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旧城区改造保护的模式探究

2017-12-01王兴彬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旧城区模式探究改造

王兴彬

摘要:北京市旧城区内的居住房大多数都是解放前修建的房屋,由于距离现在的时间较长,再加上常年的风吹雨淋,现在的房屋都出现了裂缝、倾斜甚至还有下沉的问题。随着时间的不断演变,越来越多的古建筑被国家保护起来,一方面是基于越来越多的居民对于改造居住环境跟住房的不断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国家的不断重视。

关键词:旧城区;改造;模式探究

从20世纪初开始,北京已相继用开发带危改,市政带危改等方式来解决旧城区改造的居民住房问题。北京市对这次的改造持有的观点是“以解决人民群众为主导,以完成市政为根本,主要是以人为本”,主要的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大于一切。不管是什么改造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人民群众肯支持,项目才能够顺利地进行。这次的改造也是得到了不少北京市民的认同,这是在北京市的旧城改造中比较罕见的,这也是为什么改造工作逐渐能够取得成绩的最主要的因素。

一、旧城区改造的两种方式

(一)开发带危改跟市政带危改

从20世纪开始北京市的旧城区改造一直沿用的是“开发带危改”的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的危房,但是由于考虑有限,没有考虑到环境风貌等问题对老城区的风貌造成破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危旧房比例增加的弊端。再加上这种模式对投资商的依赖十分的巨大,在开发地的选择上基本上都是以开发商的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因此在开发地段的选择上几乎都是距离发达地段较近的区域,对于老城区的改造没有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真正的旧城区并没有得到改善。再加上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尤其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导致旧城区的改造停工,许多的投资商最终都选择撤资,在许多的改造项目上由于后期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最终导致许多的项目成为了传说中的“烂尾楼”,这次事件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二)房改带危改方式

从2000年初开始,伴随着北京市一些相关文件的颁布,旧城区的改造逐渐完善了改造的一些体系,建立了全新的模式,将一些多年以前就划分到危改项目的危改小区进行了项目的启动。但是,即使是这样的严谨也还是存在着好多的弊端,首先就是这个政策的首要就是要求居民回迁,据不完全统计,危房改造区的回迁安置居民数占总人数的七成以上,有的一些危改地区的居民数占总人数的九成以上,这个数据显示与最初的初衷原则相差较远。其次就是由于人口较多,安置区的人口较密集,一些破坏性的活动更是屡见不鲜,管理相对较困难,再加上由于时间相对来讲较紧迫,这对于旧城区的改造相当的不利。

二、平房区改造和多元化风貌保护相结合

为了使平房改造的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在危改的进程中主要采取的是逐渐地进行疏散,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当地的历史风貌,另一方面是逐渐地去解决居民的居住问题。因为平房居住的环境相对较拥挤,整体的住房又比较凌乱,居住在这边的居民大多数都是一些收入水平较低的社会底层的人民,居住面积也是十分的有限,要想逐渐改善这种情况,就需要政府给予一些补助,但是毕竟补助是有限的,所以也不可能全面地去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对于一些四合院性质的老屋都比较具有历史意义、教育意义,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见证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采用冻结式的保护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对于平房来讲不能单纯以保护论来进行保护,而是必须跟城市建设相结合,这样才能起到最大程度上的保护。因此,要想实现最大程度的保护首要的就是要进行严格的分析调查,针对不同的房屋采取不同的改造方式。

(一)风貌型保护

对于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尤其是一些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特色的建筑,由于时间的洗礼逐渐地受到严重的破坏,为了能够留住美好,留住历史文化的底蕴,对一些受到严重的破坏的区域,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寻找历史原态,逐渐地去恢复建筑的原始面貌,结合不同的历史文化、城市发展、国家建设去发挥创作。

(二)再现型保护

这种形式就是在某些年代曾经有过辉煌的记录,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再加上城市的不断变迁,现存的风貌与历史风貌存在很大的差异,与历史风貌已截然不同。针对这类建筑可以充分地发掘历史,分析潜在的发展动力,不断地去修复,最终实现城市的振兴。

(三)创新型保护

这种形式主要是结合历史原态,充分地思考未来的发展趋势,不断地去进行创新,不断地探索新的形式,给历史的长河注入新的源泉,不断地将这种形式的保护普及化,使越来越多的这种风格的建筑可以逐渐地被重视被保护起来。

三、旧城区改造模式探索

(一)风物保护模式

旧城区平房的风貌保护和改造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北京的旧城区还有很多的平房建筑跟四合院建筑,这些建筑的存在记录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从80年代的末期就开始了对于菊儿胡同的改造,再到21世纪的南池子的改建试点的改造都取得了不少的成績,成绩取得的关键因素是得到了全国各方面的认可与支持。一项工作能否顺利地进行所需要的不是单单的一方面的支持,而是需要各方各面的全面支持。接下来的一些改造工作将会不断地汲取以前工作的优点,不断地将一些改造中遇到的瓶颈以新的方式解决,努力实现新的创新。

(二)解危工程模式

旧城区的解危模式的试点已经启动了,这种方式的资金的主要来源都是财政收入,主要的就是针对形势较为严峻的地区进行改造,主要就是为了实现自有财产的合理化。在对待公房的安置上实物跟资金是一样的,并且针对相对贫困的一些家庭,政府会给予足够的经费跟补贴。

(三)微循环改造模式

微循环是一种长效并且可持续发展的改造模式,用微循环对旧城区的单体院落进行改造已成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改造方式。首先就是以旧城区的区委跟区政府为基点进行改造,并且不断地指导平房院落的改造方式方法。微循环改造模式是政府部门搭建提供的一种改造模式,并且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所以不管是房管部门还是个人都要在房屋不大拆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改造,要尽可能对一些具有特色的建筑进行保护,坚持以保护保。这种方式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认同跟支持,以街道为主,社会参与,政府统筹规划,保护原有的风貌文化,不断地在原风貌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内涵。针对一些较为破旧的没有保护价值的大杂院的居民主要就是以安置为主,按照四合院的规则对现有的院落进行重新的翻新改造,进而实现保护风貌跟改善居住环境的双重目的。

(四)标准租私房腾退模式

标准租私房腾退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处理关于历史遗留问题的主要处理模式,旧城区的标准私租房目前已达到4000户左右,到目前为止已有9.7成的标准私租房的腾退模式已经完成。这项工作之所以能够这么顺利进行主要还是因为政府政策的不断革新,工作的进行是以群众的利益为主,充分地考虑到群众的利益,集中了各方的力量,清楚地明确各方的责任跟义务,并清楚地制定明确的奖罚条款。大家都明确职责所在,各在其岗位上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再加上政府的资金支持。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建筑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园区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对生活水平及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旧城区是包括西城区跟东城区等在内的老城区,目前,东城区的政府已经相对性地针对老城区进行改造。北京旧城区的改造还在进行中,但是随着房价的逐渐上涨,改造的难度也是逐渐地显现出来。众所周知的是北京近些年的房价飞速上涨,由最初的几万上涨到几十万,再到现在的几百万几千万,这个数字对于北京底层的居民来讲无疑就是天文数字,大家都想都不敢想,对于旧城区的改造的难度也是颇为大的。即使改造不断取得成绩,但是相对于一些底层的居民来讲能把原来的老房子更新成新房子所需要的投入还是很大的,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能针对这些相对较差的底层居民给予更多的资金上面的支持,让他们也可以在不受外界歧视的情况下,完成自己家的改造。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可知,旧城区的改造工作还是很严峻的。

参考文献:

[1]高妍.旧村改造项目成功开发模式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7,(12).

[2]刘则鸣.开封地区旧城改造模式[J].建筑技术开发,2017,(10).

[3]耿云明.“新常态”背景下旧城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方法和模式研究[J].城市住宅,2017,(04).

猜你喜欢

旧城区模式探究改造
非遗文脉传承下城市旧城区更新设计
浅议房屋征收稳评入户应注意的问题——以某旧城区改建项目入户调查为例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
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北京市旧城区人口疏解对接安置房收购基准价格测算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