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
2017-12-01陈梅
陈梅
【摘要】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导入生活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与理解思想品德的重要内涵,使学生能够德育与智育共同发展。
【关键词】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096-01
德育教育在任何时期都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然而,目前很多的学校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理论知识,教学模式单一,没有将思想品德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导致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不高,难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没有起到提高学生思想品质的效果。
一、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也迎来了全新的挑战,激发课堂活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已经成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重要课题。然而,目前很多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方式上,一味的按照教案开展教学活动,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缺乏互动,导致学生的思想僵化,难以掌握思想品德的重要内涵[1]。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沉默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从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中拉入到实际生活中,同时,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养成善于观察生活、品位生活的习惯。此外,学生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更透彻的掌握并体会思想品德的内涵,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以丰富,思想品质得以提高,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平等对话的权利,与学生加强互动,形成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让学生能够从根本上愿意接纳教师以及教师所传达的思想[2]。此外,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包容学生的缺点与错误,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接受学生的建议,听取学生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教材中关于《网络交往新空间》一节时,本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与规则,同时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正式教授前,教师可以先讲述自己曾经的经历,如通过什么方式、认识了什么朋友、发生了哪些难忘的事。从而用自己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通过让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故事,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然后再进入正式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具备对网络信息内容的分辨能力,学会具备自我保护能力,让学生充分的将课堂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完全以教材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更丰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结合在一起,從而使学生能在生活中体会到思想品德的内涵,并促使学生主动去发现知识、探索知识,并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要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环境或者当前的热点新闻,对教材中一些过时的内容进行替换,以便使教学理论更好的与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教材中关于《珍爱生命》一节时,本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懂得生命的宝贵,学会珍爱生命,并掌握一些求生、救生的技能,同时,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紧急情况,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教师可以将不久前发生的九寨沟地震事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遇到地震,你该用什么方式保护自己?”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向学生传授求生、救生的知识。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讨论小组,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见解,对于正确的见解,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对于错误的见解,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改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思想品德的理论知识,往往还没有正式进入内容,就已经提前点明了教学的目标,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暗示,强迫学生被动的接受某一思想理论,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被固化,难以受到更深层次的启发。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而领悟其中的思想,让学生主动的去理解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内涵[4]。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教材中关于《师友结伴同行》一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本市周边的旅游胜地、名胜古迹或者有特色的乡镇进行开展出游的活动,把学生从枯燥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走入生活当中去。教师在活动中要放下架子,与学生拉近距离,使学生在生活中切实体会到“师友”的含义,并通过与本次活动,感受到友谊的温暖与美好,从而使课堂教学得到质的升华,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四)善用赏识教育,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通过对学生的赞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荣誉感,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5]。例如:在面对课堂提问时,有的学生喜欢踊跃回答问题;有的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欲望,但是可能担心回答错误会被其他同学嘲笑或者被教师批评,所以缺乏起立发言的勇气;还有的学生,确实不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所以难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合理运用赏识教育,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对其进行赞赏,并鼓励他要继续保持这样的良好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荣誉感与成就感;对于不敢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要树立他的自信心,鼓励他不要怕错误,因为只有知道自己有错误,才能更好的改正,而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是他朋友,是他的小伙伴,没有人会嘲笑他,教师也不会批评他,反而会赞赏他的勇气,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对于确实不懂教师所讲内容的学生,教师要多一些耐心,详细了解他到底是哪个知识点没有理解,并针对这个内容仔细为其解答,从而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教师要对他的每一个进步表示赞赏,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热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总而言之,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生活化的内容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机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寿康.浅谈如何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12):264-265.
[2]邱善海.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科教文汇,2013(29):172-173.
[3]姜春玲.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0).
[4]包慧琴.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打造“生活化”课堂,提高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2(91):125-126.
[5]庄东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