘想象空间’的转换,商业逻辑的引入,则构成了促进‘暴力美学’泛滥的最大力量。”④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视觉听觉始终被刺激而保持兴奋,尤其是机械动作科幻片中,科幻武器、火焰喷薄、枪械扫射、人肉格斗,激起宣泄了在现实中被压抑的潜意识暴力倾向。

1.作为暴力升级与反暴力的音响

智能系统与重型机甲武器是钢铁侠善用的武器,他热衷于不断地给所有英雄的武器进行优化和暴力升级。“没有什么比善良的人们为了正义的目的而使用暴力更危险的了。”⑤钢铁侠为自己制造了钢铁战衣,使其拥有可以与半神英雄打平手的战斗力,近50套战衣,分别肩负着不同的用途和功能,装备武器操作系统步步升级。比如:马克1号有微型导弹、火焰喷射器;2号有电弧脉冲炮、集束炮;3号增加了诱弹、双肩六管迷你炮;后来的战衣中陆续出现微型穿甲弹、重型导弹、激光武器等。多种武器融于一身,在短时间内进行发声和切换,十分考验混音师的取舍能力,声音的同步与暗示、声音的表现与控制、声音重叠时的加减法贯串着科技暴力升级的武器及装备的音响设计中。

钢铁侠穿着战甲走路的时候,会有沉重的脚步声,并且伴随着钢铁骨骼的细节,带有强烈中低频及泛音;表现他做转身等身体扭动时,Woosh声夹杂着电子机械声;头盔自动合上时,通常代表着他要开战了,而他在装备内的讲话声处理得像是从一个扬声器传出来的;而头盔内的显示器的声音如果出现嗞嗞的噪音或者嘀嘀嘀报警,说明有故障和损坏;飞行时带着喷火器声;电弧脉冲炮、集束炮是他的标准技能,根据情况不同,发射时从弱到强电流脉冲攻击,或是非常直接的喷火的boom。不同战衣的控制系统不断升级,从无系统到马克2号加入贾维斯导航系统、操作系统,到了3号就有了状态汇报系统、飞行及稳定系统等。在他穿不同的战衣时,或者在打斗时系统的智能程度都不一样。《复仇者联盟》托尼和雷神在山林中打斗的过程中,越打越激烈,战斗技能、动力进行能量不断升级,甚至精确到百分之多少,智能系统的声音也相对越来越复杂。从影片的采访得知混音师做了必要的取舍,调和诸多声音能量在声轨上的分配,频率、响度的变化的合理控制,才能在盲听的情况下清晰地辨别两个英雄的个性技能。

图2.《钢铁侠2》

美国队长遵循“不杀人”的原则,在二战后都没有使用过枪类等杀伤性武器,除非是迫于自卫,电影中美国队长唯一的武器就是盾牌,是漫威宇宙最坚硬的材质之一,无论是被雷神的锤子击中还是被钢铁侠的光炮打中,都显示出坚不可摧的力量。美国队长具有非凡的体能,并且精通各种格斗,所以他所有的技能声音都是结合盾牌的格斗技,盾牌通常的声音包括人体撞击、飞掷、跃起后弹击攻击多个目标、360°回旋打击等带来的声相移动,通常盾牌打击的声音过程非常的短,代表了其动作敏捷和头脑的果断,盾牌的撞击声以金属刚为材质基础。美国队长盾牌绘有美国国旗图案,盾牌无论是攻击还是格挡,声音包络的音头具有冲击感且泛音少,为维护和平出手干脆利落毫不犹豫,盾牌的声音成为他的标志,他的爱国主义坚定信念使之成为当之无愧的全民偶像。“在冷战后的世界,旗帜有其考虑的价值,其他文化认同的标志也是如此,包括十字架、新月形,甚至头盖,因为文化有其考虑的价值,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⑥

2.作为性感符号的音响

“黑寡妇”作为人类女战士,作为被凝视的性感符号代表,身材姣好曲线明显,身着黑色紧身衣以及火辣的红发,善于用电击设备、钢丝,擅长功夫打斗,用枪、鞭子、刀等轻型武器,用空手道等实打实的搏斗设计较多。在《复联2》中黑寡妇的制服表面和“黑寡妇之刺”护腕都有电流,新装备是以剑杖为基础而设计的武器战斗短棍,类似警棍。这款装备内部流动着与其双手针刺武器相同的能量,因此她在使用这款武器发动攻击时,也可以释放出庞大能量流。通常男人与暴力,女人与性感相关联,而集暴力、美、性感于一身的黑寡妇,增加了欣赏性。在复联庞大的英雄阵容中,黑寡妇所占戏份较少且不属于领导者位置,她的存在更多是在满足观众凝视的快感,作为男性为中心的装饰性存在,在男权话语为中心的世界中,她的语言和行为,从来没有对事件的关键起到过作用。直到猩红女巫出现,弃暗投明的她拯救正义力量和决定了剧情的反转,并且不展现身体性感线条只是展现了超强的能力。“到如今的超级英雄电影终于承认女性可以反过来拯救男性,不再只是卖弄性感,展现了女权的发展,女性在情感、能力以及自我认知上的觉醒。”⑦

3.作为自然能量的音响

索尔作为天神,这个角色是借鉴了北欧神话与现代元素交融,是神圣不可侵犯理应受到拜膜的现世神话。从天上落到人间,历经考验终于可以拿起神锤被认可,成为拯救世界的英雄。雷神之锤可以召唤雷电风雨和控制天气,只有品格高尚心灵纯净之人才能举起,心性纯洁天赐大任行使正义之判决,体现了美国人自我认知的优越感,积极拯救处于水火的子民,神谕的使命让他们干预社会。美国人自称是“上帝的选民”,如索尔一样肩负着拯救世界这一独特崇高的责任,坚信自己的使命是:“向一切人传播自由和社会正义,把人类从罪恶之路导向人间新的‘耶路撒冷’。”⑧美国在思想重建的过程中不断建立民族认同,借助其强大的传媒和宣传能力重点强调这是美国式的救世英雄。雷神的性格特点是:好胜、鲁莽,所以他的技能也都听起来简单直接,能量力量都较足。抡动锤子可以飞行,通过呼唤锤子可以自动飞到雷神手里,与锤子配合的有风声、多普勒效应的声音、雷电声。超级英雄作为美国民众想象图腾的现世神话,“穿透主流/流行文化的迷障,通过抽丝剥茧的细度,破译出诸种‘神话’精巧掩盖起来的权力话语及其支配性力量”。⑨好莱坞想要向更多的世界市场伸出橄榄枝,就不仅仅是在讲美国故事,他们讲的是人类故事,甚至是宇宙故事,神话故事,这种定位的前提下须克服文化障碍,在进行传播本土文化的同时,也需要向过去、未来以及其他国家甚至地球以外的假定世界借异质文化,进行高度融合后争取更多的共鸣。

三、主题音乐:身份的暗示

电影音乐通常会表达影片主题思想、情绪或刻画主要人物感情和性格,也可以表现某一事物或某一观念。伴随着人物出场,主题音乐以原型或原型的变化发展多次再现,通过调整音量、旋律、节奏和配器,选择音乐风格来塑造不同的人物。“文化认同是通过对身份规范的建构来实现的”⑩,音乐根据人物进行主题风格区分,暗示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结合语言解读价值观理念和伦理信仰,进行身份的根本认同,在听的信息中增加影片的英雄的形象魅力。

1.美国队长:进行曲式

《美国队长1》中亚伦·史维斯查为美国队长所写的主题曲便是旋律工整的《美国队长进行曲(Captain America March)》,进行曲从17世纪起通常为行进的队伍伴奏或用于世俗性的礼仪活动,由鲜明有力的节奏和整齐规律的乐句,用来振奋鼓舞士气,产生崇高的感觉。电影中表现老式二战风格,铜管辅以军鼓的穿透力,出色演绎美国队长的领袖素质以及整部电影的凝重感。在《复仇者联盟》里为美国队长的配乐,沿用了进行曲的风格,在美队用盾牌挡开洛基对人类的伤害,以圆号、铜管组为主的旋律响起,威风的正能量鼓舞人心。《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中开头在广场跑步时沿用了第一部的音乐和风格,第二部的新主题旋律模仿第一部由简单的几个音符组成向上发展的节奏发展而成,煽情时加入了较多合声器、弦乐等更增忧心忡忡的复杂感伤。美国队长虽然从二战老兵的身份更换成了:神盾局特工,但在危机中依旧坚守正义的英雄主义气质,在追逐打斗等场面中不再是军鼓,而是喜欢用频率更低、节奏感更为神秘的鼓点,更具现代感和悬念。

图3.《复仇者联盟2》

2.钢铁侠:重金属与硬派摇滚

《钢铁侠1》的主题曲是重金属乐队Black Sabbath⑪演唱的《Iron Man》,开篇悍马吉普中播放的音乐也是来自AC/DC乐队最著名的《Back in Black》。《钢铁侠2》中的插曲有出自AC/DC乐队的《Shoot to Thrill》《Highway to Hell》和来自Queen皇后乐队的《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大卫·沙姆韦在《摇滚与文化》中把“摇滚视为某个特殊阶段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认为“摇滚乐是一种符号系统——或许是多个这种系统的聚合——同时又是一种活动;它是符号学的一种形式,又是演奏者和听众共同参与的活动”。⑫70年代初中期真正能称得上美国青少年音乐的要数英国风味的重金属电声摇滚乐,重金属音乐结构不受规律的束缚,为了叛逆而叛逆,极致的嘶吼、高分贝的音响、有力的和弦、重复的器乐演奏,重金属和硬摇滚都以巨大的音量、打击的节奏和迫人的音感见长。钢铁侠少年就丧亲之痛的创伤掩埋,用摇滚乐的叫嚣把自己包围起来屏蔽一切声音,专心于眼前的及时行乐,内心却害怕孤单寂寞。

斯图西曾谈道:“如果硬摇滚是一种与传统相对立的文化(countercul—ture),那么,重金属则是一种专事反文化(anticulture)的文化。”⑬钢铁侠出生于70年代初,这两个乐队都成立于70年代,非常符合片中人物的审美和生活经历的审美。他喜欢成为焦点、标新立异和万众瞩目,生活方式也是摇滚明星的作风,表面是桀骜不驯的极端叛逆浪荡公子,重金属和硬摇滚的激烈强劲阳刚之气非常适合托尼与钢铁战衣的结合形象。摇滚文化是青少年的叛逆的鲜明形式,是文化自觉传达过程中的品牌性标签,能引起一个时期甚至是几代人的共鸣。“摇滚文化有自由、平等的含义,具有强烈的文化反抗性与颠覆性,同时表征了感性文化与身体文化的崛起。”⑭摇滚乐在那个年代代表着青年文化,它与时下流行的生活方式、文化思潮或者社会变革密切相关,是青年人的精神状态的反映和对生命存在感的强调,也是青年人用与众不同的方式进行集体狂欢。

结语

“超级英雄”是地道的美国文化产物,对于美国人来说,超级英雄的象征意义就如同白头雕和星条旗,与爵士乐和钢管舞一样,都是处于苦难之中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在这个可以批量生产无限复刻的英雄泛滥的时代,漫威旗下《复仇者联盟》系列中的正面英雄、反英雄、女英雄等,从视觉效果到听感形象,个性差异甚远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声音工作者们为设计出阵容豪华的各路英雄的规约共存煞费苦心,语言与人性信仰、音响与暴力、音乐的时代审美的文化关联处处可见。大众传播产品作为文化外交主要途径之一,以自身的文化特色为载体,是各国在电影中展现名片的重要方式。这其中成功地弘扬个人英雄主义、救世主义和爱国主义等价值观念的代表,以期实现观众在理想世界中的价值体验和认同归属感。语言传达了道德信条和价值观,音响承载充斥着暴力的宣泄,音乐个性化的主题暗示着不同的身份和成长历程。声音构成的幻觉增加虚拟可信度,音乐产生感情共鸣,观众在视听合约的盛宴文化中逃避现实消解不满,沉溺于感官的享乐,在不自觉中进行身份认同和价值浸润。世界各国的观众所买账的,究竟是享受于视听盛宴的感官刺激,还是对于异文化的认同还有待探讨和调研。

【注释】

①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4.

②张旭.声音形象在影片中的表现作用[J].现代传播,1985(02):26.

③张宪荣,季华妹,张萱著.符号学1:文化符号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79.

④汤天明.侧目而视:摄影的人文观察[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第137页.

⑤[英]约翰·基恩著.暴力与民主[M].易承志、荣启涵、黄振乾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147.

⑥[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4.

⑦王烟霞.浅析好莱坞爆米花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以超级英雄电影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11):276.

⑧胡惠林等.国家文化安全研究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384.

⑨周亦琪.电影《复仇者联盟》的意识形态解读[J].视听,2016,(07):120.

⑩胡惠林等著.国家文化安全研究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96.

⑪重金属摇滚早期的代表乐队有英格兰的“黑色安息日”(B1ack sabbath)

⑫大卫·R·沙姆韦.摇滚:一种文化活动.收录于王逢振等编著.摇滚与文化[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M],2000:59.

⑬[美]斯图西,(美)利普斯科姆著.认识摇滚乐第7版[M].张谦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305.

⑭张爱华.个性与共性:中美电影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171.

岳伊娜,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英雄文化
英雄犬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英雄保重
寻找英雄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