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学和心理学的统一
2017-12-01刘鑫代晓芳
刘鑫 代晓芳
摘 要: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建筑在不同时代中表现的心理学的特质,论证建筑学和心理学的辩证统一关系,并分析总结了现代建筑设计中心理学应用的基本思想。希望在建筑设计中引起对心理学应用的重视。
关键词:建筑学;格式塔心理学;体量平衡
一、认识建筑学与心理学统一的必要性
建筑作为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载体,从原始社会时期开始就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中重要的一部分。建筑的科学定义:建筑物是人造的,相对于地面固定的,有一定存在时间的,且是人们要么为了其形象,要么为了其空间使用的物体。
据史料考证,旧石器时代早期,我们的祖先学会了利用天然崖洞作为居住住所。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在黄土壁穴的基础上,用草泥、木架等材料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逐渐发展为地面上的房屋,形成聚落。从全部挖掘在地面以下的袋穴,上升到半在地下的浅穴;从露天的穴口,到用树枝等在穴口上搭盖遮蔽风雨的棚罩。穴居时代积累了对黄土地层的认识和夯筑的技能,在搭盖穴口頂盖的过程中也积累了木材性能的知识和加工的经验技巧。穴口周围堆土培实,以防地面水流入穴内;顶盖上留出洞口,以便排烟通风等。这些措施,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屋顶形式。在南方一些低洼或沼泽地区,还从巢居逐步发展出桩基和木材架空的干阑构造。这些我们可以看作是建筑的起源。
从动物学的角度来看,自然界很多动物都掌握了构筑巢穴的本领,作为日常活动的空间、抵御自然灾害或天敌的威胁,人类建筑发展起源与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只有人类通过量的积累,发展出了质变的建筑学体系。究其本源,我们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那就是作为意识载体的人类所产生的心理学因素。
人体是一个由意识作用下心理活动、生理活动和生产实践活动的整体概念。根据物质产生意识的唯物论观点,基于同类物质的意识也会表现出同样的特征,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种族也都是以地域差异表现出文化的差异。所有具有心理活动、生理活动以及生产实践活动的人的集合,就会基于物质环境表现出相应的文化特征。关键就在于此,在文化形成之前多为原始自然的建筑形式,而在文化相对成熟之后,建筑在本质上才开始走向系统成熟。而作为建筑学发展的本质因素,心理学的应用有必要重新审视。
二、从古代建筑看建筑学和心理学的统一
古代建筑有两个主流分支,一个是中国以木结构为主的园林建筑体系,一个则是西方以石结构为主的宗教建筑体系。
中国的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并不是因为不擅长石结构,赵州桥可以佐证。如果要我们的建筑前辈设计建造石结构建筑,那么将会出现更多的相比于赵州桥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石建筑。中国古人在建筑上追求的是自然的平衡,以木代表着自然生命的信仰,意味着生死轮回,因为设计师可以设计一座建筑,却不能控制树木的自然生长与死亡,这也正符合道家思想中“通天地之灵者,莫乎道法自然”之心学。以苏州网师园亭廊为例,单檐攒尖六角亭,其飞檐翘角给予建筑群体以向上的轻快线条,平衡廊阁低沉的线条,无不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道法自然之精妙。再者,园林建筑之点缀风景、观赏风景、划分园林空间、组织游览路线的重要性在整个园林体系里亦得到充分体现,这些都是建筑法则和心理完美融合的典范。
对比以建造完善至今的德国科隆大教堂,不得不承认只有宗教的力量才可以驱使人们去完成这样精巧的艺术巨构,整个西方的建筑史其实都是以“宗教建筑”为骨干的[1]。西方的统治者们通过教义文化来约束和驱使人民的心理,达到高度的信仰约束力时,极致的建筑也自然产生。纵观宗教建筑,中西方无一例外都是采用石结构来建造的,如敦煌、龙门、云冈等石窟寺。所谓性质决定内容,可以长期保存的石材无疑是承载西方教义中永恒信仰的最佳建筑材料,而信仰的本源就是信众的心理导向,文化即是心理的表现形式。
三、从近现代建筑看建筑学和心理学的统一
近现代时期,在西方现代设计艺术风潮和心理学的迅速发展影响下,建筑形式完成了从古建筑的“形式大于功能”到现代建筑的“形式服从功能”逐渐转变,建筑环境心理学也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格式塔心理学则是连接建筑学和心理学的桥梁。
(一)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一译“完形心理学”,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流派。“格式塔”为音译,意谓组织结构或整体[2],归纳总结有图形与背景、接近性和连续性、完整和闭合倾向、相似性四大组织原则。
自然界中,许多有规律的重复或有秩序的变化的事物或现象都会表现出特有的美感,人们有意识地加以模仿和运用,从而出现了具有条理性、重复性、连续性为特征的韵律美。呈八边形、由中心向外逐层叠加的蜘蛛网,由无数六边形结合形成的蜂巢,由相似形状的不同数量组合的花瓣、树叶等,在具有韵律感的同时,也符合格式塔心理学中完形原则和相似性原则。
最早将格式塔心理学融入建筑学的是丹麦建筑史家拉斯姆森,他在《作为经验的建筑》一书中,用“图形”和“背景”的概念来分析建筑和城市空间。在此基础上,挪威建筑史家诺伯格·舒尔茨创作了名著《存在·空间·建筑》,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撰写出《外部空间的设计》《街道的美学》等一系列著作,同时还成功地把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于建筑实践,创作出许多优质的格式塔建筑作品,如驹泽体育馆、历史民俗博物馆等[3]。丹麦建筑师约恩·伍重的著作悉尼歌剧院更是格式塔建筑典范,他的设计理念既非风帆,也不是贝壳,而是切开的橘子瓣,然而其独具匠心的构思和超群脱俗的设计征服了所有人,优美的线条组合,与海岸的图景关系,皆完美符合格式塔法则。
格式塔心理学在建筑学的应用,其实就是对建筑设计思想的灵动表达,因为它抓住了建筑设计的心理需求本质。作为建筑与人的第一次直观交流,给人怎样的心理感受,突出如何的主题思想,满足多少的使用功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对建筑作品的评价高低。而建筑的空间、形式、色彩无一不是基于建筑环境心理学本质的外在表达。
(二)建筑空间
建筑的本质是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的一个空间,对使用者产生直接心理作用的就是尺度比例关系。
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指出,街道宽度(D)与临街建筑檐口高度(H)比值对使用者的心理也会产生相对影响。当D/H<1时,空间是较封闭的,给人以狭窄的心理暗示;当1
如果建筑的比例失调,首先就给人以突出针对的心理暗示,从材料的应用上也是嚴重浪费的,那么就会造成使用者的心理失衡,从而产生不舒适的使用体验。如大体量、大尺度带来的压抑和视觉上的冲击感;良好的比例带来的井然有序的和谐感;形状和细部带来的意义表达和情感的传达等。
(三)建筑形式
建筑形式的组合变化基于体量对称,给人在心理上的平衡,这个因素也决定了这座建筑给人的亲近感。
不同的空间形式具有不同的性格和气氛。巧妙利用空间形式的特点,往往可以营造出迥异的气氛,有意识地使之产生某种心理上的作用和精神上的感受[5]。对于空间环境心理方面的设计,可根据人的心理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个人空间和他人空间的交叉,空间的开敞感和封闭感等,恰当地组织空间,包括空间的围合、敞开、曲线变化等,调整空间的形状、面积、高度、距离等,并结合装修、色彩、光线等手法获得良好的空间氛围。如在医院中利用医院街来组织空间,既获得了开敞明亮的空间感,又方便寻址,满足了识别性的需求。同时通过绿化、空间层次的变化可获得丰富的空间感受,使患者心理压力得到缓解。
(四)建筑色彩
建筑色彩指建筑平立面的颜色布置,是构成建筑环境基调的主要元素,和建筑形式一样在很大程度上对使用者产生强烈或低沉、明亮或暗淡、起伏或平缓的心理暗示,而且建筑色彩的作用效果更加直接和突出。因此,它是更起作用的刺激条件,可以激发人们种种的心理反应,从而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根据视觉环境心理的规律,建筑色彩能激发感情效果,舒适与不舒适、紧张与松驰、兴奋与沉静都可以通过色彩的设计来呈现。暖色与冷色,表达温度效果;浅色和深色,表达轻重效果;膨胀色与收缩色,表现大小效果;前进色与后退色,表达距离效果等。此外,建筑色彩还具有联想性、象征性和记忆性[6]。这些都属于色彩的心理暗示,对于建筑环境设计起着指导作用。
四、结语
一座好的建筑一定是可以与使用者产生良好互动的空间。建筑作为文化的上部结构,设计建造新的建筑时,理应充分考虑文化的因素,而心理作为文化的基本结构,尤其应当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2][3]尹培桐.格式塔心理学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J].建筑学报,1988,(03).
[4][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5]王殿宏,贺显.论建筑空间的环境与气氛[J].设计研究,2007,(01):51-54.
[6]刘剑.建筑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J].华中建筑,199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