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观察
2017-12-01赵沄
赵 沄
(河南省西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西平 463900)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观察
赵 沄
(河南省西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西平 463900)
目的:观察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某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8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每组各39例患者。对阿司匹林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同时为其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氯吡格雷组患者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APTT、PLT、PT及FIB的水平。结果:与阿司匹林组患者相比,氯吡格雷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司匹林组患者相比,氯吡格雷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APTT、PT较高,其FIB的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PLT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地改善其血小板指标、血液动力学的指标及凝血指标。
短暂性脑缺血;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症,其发病率与致死率均较高[1]。在未经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病情进展为脑梗死的患者可达1/3以上。此病患者在初次发病后的一周内发生脑梗死的几率可达10%以上,在5年内发生脑梗死的几率可达到26%~35%。对此病患者及早进行规范的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在临床上,抗血小板药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基础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在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方面均有显著的疗效[2]。本次研究主要观察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经临床检查被确诊患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每组各39例患者。在氯吡格雷组中有男性17例、女性22例,其年龄为20~65岁,平均年龄为(37.7±9.8)岁。在阿司匹林组中有男性19例,女性20例,其年龄为21~66岁,平均年龄为(39.6±11.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阿司匹林组患者进行吸氧、降血压、降血糖、补液、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同时为其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20153035,规格为100mg/片)进行治疗。此药的用法是:100mg/次,1次/d。在此基础上,为氯吡格雷组患者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20056410,规格为75mg/片)进行治疗。此药的用法是:每次服150mg,1次/d。为两组患者治疗30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指标
显效:治疗后1d,患者的病情得到理想的控制。有效:治疗后3d内,患者的病情得到理想的控制,且在一个月内未复发。无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病情未得到控制,甚至发生脑梗死。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对比分析其血小板、血液动力学的指标及凝血指标,包括血小板数目(PT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
氯吡格雷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阿司匹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7%。与阿司匹林组患者相比,氯吡格雷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n(%)]
2.2 对两组患者血小板数目、血液动力学的指标及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的分析
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PTL、APTT、PT及FIB的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司匹林组患者相比,氯吡格雷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APTT、PT较高,其FIB的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PLT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对两组患者血小板数目、血液动力学的指标及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的分析(±s)
表2 对两组患者血小板数目、血液动力学的指标及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的分析(±s)
时间 组别 FIB(g/L) PTL(×109/L) APTT(s) PT(s)治疗前 阿司匹林组(n=39) 3.7±0.9 209.3±37.4 23.3±5.9 12.2±3.9氯吡格雷组(n=39) 3.8±0.9 205.6±27.8 25.4±6.3 12.7±4.8 t值 0.491 0.496 1.519 0.505 P值 >0.05 >0.05 >0.05 >0.05治疗后 阿司匹林组(n=39) 3.5±0.8 205.5±43.2 25.6±7.4 12.9±3.2氯吡格雷组(n=39) 2.1±0.7 195.2±22.4 55.4±6.8 18.3±4.2 t值 8.224 1.322 18.518 6.387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TIA)是因发生局灶性脑缺血而导致的突发性、短暂性、可逆性的神经功能障碍[3,4]。此病的发生与出现脑血管微栓塞或痉挛、血液成分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密切相关,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此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5]。临床实践证实,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TIA能显著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及其他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阻止患者的病情进展为脑梗死。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血小板内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阻止血栓形成等作用。氯吡格雷属于二磷酸腺苷(ADP)P2Y12受体抑制剂。此药可选择性地阻断血小板表面ADP的受体,干扰血小板的聚集[6-8]。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与阿司匹林组患者相比,氯吡格雷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司匹林组患者相比,氯吡格雷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APTT、PT较高,其FIB的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其PLT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地改善其血小板指标、血液动力学的指标及凝血指标。
[1]林傲蕾,徐艳炜,王宁,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后续脑梗死影响的临床分析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6):628-631.
[2]刘琴,方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3):328-332.
[3]李伟,龚涛.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急性期治疗[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6,15(3):170-173.
[4]庞贺春.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联合连续性协同护理模式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00例疗效观察[J].中国药业,2016,25(5):38-40.
[5]彭敏.小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于75岁以上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药业,2016,25(11):55-57.
[6]郭文波,燕子安,刘文阁,等.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研究[J].中国药业,2014,23(22):27-28.
[7]蒲应香,邢成文,李玉鹏,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2):161-162.
[8]杨成,钱捷,唐迅,等.阿司匹林单独或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和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12):1430-1435.
R743.31
B
2095-7629-(2017)8-00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