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利用家校合作推进小学教育中的经典诵读
2017-12-01杨波
杨波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经典诵读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面。经典诵读,不仅在于学习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更在于通过学习启迪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形成科学的认识,指导于日后的生活实践中。因此经典诵读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促进学生开展经典诵读,如何利用家校合作推进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学习与熏陶是教师教学的工作重点。文章以此为出发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家校合作 小学教育 经典诵读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113-02
一、分析家校合作与经典诵读之间的关系
家校合作,顾名思义,就是让家长与学校联合起来进行合作促成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学生的时间除了在学校进行学习外就是在家庭中与家长相互陪伴,因此让家长作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学习是非常可行的。家校相互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学习,让学生养成经典诵读的习惯,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
由此看来,家校合作与经典诵读就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家校合作有助于更好地监督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行为,促使学生经典诵读习惯的养成,同时能够解答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疑惑,反之,经典诵读本身所赋予的内涵精髓需要家校彼此合作,从而引导学生端正态度,以更好地姿态进行学习。它们彼此融合,形成完整的统一体,指引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帮助学生指导于日后的生活实践。
二、家校合作推进小学教育中经典诵读的应用策略
1.教师要端正态度,形成以教师教学为主,家长辅助为辅的模式。
家校合作并不是过分依赖家长的监督辅导作用,而是要在教师引导教学的前提下更好地联合家长的作用所形成的指引学生学习的行为。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端正态度,切不可规避自己的行为引导而过度夸大家长的辅助作用,而形成对学生的错误认知,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家校合作的首要应用策略就是教师必须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形成以教师教学为主,家长辅助为辅的模式。具体做法应为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应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激发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热情,并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阅读文章的技巧,领略文章的精髓。教师可用布置作业的形式给学生安排具体的诵读文章,并要求在家长的监督管理下完成,以保证学生的诵读时间和诵读效果,如此将教学模式的应用发挥到极致。
2.要以方法引导为主,促成学生形成正确的经典诵读行为。
对我国的优秀文化采取诵读行为,学习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实行经典诵读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经典文章进行诵读行为时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引导,要在保证学生充足的诵读时间上加以引导,促使学生的思想性更加富有深度和创造力。比如以朱自清的散文《春》为例,作为诗意性的散文,不仅要求学生体会文章中描绘的春天景象,体会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还要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体悟作者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而这一情感的变化,教师就可以按照文章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增加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情感共鸣。如各种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从这些修辞手法中让学生领略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是教师教会学生进行自我诵读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指引学生自主进行对经典文章的诵读。
3.教师要与家长做到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
家校合作,最重要的就是家长与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密切联系,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变化,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及时依据教师和家长的力量帮助学生度过难关。而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正好促成学生经典诵读行为的正确养成,指引学生将经典诵读坚持下去,只有长久的坚持才能形成质的变化,对学生的思想树立榜样力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正是这个道理。需要注意的是,家校合作的有效沟通不是简单的针对学生近期表现、学习状态的沟通,还可以涉及经典诵读理解中的方式方法运用,如此才能在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更好地引领学生,深化学生的思想深度。
由此看来,用家校合作的形式推进学生的经典诵读行为,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小学生而言,行为自制力表现相对较差,由家长的共同参与反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完成的信念,从而指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并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这才是进行经典诵读的精髓,也才能更好地推进学生的小学教育,促成学生的全面认识,塑造学生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凌文静.小学经典诵读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
[2]高青.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2015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