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传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7-12-01姚冰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5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国学思想政治

姚冰

【摘要】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当前的大学生思想出现了迷茫,给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国学尤其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对于学生的社会公德、诚信观念、思想理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国学传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健康人格、节俭朴素品德,是当前高校的重要教育责任。

【关键词】国学 大学生教育 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098-01

国学是我国的本土文化,博大精深,富含丰富的人伦哲理和生活智慧,也是符合中国人自身文化品位和风俗习惯的。通过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开展国学教育,不但可以有效继承千年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文化,还可以促进我国教育形式改革,为我国的创新教育提供思路。

一、在高校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引入国学教育符合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普遍年龄在18到23岁之间,是身心发育第二缓慢生长时期,此时的身体形态逐渐趋于稳定,生理机能基本完善,心理素质逐渐成熟。该时期的大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更加热衷于发散式思维和创新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枯燥无法满足当下大学生的心理及思想发育需求。国学教育是一种文化复苏,“国学热”的兴起增加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更加具有新鲜感,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入国学教育更容易解决学生的心理压力。

处于此时期心理发展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比较强烈的心理冲突。如何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冲突,避免冲突激化,是当前很多高校开展思想政治课程的重点研究项目。从以往教学经验当中可以看出,通过引入国学教育,可以有效调节大学生的心理冲突,帮助大学生度过这一敏感时期。

3.引入国学教育更加满足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当前的大学生大多为“90后”,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受到的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的呵护和关注,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特点,勇于追求新的事物,充满探索欲。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学生受到娇宠教育,养成了自私、冷漠的个性,容易在思想感情方面出现偏激、冲动,自我意识过重。以上提到的大学生思想问题,都可以从《论语》、《孟子》等国学经典当中找到解决方法。国学教育更加尊重传统美德,通过这些传统美德引领学生道德素质成长具有更好的效果。

二、国学传承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内容探讨

1.增设国学教育课程,开展国学教育活动。

将国学教育课程引入课堂,进行专门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通过国学教育,可以引经据典为学生讲解具有启发性的名言警句,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拓展,除了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底蕴,还能够增加学生的国学认知,帮助学生在情感迷茫时期,有效排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除了增加国学教育课程,还可以组织开展国学教育实践活动。例如邀请相关专家到校,开展“道德讲堂”,进行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名人故居、爱国教育基地;鼓励学生以国学重要内涵为核心,对当前的热門话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探究,增加明辨是非的内容。

2.组织国学教师团队,鼓励尊师爱生风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其自身的行为规范都会对学生起着导向作用。为了真正落实国学教育,学校应该组织建设一支具有国学高深素养的、道德修养高尚的国学教师团队,并在全校营造尊师爱生氛围。定期组织教师到国内的著名大学进行相关国学教育培训,努力培养本校的国学名师。

为教师安排固定的国学文化办公室,悬挂名人字画、国学哲言。并在校内确立“责任高于一切”的校风,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心理、学习难题。定期评选优秀教师,并以优秀典范作为宣传主体,鼓励学生学习优秀教师,熏陶学生和教师共同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3.营造国学教育氛围,建造具有文化氛围的大学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境,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助于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将国学思想加入到校园文化当中,在学校内安放历史文化名人,建立校园国学文化宣传面板,在校园的廊壁上挂上四书五经的哲理名言。通过这种外界文化的耳濡目染,让学生在国学经典中熏陶,修养身心。

国学教育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千百年来的文化精髓。通过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引入国学教育,可以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增加色彩,弘扬中华文化,培养学生道德为先,以人为本的做人原则;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刚毅坚韧,处事恬淡的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贾德辉,黄晓通,由琨.国学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契合点研究[J].亚太教育.2016 (7) :113-114

[2]许晓娟.国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 (22)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国学思想政治
“垂”改成“掉”,好不好?
论“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构建
探析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面临困境与突围路径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