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意外”为“惊喜”

2017-12-01李丽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意外杨某习作

李丽

课堂教学作为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然会出现教师意料之外的场面。为了使之不干扰教学的正常运行,教师必须依赖现场的情景机智应变。应变的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故课堂应变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课堂应变是教师聪明才智和教学经验的综合体现,是教师情感意志与才华的有机结合。教师只有强化自身素质,加强实践锻炼,做到内外兼修,方能真正巧用“囧”事演绎多彩课堂。

本期,我们讨论教师如何进行课堂应变。

以前做学生,每每见到自己的老师带领一群乖娃娃,运筹帷幄,总是羡慕不已。后来为人师,却深感其中艰辛。好多次,事先的各种设想、各种预案却因种种“意外”囧态百出:一会儿这名学生呕吐了,一会儿那名学生鼻血流不止,一会儿这名学生摔伤了,一会儿那名学生惹事打架……这些“意外”就像风筝突然断了线,恣意飞翔,让教师精心组织的课堂秩序瞬间化为乌有,也让教师一早上的好心情被吞噬殆尽。尤其是在公开课上,会让教师颜面尽失。课堂上的“意外”已经将笔者打造成一个活脱脱的“晕陀螺”。

几年的教学经历,先前一直心生胆怯的“意外”却被笔者视为“惊喜”。这种“意外”的到来属于偶然,但也是必然。在和诸多“意外”斗智斗勇的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了一条以不变应万变的至尊法宝——心中有学生,用爱“给学生自由呼吸的空间”。

笔者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意外”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调皮学生的捣蛋行为;第二类为好学学生的疑难问题;第三类为意料之外的突发课堂危机。笔者在此就这三类“意外”的处理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给予关注——智斗捣蛋行为

班上有一个无法自控的女孩儿,她的无法自控不仅让她在学习上很吃亏,而且使她在与同学的交往中也不太受欢迎,所以她常常是被忽略的对象。课堂上,她也因无法自控而影响到老师和同学,甚至整个课堂。开始的时候,她很怕笔者,因为笔者很严肃,只要笔者的一个眼神,她几乎就能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回归正常。久而久之,问题也来了。只要遇到活跃的课堂氛围,她就会大喊大叫,甚至做出怪异的行为,严厉的眼神再难奏效。最让笔者气愤的是,她看到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被她带走,得意至极,甚至兴奋到公然对抗笔者。每到这个时候笔者都要停下来专门整顿被她破坏的课堂秩序,时间就这样被耽搁了。

多次思考后,笔者找到了症结所在:这个孩子很需要关注,而其他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是极其薄弱的,如此才导致了前面的“天下大乱”。于是,笔者开始改变策略。一次上识字课时,因为一个识字游戏,课堂开始沸腾起来了。眼见她已经面露喜色起身站立,有“大闹天宫”之势时,笔者及时表扬她学习积极,并请她到讲台上出示相关的字卡来配合做这个游戏,想方设法让她有事可做。每次,她都很认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全班同学都沉浸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她也没有出现大喊大叫、乱跑乱跳的失控行为。后来,笔者一直坚持用这个方法,她在课堂上的行为规范了不少,大多数情况下能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关注,就是笔者为这一类孩子找到的良药。

二、得失为准——妙解疑难问题

课堂上,学生有时会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可以当场解决,有的无法当场解决;有的可以服务于课堂教学,有的则影响课堂教学。所以面对这些问题,笔者通常会根据问题解答对于当事学生和其他学生的得失情况而拟订策略。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的结课环节,笔者让学生思考:“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一个小男孩儿执着地举手要发言,笔者便给了他机会。可他一站起来就开始讲植物是怎样进行光合作用、怎样吸收营养成长的,并且还提出一连串不知所云的问题,这一话题还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大家都静静听着,许多学生也应和着提出了许多“奇问”,还有的学生因为气氛的活跃,问题更加“泛滥”,但所有的问题都与文章的主旨无关,课堂已偏离了航向。更让笔者不悦的是,这个孩子大有让老师回答他的一系列“怪问”的意思。学生都齐刷刷地望向笔者——在他们眼里,教师应该是“无所不知”。如果回答清楚他们的问题,这节课的目标就无法达成。况且,那些“奇问”笔者也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时,笔者在表扬学生好学的同时,提议有兴趣的学生下课可以互相探讨这些问题。下课后,笔者也参与了学生的活动。通过查找资料,笔者知道了以前从不知道的植物生长知识。这种处理既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正确方向,也很好地照顾了学生的情绪和兴趣。

还有一次,在学习“猎”字的时候,有一名学生说他在一本书上好像也看到了一个词语“liègǒu”,但是那个“liè”不是这个字,他想要知道原因。当时笔者也无法回答他的问题,毕竟他给出的只是字音。刚好这个时候大家在学习查字典的方法,所以笔者就借机鼓励学生用拼音查字法去找这个字的同音字,而笔者也立即利用教室的网络进行搜寻。结果发现,这是两个都存在的词语“鬣狗”和“猎狗”,只不过属于不同的动物。这次课上当场利用教学资源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涉及面比较小,在学习兴趣的驱使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能够当堂解决,这样,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他们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衡量当事学生的得失,还得衡量其他学生的得失。要怎样解决,什么时候解决,笔者的選择标准就是:“得”大于“失”。

三、鼓舞唤醒——巧化课堂危机

这是一节习作讲评课。笔者准备将本次最优秀的杨某的习作读给全班同学听,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有针对性地对本组学生的习作提出修改意见。

笔者刚宣布本节课要展读杨某的习作时,突然,与杨某同组的张某大声说:“老师,杨某的作文是假文章,是抄袭的!我们说她,她还不承认。”笔者扭过头去,杨某正在掉眼泪。她“啪”的一声从张某手中夺过自己的草稿,趴在桌上哭了起来。笔者当时也尴尬了——这篇习作有问题,作为老师的我批改了两次居然没有发现!杨某情绪也很激动。当时的课堂,最囧的就是笔者和她了!

“张某,你凭什么说杨某的作文是抄的?”

“老师,我是有根据的。她写的是《我的妈妈》,她根本就没见过她妈妈,这是她自己说的。还有,写她妈妈多么漂亮,多么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生病时怎样整夜陪护她等等。您说过,作文要写生活中的真事,要有真情,这样才是好文章。她完全是凭空捏造,本来就不对嘛!”“就是嘛!”小组内的其他两名学生也帮腔。

笔者顿时感到问题有些棘手,这事处理不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无论怎样,都应该将这篇作文读给同学们听听。笔者走到杨某身边说:“老师相信你。让大家听听你写的作文,行吗?”她点点头。笔者拿过她的文章大声读起来:“我的妈妈很漂亮,瓜子脸,眼睛大而亮,一米七的个头,苗条的身材,最好看的是在眉毛之间有一颗美人痣。她一笑起来,两腮上有一个浅浅的酒窝……”“她的妈妈一直在外面打工,前几天回来时来学校找过老师一次,老师见到的就是她写的这个样子。”笔者继续朗读着她的作文,边读边评,并给大家讲了她妈妈的相貌特点,肯定了她作文中的优点,批评了张某的鲁莽。

课后,笔者到杨某家做了一次家访,并与她做了一次长谈。通过了解,杨某的妈妈生下她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是她姥姥一手将她带大的。街坊邻居关于她妈妈的只言片语都被她记在心里。正因为她没有见过妈妈,那种强烈的思念之情在文中得以宣泄和表达。这种交织在她心中的真实情感就是习作的源泉。文章的内容应该真实,但这种真实的感情也应是其中的一种。这是笔者当教师以来第一次为一名学生在全班学生面前撒谎。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谎言是美的——因为它挽救的不仅仅是这篇文章,更重要的是挽救了这个孩子的写作动力。想到这里,顿觉欣慰。

从教这些年,笔者在诸多“意外”和“惊喜”的不断转换中逐渐历练成熟。笔者深知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意外”总是在所难免,但如果用智慧将其变成“惊喜”,教学便会充满活力。

(作者单位:宜昌市西陵区滨江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外杨某习作
“送上门”的逃犯
儿子能否继承父亲生前赠与他人的财产
16岁少年盗窃同村村民钱财获缓刑
将捡到的钱捐给灾区,应当承担责任吗
菲律宾年底“意外”加入亚投行
“意外”服药被轻判李宗伟“五一”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