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中的县(外一题)
2017-12-01王童
王童
从银川机场向南行驶约两个钟头,便进入甘肃省环县苍凉广袤的沙野,路也忽陡忽低。间或可见孤耸的烽火台在与人对望,感到似乎进入了一处蛮荒千里而又潜藏生机的地段。忽然间,路边一处标牌引带出的沟壑让人下车驻足观望。环形的土山让那沟壑交错其间,标牌的说明立刻如听见了稠密的枪声:山城堡战役发生于1936年11月,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的第一大仗,也是红军长征和结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最后一仗。它的胜利标志着蒋介石“围剿”工农红军的彻底失败,在红军和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该战役红军以诱敌深入的战术歼灭中央军一个旅又一个团,终止了中央军对陕甘宁苏区的攻势。看罢,肃然起敬。过去只知红军长征到陕北,到延安,到吴起镇会师。山城堡之战却还真有点生疏。
细一了解,却知这乃是红军在抗战前对国民党军胡宗南部进行的最后一战。胡宗南这个黄埔一期毕业的西北王,从这一战起一直到占领延安直至解放战争中所部被解放军西北野战军歼灭止,常在陕甘宁边区一带与红军、八路军及解放军磨擦着、缠斗着。虽屡战屡败,却也不失为西北王这一称号。而且有名无实率部占领赤都延安的却也真非此人莫属。这样,对山城堡这一战役就激起了极大的关注度。这土沟土山土里巴唧的地貌地形,怎又称山城堡?城在何处?莫非到了山城重庆?但查来查去,山城堡这个地名总无索引,只是同此战役勾联在了一起: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师。蒋介石不顾中国共产党一再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继续坚持反共内战政策,调集国民党军第1、第3、第37军和东北军的第67军、骑兵军第5军,从会宁至隆德一线,由南向北分四路向红军进攻,企图消灭红军于靖远、海原地区。为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争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根据中共中央委员会和毛泽东的指示,决定集中主要兵力给胡宗南第1军以歼灭性打击;以一部兵力钳制第3、第37军,并相机予以打击;对东北军第67军和骑兵军积极进行统一战线工作,迟缓其前进。
10月底,红军各部由打拉池、海原地区逐次向东转移。至11月15日,分别移至萌城、甜水堡、豫旺堡以東地区。此时,国民党军除第37军在黄河以西外,东北军前进比较迟缓,第3军进占同心城后停止前进,唯第1军紧紧尾追红军,进至豫旺地区。17日,第1军分三路前进:左路第1师第1旅由惠安堡东进,中路第1师第2旅向萌城、甜水堡推进,右路第78师由西田家原向山城堡前进。其第43、第97师位于豫旺,为第二梯队。当日,红四方面军第4、第31军在萌城、甜水堡以西地区击溃第1师第2旅,毙伤其600余人,并击落飞机1架。18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在山城堡地区全歼孤军深入之第78师。19日,前敌总指挥彭德怀到山城堡部署作战,以红一方面军第1、第15军团和第4、第31军集结于山城堡南北地区隐蔽待机;以红军第28军在红井子一带钳制国民党军第1师第1旅;以红二方面军第6军团和红一方面军第81师在洪德城、环县以西迟滞东北军;以红二方面军主力集结于洪德城以北地区为预备队。
20日,国民党军第78师第232旅及另一个团进占山城堡地区,孤立突出,翼侧暴露。21日下午,红军发起进攻,红15军团和红1军团第2师向山城堡西北之哨马营方向进攻,断其退路,其他各部红军向山城堡进逼。是日黄昏,红1军团第1、第4师和红31军一部,乘第232旅变换阵地之机,从南、东、北三面向山城堡猛攻,激战至22日上午,全歼国民党军第78师一个多旅。与此同时,红28军在红井子附近击溃第1师第1旅。第1军其他各部仓皇西撤。山城堡战役,迫使国民党军停止了对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的进攻,对国内和平的实现起了促进作用。此为史料所记。但这么重要的一次战役为何多年间从各宣传媒体上见之甚少呢?人们写长征、抒草地、歌三大主力会师,这样一场扭转红军被动局面的战事似并未深掘其涵义。靠在环县山城堡战役纪念馆英气逼人的塑像前合影,豪迈之气油然而生。出纪念馆在三大主力凝重的红旗衬映下,三柄长剑式挺立冲天的纪念碑在蓝天白云间展示着骄傲与自豪。
据了解,山城堡战役打出了五位元帅,朱德、彭德怀、贺龙、聂荣臻、刘伯承。彭德怀时任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刘伯承任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聂荣臻时任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政治委员。开国十位大将,有徐海东、陈赓、黄克诚、肖劲光四位参加过山城堡战役。开国五十七位上将杨得志、肖克、肖华、李天佑、杨勇、宋时轮、宋任穷、王震、韩先楚、邓华、陈再道、陈锡联、王宏坤等十三位直接和间接参加了山城堡战役。还有各级别的诸多星将参加了此次激战。这些神兵神将可说是在身经百战后奠定了共和国诞生的基础。
环县双雄
刘志丹,习仲勋。
他们同属陕西人,当年又前后穿插进环县发动群众,与敌进行斗争。他们经常深入到与南梁山脉相连的环县八珠塬、樊家川、曲子等地,诛匪除恶、帮贫济困、开展武装斗争、宣传党的主张,唤起环县人民的革命意识。
习仲勋当选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志丹任军委主席,陕甘边特委和革命委员会于1934年10月在南梁创办了红军干部学校。校址设在荔园堡,后迁驻豹子川的张岔。刘志丹兼任校长,习仲勋兼任政委。
刘志丹在极左思潮的操纵下,肃反中被错误地逮捕,逮捕令竟到了刘志丹手里,他看罢二话没说,自我起身主动执行。这错误的另一面除有执行革命纪律的操守,还反映出了陕甘边区人的厚道与忍辱负重的雅量。习仲勋建国后在广东省委书记任上,排除重重阻力为澎湃及后人的冤案昭雪,也有一种对映的映照。文革中他同样忍辱负重地潜心修炼抗争,并等待云开日出,过后捐弃前嫌,呼吁民主,大度宽容的品德让人敬仰。
刘志丹作为统帅人物,排兵布阵,用战略战术屡屡以少胜多战胜强敌。习仲勋则认真扮演好他政委做好群众士兵思想政治工作的角色。
举一例便可窥见一斑:环县土匪赵老五(赵思忠外号)一伙在八珠苟家原一带抢劫,习仲勋立即派游击队出发,前往苟家原解救乡亲们。中午,游击队与这伙土匪遭遇在苟家原的一个崾岘,当场打死打伤几名土匪,其他匪众仓皇逃跑。这件事在当地群众中传开后,老百姓对共产党和游击队有了更深的了解,乡亲们争着为游击队送粮做饭。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加强军事斗争,开展“扩红”运动,红军主力依托南梁根据地,首先向国民党环县政府所在地曲子新城发动进攻。刘志丹、习仲勋于1934年11月15日,命令红二十六军骑兵团从南梁出发,到达悦乐后与庆阳游击队汇合,长途奔袭曲子镇。这次战斗,红军俘敌近百人,国民党环县县长化装逃遁。战斗结束后,红军在曲子镇召开群众大会,公审处决了罪大恶极的反动分子,并将缴获的粮食、衣物等财产分给当地的贫苦农民。后来,习仲勋把八珠塬李凤存家作为陕甘边根据地的一个秘密联络点和办公地点,从此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向北延伸和发展到环江两岸,革命火种撒播到整个环县。
命运多舛的刘志丹却被极左思潮缠绕着,在历史的长河中身后仍背负着诡异莫测的污名。
利用小说来反党,是一大发明。这被康生窃用否定的作品并不是所谓封资修的糟粕,而恰是充满正能量的长篇小说《刘志丹》。由此,这小说由表及里的挖掘批判,牵连围绕着这一小说反映地域的人物众多,也包括习仲勋本人。多年过后,笔者采访刘志丹亲戚的后人、青年作家刘索拉时,她母亲、刘志丹的弟媳、《刘志丹》小说的作者李建彤也在,谈起往事仍心有余悸。这小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虽已再版,但仍受左倾思潮的困扰而不能明正言顺。这不由地让人想起刘志丹率部东征前,习仲勋去看他时他对习仲勋说的一番肺腑之言:“从多年的经验看,我们党犯的左的错误多,这是小资产阶级急性病、狂热病的表现,企图一个早上把一切都变个样。他们看了一点马列的书,不看中国的实际,以空想代替现实,不讲方法策略,因此总是失败。有这种思想的人,再和个人主义结合起来,就抓权,想当轰轰烈烈的大英雄,因之反对一切不同的意见。为了突出自己,甚至要置同志于死地。”不幸的是这一悲剧在建国后的炼狱中又重演了。2002年,一位中央领导在看望病危的习仲勋时,曾评价他“英雄一世,坎坷一生”。在习仲勋一生所遇到的挫折与坎坷中,小说《刘志丹》冤案就是最大的一个。令人欣慰的是,今天在这片土地上,俩人的光辉业绩与高尙品格正扫除尘埃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