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卫生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现实诉求的研究和分析
2017-12-01周彤
周彤
【摘要】当前卫生高职院校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对象和教育实践上。就深层意义而言,究其原因既有社会层面和学校层面的原因,同时也有家庭层面对学生的影响。卫生高职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符合当代和谐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是切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以及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更是增强学生生命意识与升华学生生命价值观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生命教育 卫生高职院校 现实诉求
【中图分类号】G40-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018-02
卫生高职院校开展生命教育有着其现实的诉求,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已经取得进步但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影响其实效的因素来自诸多方面,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对卫生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卫生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显,我们卫生职业教育是整个国家职业教育的重要一环,担负着培养合格的卫生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卫生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未来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中坚力量和开拓者,但在高等院校发生的学生群体事件也同样发生在卫生高职院校,这说明目前卫生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这需要我们对卫生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教育对象层面
当前的 90 后、00后的卫生高职生中很多人学习态度消极、学习成绩差,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进入卫生高职院校后接触到复杂专业的医学知识,让他们对学习更加迷茫,并且由于部分同学选择医护专业并非是自己的意愿,因此对专业的学习没有兴趣,这样的状况让他们并不关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1.生命认知不足
整体而言,卫生高职院校学生的生命观是积极正态的,但学习基础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较差,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规划。在学习上,动力不足,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弱,课堂参与度低,课后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导致学习效果较差。因此,很多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没有存在感,对未来不抱希望。长此以往,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比较冷漠,不关心身边的人和事,不珍惜生命,更不必谈关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了。
2.承压承挫能力差
相比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而言,卫生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存在自卑心理或者过于自信,因为年龄层次比较低,很多学生情绪管理和自我调控能力弱,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压力等都会造成其强烈的情绪波动,给自身带来无法承受的困扰。
3.情感理解偏差
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养成,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消极的情感容易引发情绪上的失控和对生活的迷茫。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卫生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亲情、友情甚至是爱情是非常渴望的,有对父母的依赖,对老师的信任,对朋友的渴望,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社会的尊重,但又存在对亲情冷漠、对友情淡漠的情感问题。
4.生命责任感缺失
“生命责任感是对生命负责的一种自觉意识。”作为未来医护工作战线的主体,这些90后、00后卫生高职生是未来与生命建立密切联系的群体,他们富有热情、 敢于尝试。但同时又存在性格脆弱、固执任性的特点,处理问题感性冲动,一旦遇到挫折,往往无法解决,容易选择极端的方式导致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卫生高职生在生命责任感上的缺失,会表现出在面对病患时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同情心、人文关怀缺失等问题,导致医疗关系更加紧张。
(二)教育实践层面
1.生命教育意识匮乏,重视程度不够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卫生高职院校将培养高素质的卫生专业技能人才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将传授技术技能作为学校教育教學的重点,注重学生技能的训练,而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关注不够,生命教育意识匮乏。这种教育理念下培养的学生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对于医护工作者的要求,因此,卫生高职院校要转变教育意识,将生存教育向生命教育转化。
2.生命教育表面化,缺乏针对性
卫生高职院校重视的是对学生专业技术技能传授的生存教育,忽视了对人文素质的培养,表面上看,许多学校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生命教育,但实际上大多只是停留在形式层面,有些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采取的临时措施,有些只是通过德育课、班会课等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法制宣传、青春期辅导等,尚未形成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
3.生命教育形式单一,内容贫乏
通过调查发现卫生高职院校没有专职的教师讲授生命教育课程,更不用说教师的专业化了,很多学校的班主任、德育课教师、辅导员承担了生命教育的职责。卫生高职院校生命教育在专业师资队伍上的严重缺失,会导致生命教育不能完成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因此加强卫生高职院校生命教育师资的培养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二、影响卫生高职院校生命教育实效的主要因素
卫生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中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社会层面的归因分析
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转型挑战着人们的价值观,利益至上、金钱崇拜,漠视生命的现象冲击着我们的校园和学生的心灵,让人迷失了方向,忽视了情感,意志消沉,渐渐怀疑和丧失对生命价值的追求,这些不能不说是现代文明一个极其讽刺的现象。
与此同时,卫生高职院校的学生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人事制度改革、医疗体制缺陷、医患关系紧张等方面的巨大压力,以及信息化社会所带来的如追星、暴力等负面消极影响,加深了学生功利化、世俗化价值观的形成,导致他们忽视了生命本来的意义和价值。
(二)学校层面的归因分析
1.学校教育中知识本位取向的制约
在卫生高职院校教育中,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将“何以为生”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缺乏对探寻生命本质意义的教育。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校一味追求学生的就业率,强调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对学生的积极情感、健康人格的培养不够,最终导致培养的学生缺乏对生命的认知与理解,无法构建健康正确的生命观,也就不可能成为适应未来医疗工作的高素质的卫生技能人才。
2.缺乏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在调查的卫生高职院校中,虽然在德育课、班会课中会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有关生命的内容,但这些生命教育的内容并不完善,没有单独设置的课程体系和制定课程标准。因此,卫生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在高度、深度和广度上无法得到实施和提高,也就很难得到学者们的研究和推广,进而成为一项系统的课程体系。卫生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缺乏系统化还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思考,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3.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保证
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它在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虽然有很多学校的教师和社会上的学术机构都在努力推进生命教育的实施,但缺乏制度的保障,没有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这些状况都严重阻碍了生命教育在卫生高职院校的深入开展和实施。很多学校只是将生命教育作为应付突发恶性事件的应急措施,而当事件过去风平浪静后,生命教育也就结束了。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和制度的保障,学校就无法在各项工作中贯穿生命教育,无法系统地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生命观,学生也就无法感受生命的关怀和尊重。
(三)家庭层面的归因分析
在物质极度丰富和社会的巨大转型下,家庭教育受到利益驱动的影响,开始变得功利。很多“家长把‘上大学,找好工作作为孩子前途的第一选择,而‘成为品格良好的人对父母来说并不重要。”家长忽视了对孩子情感态度的重视,一味地要求孩子掌握知识技能。亲子间少有情感的沟通和交流,使得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面对生活的逆境时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应有的帮助,做出正确的选择。此外,中国的家长对于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提出的死亡问题往往采取的是回避的态度,这不仅不能解决孩子对“死”的疑惑,反而加深了他们的恐惧和迷茫,不利于他们对生命的认知和关注。
三、卫生高职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在卫生高职院校中出现的学生对生命漠视的现象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是卫生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主要目标。同时让学生不断完善与超越自身,把自己的理想与社会发展结合,不断确立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人生价值追求,让学生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之心,走进医护工作岗位,面对病患时富有同情心和人文关怀,能够很好地缓解目前紧张的医疗环境,让社会更加和谐,通过大家的生命力的集合,从而使整个社会充满能量与爱心。
(二)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在卫生高职院校进行生命教育,是培养符合适应未来职业要求的合格的医护工作者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更要引导学生积极去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惜生命,对一切生命心生敬畏,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让自己的生命意义不断扩大。针对卫生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去认识生命和尊重生命,并在未来的医护工作岗位上通过自身的努力为生命服务,实现人生价值。
(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
教育的本质是实现和促进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个体生命在人生过程中的健康成长,实现个体生命在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在卫生高职院校生命教育中,要时刻牢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从生命的角度去思考一切问题,懂得尊重自己和关心他人,并通过加强自身生命的认知,进一步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卫生高职院校要关注学生的各方面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人文关怀,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一方面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困难,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另一方面将这种人文关怀带到未来的医护工作岗位,将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内化为“以患者为本”服务理念,为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增强学生生命意识的迫切需要
如果学生在头脑里没有形成对生命的正确认识,就不可能产生对生命的來之不易珍惜的情感,就会出现自杀、伤害等令人惋惜的现象。生命价值认识不足还会出现盲目追星、肉体崇拜、金钱至上等社会价值观偏离扭曲的功利化现象。因此,在卫生高职院校开展生命教育,就是要从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上培养学生,提高学生抗击挫折的心理承受力,教会学生如何积极面对人生中出现的一切可能的困境,从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在面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要学会分析判断,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萍.生命教育的本体及其三个维度[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父母世界,2001,28(9).
[3]褚惠萍.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4]郭静林.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与道德教育[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