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听力学习障碍分析及策略探究
2017-12-01刘莉莎刘妍
刘莉莎 刘妍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英语听力学习现状,进而讨论学习中的主要障碍及成因,旨在探究听力学习障碍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 障碍 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131-01
一、大学英语听力学习现状
听力作为一项输入性技能,无论对语言技能的提高还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都起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听力学习一般集中在一、二年级,以高中听力为基础,主要以过级考试、就业、出国留学等为主要动机。大部分学生的过级考试动机主要来自于四六级考试。2015年12月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再次对听力进行了调整,四级加入新闻,六级加入讲座、演讲。目前听辨障碍总结是很多学生的短板。
二、大学英语听力学习障碍
1.语言技能障碍
清辅音和浊辅音之间的差异在于声带振动,比如学生对“hit my back [b?覸k]”和“hit my bag [b?覸g]”中清輔音[k] 和浊辅音[g]分不清。很多学生在清辅音后刻意加[?藜]。学生对于两个清辅音一起时第二个清辅音要浊化发音的规则没有掌握,因此在判断如sport和expect等词汇时产生时间差,导致后面词汇或语流停顿。元音的听辨体现在很多学生对于区分语音学中最小对立体(Minimal Pair)存在障碍,比如学生在长篇语流中很难区分sheep和ship、smile和smell等。大部分学生注重单音的准确度和饱满度,但母语发音者不会每个音节、单音都字正腔圆地发出,他们要做到语调上的抑扬顿挫,弱读次要语言点、重读关键点就成为非常自然的表达。学生在听辨这样的语流时会把连读或者弱读后的语音现象错误地认定为一个新单词,导致听力理解失误。对于失去爆破规则和不完全失去爆破规则掌握不熟练,学生在听到 “quite different”、“bed time”等短语中[t]、[d]音时,还期待一个字正腔圆的饱满发音,无法立刻反应,听辨失误。
2.音视频素材障碍
目前学生习练听力的音视频素材可分原声再录和原声实录两类。原声再录大多语速较慢、音质清晰,但是基于新闻、对话的原声实录语速快、背景音嘈杂、发音不清或者口音重,这些均构成了听力练习中的障碍。
3.文化背景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不是孤立的声音、词汇和句子,而是一个复杂的表意系统(朱曲平,2001,10)。比如在近年的四级听力中出现了“go for a bite”等俚语,学生需深谙隐含语义才能正确做出选择。在长对话中 “Im so worried about Mark these days, ever since he moved into this apartment. That's my son, a smoking vegetarian. You know what it is like being a mother of a l3-year-old boy. I wish Mark could find a nice girl friend to relax and have fun with.” 提及“13岁的孩子搬出去独立居住、既抽烟又素食、以及母亲希望能够找一个合适的女朋友”。如果学生对美国文化独立和自由的精神不了解,就会导致题目误选。
三、应对策略探究
1.语言技能层面
学生应强化语音现象的对比,利用最小对立体进行辨听,区分辅音、元音的细微差别。通过小篇语流听辨,了解弱读、连读、重读、失去爆破和不完全爆破等发音现象,力争对语音特殊现象做到无意反应、逐渐内化。学生词汇量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授课,课下巩固更是重中之重。通过联想法去识记英文单词中的同音异形、近形意异、一词多义等特殊联系,使词汇记忆形成串、线、网。
2.听力技巧层面
基础阶段应注重精泛听结合,精听旨在细节把握,而泛听旨在大意理解。精听是基础,泛听是升华。另外教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也应设置渐进的题型和多样的教学模式。在基础阶段,强调填空选择等客观线索较多的精听练习;在高级阶段,强调大意归纳、提纲拟列等辅助手段较少的泛听练习。
3.音视频层面
当前学生课内训练偏重于与考试相关的音视频,该类音视频语速适中或较慢,题型多为选择和填空。这类音视频和原声实录比,音效失真、内容正式,俚语表达少。我们建议学生要广泛利用影视资源来进行过度学习。影视资源具有以下主要特征:艺术感染力强,语言生活化、地道真实,文化背景知识鲜活。
四、小结
英语听力技能在大学英语学习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应充分探究造成学生听力学习的障碍以及成因,并从根本上帮助其找出听力学习障碍的应对策略,同步提升英语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技能。
参考文献:
[1]朱曲平.试论英语听力障碍成因及对策[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1(4).
[2]杨凯.英语听力障碍分析及技能技巧的培养[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