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GPS,为学生导航
2017-12-01刘振宇余俊玲
刘振宇+余俊玲
有一位教育行家曾提出要打造“自驾课”,即让学生自己驾驭课堂,自主探求知识。那教师该扮演什么角色,起什么作用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当GPS导航仪,发挥引导作用,下面结合一节课来谈谈笔者的看法。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一框《守护生命》教学设计(部分)。
新课教学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______、______的自然灾害,或一些______灾难。
2.我们需要增强______、______意识,提高______能力,掌握______方法。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哪些险情?这些险情分别有什么危害?
1.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2.成果展示:各小組派代表进行回答(口述);
3.情景再现:播放国家最近发生险情的视频、图片;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各种险情进行归类。
探究二:逃生知识知多少?
1.合作探究:教师从学生谈到的险情中精选若干,让每个小组自选一种进行探究;
2.成果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讨论成果(板演);
3.评价完善:其他小组共同点评各小组展示的成果,并补充完善;教师引导整理归纳,并播放视频《守护生命十大黄金法则》。
(三)总结反思
1.课堂小结:师生总结活动成果,共同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2.学生反思: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困惑。
一、教师要设计操作流程
正如GPS导航仪从打开、设置、使用到关闭,需要一个完整的操作流程一样,学生“自驾探究”也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如何设计流程呢?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编写导学案,科学设计各个操作环节。本节课笔者就设置了三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反思,在学生认知上遵循了自学—群学—自我构建的螺旋式上升规律,在学习目标上遵照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顺序,使得学生探究目的明确,环环相扣,课堂活而不乱,省时高效。
二、教师要坚持学生主体
正如GPS导航仪在路线上提供多个选项让驾驶员选择一样,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留给学生选择的余地,以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如在“逃生知识知多少?”这一项探究上,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精选若干险情,如地震、泥石流、雷电、火灾、溺水、食物中毒等,让各小组自选一种讨论,找出逃生办法及注意事项,并用精练的语言通过板演的形式公开展示出来,这就充分发挥了各小组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讨论才有热情,才够深入,效果才明显。紧接着笔者安排其他小组共同点评各小组展示的成果,这既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过程,也是一个集中全班智慧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大大地增加了课堂容量,并且使答案变得更精准、更完善。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共同对各种逃生办法进行整理归纳,这样既提高了学生总结能力、表达能力,同时,也是一次完整、科学、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三、教师要关注探究过程
正如GPS导航仪在驾驶员刚刚出现偏差时,及时给予提醒一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主动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探讨,对学生探究中出现的知识性错误及时纠正;对学生讨论不够深入的地方及时点拨,使学生能受到更深的启发。如笔者同应对火灾的小组一起研讨,当讨论到该如何灭火时,学生们都说水火不容,用水来灭火。笔者适时反问,所有的火都能用水灭吗?鉴于七年级学生知识面还较窄,教师给学生介绍,诸如电器着火、油锅着火、某些化工产品失火等,就不能用水灭。紧接着笔者又设问,除水之外,还有哪些灭火工具、灭火材料呢?它们分别适用于哪种情况?这样,既纠正了学生的偏差,又再次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
四、教师要重视问题生成
正如GPS导航仪在驾驶员偏离了即定路线很远,已无法通过提醒来更正时,不是强行将车拉回,而是重新规划路径一样,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压制学生思维,而要正确、及时引导。在本节课的总结反思环节,有一名学生提出:为什么近年来我国的灾害越来越多。对这种偏离主题的问题,笔者不仅没有打击,反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鼓励全班学生共同探究,课堂上解决不了,留到课后去研究。后来笔者发现学生找到了很多原因,有天灾,也有人祸。对于这些原因,笔者特别选取“破坏环境”这一条,深入分析其危害,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指出,我们既要在险情出现时学会正确避险,更要靠自身努力尽量减少险情,防患于未然。这样不仅没有冲淡主题,反而升华了主题。
教育是唤醒、点燃、激发。教师既不能充当教学的主体,包办代替,又不能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而是要当好导航仪、引路人,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道路上自由驰骋。
(作者单位:广水市实验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刘玉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