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名护士对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的认知及预防行为现状
2017-12-01李菊云杨丽华樊玲丽
李菊云,杨丽华,樊玲丽 ,王 琰
(江苏省中医院 a.消化肿瘤外科;b.门诊部;c.手术室,江苏 南京 210029)
226名护士对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的认知及预防行为现状
李菊云a,杨丽华a,樊玲丽b,王 琰c
(江苏省中医院 a.消化肿瘤外科;b.门诊部;c.手术室,江苏 南京 210029)
目的调查外科病房及手术室护士对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的认知和预防行为现状。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于2017年2月抽取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肿瘤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胸外科、手术室的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认知和预防行为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226名临床护士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知识、预防行为得分分别为(13.01±2.69)分、(120.89±19.06)分;知识问卷答题准确率最低的条目是“手术室压力性损伤是指术后多久发生的压力性损伤”,预防行为问卷得分最低的条目为“术中定时记录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体位及承受高压力的接触面”;不同性别、科室护士预防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是否编内护士预防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士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知识及预防行为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知识得分受护理人员重视程度和新知识的更新速度影响,预防行为主要与缺乏相关指引和统一的标准有关。护理管理者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相关指南的培训和教育,制定分层次培训方案,注重高年资护士临床预防行为追踪,以达到持续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围术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目的。
手术;压力性损伤;预防;行为
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指发生于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被列为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的常见问题之一[1-2]。围术期患者常因术前营养状况、术中麻醉、术后多处带管等成为压力性损伤的高风险人群,其发生率高达3.7%~27.2%[3]。由压力性损伤引起的疼痛、渗液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增加了卫生资源的消耗[4]。外科病区和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围术期患者直接护理者,掌握围术期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对预防压力性损伤具有重要意义[5]。目前,国内已有手术室护士对术中压力性损伤认知及防范行为的报道[6],但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与围术期营养状况、活动度等密切相关,其预防重点应由上下游科室(外科病房、手术室)协同合作、连续管理[7-8]。本研究拟调查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围术期外科病房及手术室护士压力性损伤认知及预防行为现状,旨在为压力性损伤预防与培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便利抽样方法,于2017年2月抽取江苏省中医院消化肿瘤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胸外科、手术室的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执业在岗;(2)工作年限≥1年;(3)理解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实习生和进修护士;(2)不配合调查;(3)参与问卷编写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1.1 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 自行设计,包括年龄、性别、从业年限、学历、职称、所在科室及编制等。
1.2.1.2 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认知和预防行为调查问卷 由研究者以 《泛太平洋地区压力性损伤的防治临床实践指南》和美国围手术期注册护士协会推荐的围手术期压疮风险评估工具门罗评分(Munro Pressure Ulcer Risk Assessment Scale for Perioperative Patients)为理论框架[9-10],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11-12],结合临床护理专家的意见设计而成,用以对临床护士的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知识、预防行为的评价。正式发放之前,由3名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和5名医院伤口小组核心成员对问卷各条目进行评价,并进行30名临床护士的预调查,该问卷内容效度为0.897,Cronbach α系数为0.771。问卷分为知识和行为2部分。(1)知识问卷:包括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基础知识(5个条目)、术前风险因素(6个条目)、术中风险因素(7个条目)、术后风险因素(2个条目)、评估工具(3个条目),共23个条目。均为单选题,答对得1分,答错不计分,总分23分。得分越高,表明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知识掌握越好。(2)预防行为问卷:包括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评估(4个条目)、体位减压(8个条目)、设备减压(8个条目)、潮湿管理(4个条目)、营养支持(5个条目),共29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从不”到“一直是”分别赋值1~5分。总分145分,得分越高表明护士预防行为越好。
1.2.2 调查方法 借助问卷星网站(www.sojump.com),采用电子问卷以无记名方式展开调查。研究者通过微信向接受调查科室的病区护士长发布问卷填写说明,详细介绍本次研究的目的、填写方法及其详细内容,取得病区护士长的支持与配合后,向其发送问卷链接网址。病区护士长在科室微信群发布相应网址,接受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可通过手机或电脑点击链接网址登录问卷星网站的调查问卷,被调查者答卷时,网站后台可实时回收数据,存入数据库,随时进行统计分析。为保证回收问卷的完整性,答题完毕后若出现漏填项,系统设置为自动提示补充填写遗漏项。共发放问卷226份,回收有效问卷226份,有效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描述。采用的统计学方法为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法,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6名临床护士中,男性12名(5.3%),女性 214名(94.7%);年龄:≤30岁 100名(44.3%),31~40 岁 97 名(42.9%),41~50 岁 22 名(9.7%),>50岁 7 名(3.1%);职称:初级 118 名(52.2%),中级 83名(36.7%),高级 25 名(11.1%);学历:专科 24 名(10.6%),本科 197 名(87.2%),硕士 5 名(2.2%);工作年限:≤3 年 45 名(19.9%),4~10 年 85 名(37.6%),11~20年 70名(31.0%),>20年 26名(11.5%);编制:正式编制 39 名(17.3%),人事代理 11 名(4.9%),合同制 176 名(77.8%);科室:164 名(72.6%)来自外科病房,手术室护士62名(27.4%)。
2.2 临床护士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认知和预防行为问卷得分情况
2.2.1 认知和行为分量表得分情况 临床护士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认知得分为(13.01±2.69)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术中风险因素(5.44±1.14)分、术前风险因素(2.81±1.23)分、基础知识(2.49±1.15)分、评估工具(1.41±0.73)、术后风险因素(0.87±0.65)分;预防行为总分为(120.89±19.06)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设备减压(33.52±6.35)分、体位减压(32.10±5.85)分、营养支持(21.69±3.89)分、潮湿管理(16.87±3.20)分、评估(16.71±3.49)分。
2.2.2 临床护士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认知条目得分情况 所有知识条目得分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X±S描述,若为偏态分布则采用答题准确率(%)描述。临床护士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认知问卷得分最高的条目为 “术中患者皮肤潮湿程度是围术期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风险因素之一”,得分为(0.98±0.15)分;得分最低的条目为“手术室压力性损伤是指术后多久发生的压力性损伤”,答题准确率为9.7%。得分前5位及答题准确率后5位条目情况,详见表1。
表1 临床护士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认知得分前5位及答题准确率后5位条目情况(n=226,X±S,分)
2.2.3 临床护士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行为条目得分情况 临床护士的预防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行为得分最高的条目为“术后早期活动”,得分为(4.65±0.64)分;得分最低的条目为“术中定时记录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体位及承受高压力的接触面”,得分为(3.42±1.45)分。得分前5位及后5位条目情况,详见表2。
表2 临床护士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行为得分列前5位及后5位的条目情况(n=226,X±S,分)
2.3 不同特征临床护士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的认知和预防行为得分比较 比较不同特征临床护士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的认知和预防行为得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科室护士预防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护龄、职称、编制护士预防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年龄≤30岁组护士预防行为得分高于41~50岁组及>50岁组(P<0.05);护龄≤3年组护士预防行为得分高于 11~20年组及>20年组(P<0.05);初级职称组护士预防行为得分高于高级职称组(P<0.05);合同制组护士预防行为得分高于正式编制组(P<0.05)。
表 3 不同特征临床护士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的认知、预防行为得分比较(n=226,X±S,分)
3 讨论
3.1 临床护士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认知得分处于中等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外科病房和手术室护士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认知均分为(13.01±2.69)分,与其自身中位数11.50分相比,处于中等水平,这与Hulsenboom等、方斐等的研究结果类似[6,13]。究其原因:(1)外科病房和手术室护士普遍对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重视程度不足。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多为I期,常发生在受压部位术后1~2 d[14-15],而这一时间段护理关注重点多集中于患者肠道通气、术后疼痛以及呼吸功能锻炼等方面,且I期压力性损伤对患者术后康复影响甚微,因而缺乏一定的重视度。(2)护士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储备不够,新理论和新观点更新速度缓慢。近些年,国内外对发生在病房、监护室和养老院中的普通压力性损伤防治研究进展迅速,湿性愈合理论等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包括危险因素评估、预防方法及治疗理念在内的各方面都有重新的认识和提高。但围术期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涉及术前饮食摄入结构和量、术中温度及潮湿情况、体位摆放、手术类型、麻醉方式、手术持续时间、手术禁食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术中出血量、术中生命体征的维持等诸多因素,现有常用的Braden量表及其修订版、Waterlow量表普遍不能突出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关键风险因素[16]。而随着围术期压力性损伤相关的风险因素、预防方法等知识的不断更新,原有的压力性损伤知识已难以满足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需求,而这一关键点也成为临床护士围术期压力性损伤预防研究工作开展的主要阻碍。
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护士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认知维度得分最低的条目为“手术室压力性损伤是指术后多久发生的压力性损伤”,其答题准确率仅为9.7%,说明手术室和病房护士对围术期压力性损伤相关基础知识需求最为迫切。众所周知,积极的预防措施是降低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有效手段,而临床护士在围术期压力性损伤发生高危时间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更能大大降低其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护士对手术室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时间节点认知缺乏,分析原因可能与这部分内容培训缺失有关。现有压力性损伤相关的教科书上虽有专门章节讲解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方法,但与其相关的基本概念、发生时间及影响因素尚无统一定论,但近几年相关研究日益增多,临床护士获取围术期压力性损伤预防相关知识大多在学术讲座及会议中,科室尚未重视,相关培训不足,是导致知识得分低的原因。因此加强相关培训势在必行,护理管理者应以国内外调查研究为基础,制定培训方案,定期组织围术期压力性损伤专题培训,注重基础,了解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高发时间点和预防的重点时段、临床表现及可能出现的转归等,以达到全面、准确防范压力性损伤、减少压力性损伤发生和随之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哪项是围术期压力性损伤评估专用量表”、“术中体温变化多少是围术期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高风险因素”2个条目准确率均较低,仅为13.7%、22.6%,说明评估工具应用和术中风险因素识别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较差。这一结果表明临床护士对患者术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识别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对评估工具的认知缺乏,单凭临床经验判断手术患者有无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缺乏精确的量化指标。研究表明,应用恰当的评估工具进行危险因素识别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关键点[16],合适的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工具是预防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临床护士更准确地预测手术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比临床经验判断更可信,因此今后很有必要对临床护士开展针对这一问题的系列培训,指导护理人员掌握围术期压力性损伤特异性风险评估工具,及时识别与手术相关的各类风险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与外科病房护士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可能与现阶段围术期压力性损伤管理缺乏系统性,病房、手术室之间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尚未形成一套统一的、科学、客观、全面的压疮预防管理培训体系有关。2015年,Tod Brindle等学者在“中美手术室压疮预防峰会”首次强调围术期压力性损伤应为链条式的、连续性的、多科室协同合作的模式。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将不同相关科室(外科高危病房、手术室等)的护士纳入压疮护理小组,致力于加强病房、手术室之间的联系,通过共同学习、讨论等方式,提高围术期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性别护士围术期压力性损伤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9,P<0.05)。分析原因可能与参与本次调查的男女比例失衡影响了检验效能有关,今后会通过增加样本量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果。
3.2 临床护士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行为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外科病房和手术室护士预防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相关行为得分为(120.89±19.06)分,与其自身中位数72.50分相比,总体上处于中上水平,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一结果与方斐等学者[6]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围术期压力性损伤属于压力性损伤中的一个特定情况,而压力性损伤所涉及的基本概念、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等内容,对临床护士来说并不陌生。可能是导致本研究中226例临床护士对围术期压力性损伤的总体预防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的原因。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中定时记录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体位及承受高压力的接触面”、“术中时间过长时手术室护士适当给予被动肢体活动”以及“手术时间>3 h及进出术后麻醉恢复室前后均进行风险因素评估”3个条目得分最低,分别为(3.42±1.45)分、(3.68±1.20)分及(3.69±1.32)分,说明术中预防压力性损伤相关行为及评估意识亟需改善。《泛太平洋地区压力性损伤的防治临床实践指南》中已明确了压力性损伤的特殊群体手术室患者这部分内容[9],且指南中已经着重强调手术体位和时长是手术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额外风险因素以及高风险时应采取何种措施预防。但本研究中与手术体位和时长相关的预防行为得分却最低,由此可见目前术中压力性损伤预防工作仍主要依赖于“经验”,缺乏最新指南的系统学习和教育。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编制的临床护士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龄≤3年组护士预防行为得分高于11~20年组及>20年组 (P<0.05),表明通过院内3年以内护士规范化培训、江苏省卫生厅组织的床边综合能力检查(主要针对3~10年内护士)等各种形式的不断历练,从业年限在10年以内的临床护士临床执行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围术期压力性损伤预防行为较好。另外,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者所在科室相对固定、家庭负担偏重,新技能新知识临床实施意愿欠缺,因此预防行为偏差。
年龄≤30岁组护士预防行为得分高于41~50岁组及>50岁组(P<0.05);初级职称组护士预防行为得分高于高级职称组(P<0.05)。30岁以下护士和职称在初级者工作年限多在10年以内,其围术期压力性损伤预防行为得分显著偏高,这一结果与以上讨论相吻合。合同制护士预防行为得分明显高于编内护士(P<0.05),可能与本院同工同酬薪资制度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进而带来更高的工作效能有关。提示护理管理者应提供丰富的学习方式,灵活开展各项培训,调动临床护士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同时更应该制定分层次培训方案和落实反馈策略,注重工作10年以上护士临床预防行为执行情况追踪。
综上所述,临床护士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认知及预防行为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认知得分受护理人员重视程度和新知识的更新速度影响,预防行为主要与缺乏相关指引和统一的标准有关。护理管理者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围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相关指南的培训和教育,制定分层次培训方案,注重高年资护士临床预防行为追踪,以达到持续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围术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目的。此外,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仅对江苏省1家三级甲等医院外科高危病房及手术室护士进行了调查,样本量不够大,今后将通过扩大调查范围增加样本量,进一步探讨。
[1]Elliott R,McKinley S,Fox V.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 to Reduce the Prevalence of Pressure Ulcers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J].Am J Crit Care,2008,17(4):328-334.
[2]李晓艳,赵小利,韩 娟,等.Waterlow量表对重症患者压疮的预测价值及诊断界值分析[J].护理学报,2015,22(17):59-61.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5.17.059.
[3]Schultz A.Predicting and Preventing Pressure Ulcers in Surgical Patients[J].AORN J,2005,81(5):986-1007.
[4]徐 玲,蒋琪霞.我国12所医院压疮现患率和医院内获得性压疮发生率调研[J].护理学报,2012,19(5A):9-13.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2.09.009.
[5]张莹莹,许 勤.外科高危科室压疮预防新进展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7):5-8.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0.17.003.
[6]方 斐,冯新玮,黄 静.手术室护士对术中压疮的认知及防范意识的调查[J].护理研究,2013,27(4A):887-889.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3.10.009.
[7]高 倩,王 伟,孔 冬,等.医院获得性压疮预防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4):448-451.DOI:10.3969/j.issn.1672-1756.2016.04.004.
[8]Santamaria N,Gerdtz M,Sage S,et al.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Soft Silicone Multi-layered Foam Dressings in the Prevention of Sacral and Heel Pressure Ulcers in Trauma and Critically Ill Patients:The Border Trial[J].Int Wound J,2015,12(3):302-308.DOI:10.1111/iwj.12101.
[9]霍孝蓉.泛太平洋地区压力性损伤的防治临床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7-23.
[10]Munro C A.The Development of a Pressure Ulcer Risk-assessment Scale for Perioperative Patients[J].Aorn J,2010,92(3):272-287.DOI:10.1016/j.aorn.2009.09.035.
[11]何雪娇.基于循证构建压疮预防策略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12]张莹莹.培训者培训模式在护士压疮预防知识培训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10.
[13]Hulsenboom M A,Bours G J,Halfens R J.Knowledge of Pressure Ulcer Prevention:A Cross-sectional and Comparative Study among Nurses[J].BMC Nurs,2007(6):2.DOI:10.1186/1472-6955-6-2.
[14]Slowikowski G C,Funk M.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ressure Ulcers in Patients in a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0,37(6):619-626.DOI:10.1097/WON.0b013e3181f90a34.
[15]张 晨,张 穗.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与专用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7):1558-1560.DOI:10.16821/j.cnki.hsjx.2016.17.007.
[16]徐 双,李 赟,韩小红.术中压力性损伤评估量表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24):2238-2240.DOI:10.16821/j.cnki.hsjx.2016.24.011.
[本文编辑:方玉桂 王 影]
R471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7.18.048
2017-03-17
李菊云(1977-),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樊玲丽(1962-),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主任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