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逝的童年与长不大的成人

2017-12-01白素娟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5期
关键词:成人化兹曼尼尔

白素娟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153-02

大量的证据表明,“儿童”在作为与成人相对应的社会概念不超过400年,但是在近四十年以来,童年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消逝。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就是论述当下儿童是如何在现代传媒(主要指电视)的影响下迅速成人化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读完尼尔·波兹曼的书感受颇深,而且深刻感受到我们现在面对的不只是儿童的成人化,同时还有成人的儿童化。这两者交织在一起,共同塑造了我们当下错综复杂的教学环境。

在现代传媒兴盛之前,文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而阅读是童年与成人世界的分界线。印刷创造成人的定义,即有阅读能力的人;相对便有了新的儿童定义,没有阅读能力的人。而在洛克看来:人类头脑生来是张空白的刻写板,所以必须接受家长和学校的教育。而儿童接受教育掌握文字学会阅读,是其从童年走向成人的一个重要方式。不过尼尔·波兹曼也指出,受制于文字背后复杂的逻辑关系和修辞传统,儿童很少可以在14、15岁之前完成成人化的阅读。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儿童可以保持自己的童真,享受童年的快乐。但是自从了有了电视,这种信息等级制度却被打破,因为理解电视形式不需任何训练;对头脑行为没有复杂的要求;而且电视也不能分离观众。于是儿童在电视的影响下迅速走向成人化,属于儿童的童年被在现代传媒的影响下消逝。

尼尔·波兹曼当年在写作的时候可能万万没想到,时至今日,儿童的成人化变得异常容易,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以及触手可得的媒介传播形式,让成人文化以极其直白的方式围绕在儿童身边。由此也带来了儿童成人化的恶果。首当其冲的就是校园凌辱事件层出不穷。当许多媒体一本正经地探索校园暴力问题发生的原因,或是振聋发聩批判学校过失的时候,他们或许忘记了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的拷问:“当电视节目在儿童面前连篇累牍地、栩栩如生地描绘暴力行径,它究竟对诱发儿童的暴力倾向产生了什么影响?”

其实现代传媒影响的并不只是孩子,它还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成人的儿童化。我们惯常接受的媒体信息,对人能够产生刺激主要是靠速度的作用,而非实质的内容。它是由信息流通而产生兴奋,而不是新闻本事。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让我们对外界信息的接触是以瀑布流的形式呈现的。我们打开朋友圈或是微博,呈现给我们的是一条紧接着一条毫无逻辑关系却紧密相连的信息流,上一条可能是严肃的社会问题探讨,下一条就是萌宠表演,再下一条就是微商代购了。我们接触到的信息抑或新闻事件完全缺乏历史背景或其他相关背景知识,并且总是以支离破碎和连篇累牍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结果是这些信息只能像是一条毫无特征的溪流从我们的头脑中冲刷过去,不能留下任何痕迹。我们已经失去了多新闻资讯的思考和感知,只是一味的接受,并丧失了自己的价值判断,成为和儿童一样的被动接受者。

当儿童通过电视媒体和商业广告日渐成人化的时候,成人却被一个图画和故事主宰的文化环境中不愿长大。在家长的朋友圈我们看到最多的是“萌萌哒”和“转不是中国人”,儿童按照媒体信息模仿成人的生活姿态,成人按照媒体的情绪挑逗随波逐流。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说的那样,“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以现在为中心的、不能揭示时间持续性的媒介环境下”,一个只注重眼下情绪反应的媒介环境,穷极一切“娱乐至死”(《娱乐至死》刚好是尼尔·波兹曼完成此书后的又一力作)的文化,只能制造出古斯塔夫·勒庞笔下的缺乏理性思考的乌合之众。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在应对这个浮躁的社会和多元化的学生成长环境,能够做的又是什么呢?首先必须正视儿童成人化的现状,儿童成人化本质上是儿童认识世界自我成长实现其社会化的一个过程,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帮助他们形成对这个世界的正确判断,避免学生的过度社会化。正卢梭所说的,教育要“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教师要遵循儿童的天性,呵护童年,把儿童当作儿童来对待。其次,尽力培养学生的媒介观,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媒介的意识,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能够在芜杂的电子媒介中遵循内心的童真,做一名会思考有价值判断的孩子。第三,配乐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们获得情操的陶冶,也是对电子媒体的一次抵抗。“阅读时,人们必须等待着获得答案,等待着得出结论。而在等待的时候,人们被迫评价句子的合理性,或至少要知道何时并在何种条件下暂停批评性的判断。”阅读的线性流程,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第四,要多与家长沟通,搭建杜威所提倡的学习共同体。在学校内部构建文化和教育的公共圈,让学校不仅成为儿童相互学习的场所,同时也成为家长、学生、老师共同学习的场域,三方形成教育合力,让童年的消逝可以走得更慢些。

猜你喜欢

成人化兹曼尼尔
这个“花瓶”不简单!毒枭教父背后有个狠辣女人
一个小奖品
幼儿舞蹈成人化教育之弊端及对策
尼尔丝历险记
少儿出版物过度成人化现象分析
世界头号毒枭再次成功越狱
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浮世绘
英背包客奇迹生还遭质疑
对48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划人哈若德.兹曼的访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