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对比
2017-12-01付晓波程海军吴昌斌
付晓波,程海军,吴昌斌,聂 波
(开阳县人民医院,贵州 开阳 550300)
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对比
付晓波,程海军,吴昌斌,聂 波
(开阳县人民医院,贵州 开阳 550300)
目的:比较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开阳县人民医院于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14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46例患者随机分为骨窗开颅组(73例)和骨瓣开颅组(73例)。为骨瓣开颅组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为骨窗开颅组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各项手术指标。结果:骨窗开颅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3.15%,骨瓣开颅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2.19%。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窗开颅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3.48±7.34)ml、(2.24±0.37)h、(21.48±4.35)d。骨瓣开颅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93.31±11.34)ml、(2.83±0.58)h、(29.31±2.05)d。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
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高血压并发症[1]。进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均为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常用方法。为了进一步比较用这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笔者对开阳县人民医院收治14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的入组标准
病情符合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且经CT检查、MRI检查、脑脊液检查被确诊患有高血压性脑出血。2)具有进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适应证。
1.2 病例的排除标准
患有脑部肿瘤或血管畸形。2)其他原因所致脑出血。3)存在进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禁忌证。4)患有凝血功能障碍或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
1.3 病例的一般资料
选取开阳县人民医院于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14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46例患者随机分为骨窗开颅组(73例)和骨瓣开颅组(73例)。骨窗开颅组患者中有男35例,女38例;其年龄在48~78岁之间,平均年龄(68.34±8.27)岁;其病程在5~38h之间,平均病程(34.75±3.21)h。骨瓣开颅组患者中有男37例,女36例;其年龄在49~79岁之间,平均年龄(68.25±8.47)岁;其病程在6~37h之间,平均病程(34.02±3.47)h。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方法
为骨瓣开颅组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手术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待麻醉起效后,经患侧翼点入路做一个15~18 cm长的马蹄形切口。2)咬除部分蝶骨,将骨瓣翻开,然后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组织。3)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还纳骨瓣。为骨窗开颅组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手术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并对其进行气管插管。2)根据对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的结果对其颅内血肿进行定位,并对血肿量大的位置进行标记。3)切开颅内血肿中心部位处的头皮和骨膜,切口长度约5~8 cm。4)采用乳突撑开器撑开颅骨,将骨窗的直径控制4 cm以内,使硬脑膜充分暴露。5)采用十字剪剪开硬脑膜,并对血肿部位进行穿刺。6)在穿刺点处做1个1~1.5 cm长的切口,然后使用吸引器吸除血肿。7)完成血肿吸除后,采用悬吊的方式吊起硬脑膜,并逐层缝合手术切口。手术结束后,对这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引流和抗感染治疗。
1.5 疗效分级标准
痊愈:治疗后,患者能够正常地进行日常活动。显效:治疗后,患者存在轻度残疾,但能够做到生活自理。好转:患者存在中、重度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无效:患者处于植物生存状态或已经死亡。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骨窗开颅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3.15%,骨瓣开颅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2.19%。与骨瓣开颅组患者相比,骨窗开颅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
骨窗开颅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3.48±7.34)ml、(2.24±0.37)h、(21.48±4.35)。骨瓣开颅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93.31±11.34)ml、(2.83±0.58)h、(29.31±2.05)。与骨瓣开颅组患者相比,骨窗开颅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更少,其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h)住院时间(d)骨窗开颅组 73 53.48±7.34 2.24±0.37 21.48±4.35骨瓣开颅组 73 193.31±11.34 2.83±0.58 29.31±2.05 t值 16.4861 17.3548 18.3452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近年来,高血压性脑出血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该病患者若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可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植物生存状态或死亡[2]。进行开颅手术是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主要手段。近年来,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方法逐渐得到了临床上的认可。与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切口小、开颅面积小和不易损伤患者的脑神经、脑组织等优点。本次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与骨瓣开颅组患者相比,骨窗开颅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更高,其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其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
[1]邱学才,常魏,张丽娟.发病后不同时间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2014,6(4):757-759.
[2]吕钊,刘吉祥,张鹏,等.超早期手术结合增液承气汤加减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5,6(6):78-82.
R743
B
2095-7629-(2017)11-00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