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医学科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的设计及应用

2017-12-01潘炜滨丁静云

护理学报 2017年14期
关键词:标准化流程护士

于 从,潘炜滨,奚 萍,丁静云,梁 真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老年医学综合科,广东 深圳 )

老年医学科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的设计及应用

于 从,潘炜滨,奚 萍,丁静云,梁 真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老年医学综合科,广东 深圳 )

目的根据老年医学科特点,设计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并在临床中加以应用,评估其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实施前(2015年2月—2016年1月)各班护士对工作职责经过培训考核,均可独立完成本职工作,护士每日上班后按照广东省护理管理工作规范进行各班工作;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实施后(2016年2月—2017年1月)根据A班、P班和N班的具体工作内容设计不同班次的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并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改进,各班次护士按照对应的工作流程卡执行护理工作。比较2组护理工作质量和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结果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实施后护理工作质量、护士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应用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能有效提高护理的工作质量,提高护士和患者满意度。

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护理质量;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

责任制整体护理使护士能够对所负责的患者实施全程跟踪护理,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但目前的电脑管理系统还不能根据护士的分管床位及服务流程的先后顺序对护理工作进行排班,导致大量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堆积,不能满足临床护理的工作需求[1]。我科为老年医学科,收治的主要为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综合征患者,临床护理内容繁杂琐碎且人力不足,使护理工作中存在多种问题,如基础护理不到位、仪器及药物管理存在问题等,为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我科对护理的白班(A班)、小夜班(P班)和大夜班(N班)的工作特点进行分析、归纳,2016年1月份开始设计各班次的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方便不同班次护士对每日护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2016年2月1日正式在临床投入应用,并比较应用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前后护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及护士、患者满意度,评估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的效能。现报道如下。

1 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的设计

1.1 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设计的依据

1.1.1 科室人员特点 我院为综合性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共有病床2 000张,我科为老年医学科,科室共有护理人员16名,其中N4级1名,N3级3名,N2级5名,N1级7名,平均年龄29岁,文化程度:本科5名,大专8名,中专3名。

1.1.2 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设计依据 我科室收治的主要为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他们随着躯体及精神功能的不断老化,将会产生一系列独有的症状,如痴呆、谵妄、跌倒、卧床、失眠、抑郁、大小便失禁、压疮、营养不良、医源性疾病等,统称为老年综合征[2]。这给临床护理增加难度,护士除了要完成核对、执行医嘱、二级查房、书写护理交班本等每日必须的护理工作外,更需要密切关注每个患者的情况,工作琐碎繁杂,容易出现疏漏,为了规范临床护理工作,避免遗漏,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本科室根据A班、P班和N班主要的护理内容及应该观察的患者的情况,设计了具有专科特色的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

1.2 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的内容 工作流程卡主要包括3个部分,第1部分为岗位职责,主要针对全科患者,具体列出该班人员当班需做的护理工作,该部分以条目情况列出,护士执行后可直接在后面打√;第2部分为特殊交班,主要备注当班时发生的特殊事情或需要下一班次人员追踪处理的事情;第3部分为具体患者情况,A班主要观察自己管辖的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睡眠、压疮等情况,P班和N班主要观察危重患者的相关情况。具体A班、P班和N班的工作流程卡见表1—表3。

表1 A班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

表2 P班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

表3 N班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

2 临床应用

2.1 研究对象 采用回顾性研究,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实施前(2015年2月—2016年1月)共有护士 16名,工作年限(9.87±0.76)年,出院患者共有642例,平均床位使用率为96.9%。2016年2月—2017年1月按照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实施期间共有护士 16名,工作年限(10.56±0.58)年,出院患者共有680例,平均床位使用率为97.8%。

2.2 应用方法

2.2.1 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的实施 护士每天上班后用1张A4纸打印出各自的工作流程卡,随身携带,对照卡片执行护理工作,做完1项后即在卡片的功能区对应项目中打√,并将自己所负责患者的情况填写在表中,每日下班前检查工作流程卡上的内容是否全部落实,并将工作时发生的特殊情况或需要下一班次人员追踪或特别注意的内容记录在特殊交班栏目中,工作流程卡签名后放到专门的文件夹中保存,护士长每周质控护理质量。

2.2.2 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实施前 各班护士对工作职责经过培训考核,均可独立完成本职工作。护士每日上班后按照广东省护理管理工作规范进行工作,每日早晨交班后进行二级查房、核对并执行医嘱、基础护理、执行本班治疗单、发放患者口服药物、测量体温和血糖,临近下班时书写交班本,下班时与接班人员进行口头交接班后下班,全天工作中无卡片提醒,无卡片记录自己负责患者情况,其他工作流程、指引放在文件夹中,工作时间很少查阅,护士长每周质控护理质量。

2.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以下3个方面。(1)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估:每周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主要包含仪器管理、药物管理、基础护理管理和护理文书质量管理4个方面,每一个管理标准均按照医院护理部的规定要求执行,其中仪器管理包括仪器的清洁、放置合理、配件齐全、性能正常等,药物管理包括药物分开放置、标签清晰、数量合理等,基础护理包含基础护理用品齐全、放置稳妥、晨晚间护理落实等,护理文书管理包含首次护理记录8 h内完成、生命体征测量及出入量记录准确、医嘱签名及时准确等,每周进行1次质量评估,按照医院制定的标准对每项进行评分,不符合要求的进行相应扣分,每组各检查52次。(2)护士满意度:采用符合本科室情况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2组护士的满意度情况,量表内容包括实施前后整体管理水平、领导关心、协助精神、工作压力、奖金待遇5项内容,分为满意和不满意2项,每半年对护士满意度进行1次评估,2组各发放16份,2组各有90条评估条目,全部收回。(3)患者满意度评价。采用我院护理部设计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共包含4项:服务态度、护理告知、病房管理、工作能力,分为满意和不满意2项,每位患者出院时填写1份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科室每月进行1次统计。实施前患者642例,满意度条目2 568项;实施后患者680例,满意度条目2 720项。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采用频数、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组护理工作质量比较 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的仪器管理、药物管理、基础护理及护理文书书写得分大幅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实施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前后2组护理工作质量比较(,分)

表4 实施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前后2组护理工作质量比较(,分)

时间 n 仪器管理 药物管理 基础护理 护理文书实施前 52 88.38±2.78 90.46±2.80 91.31±3.35 93.12±2.42实施后 52 94.71±2.93 95.17±3.09 95.56±2.75 96.29±2.15 t 10.619 9.314 6.794 6.921 P<0.001 <0.001 <0.001 <0.001

3.2 2组护士、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施后护士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均大幅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5。

表5 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实施前后护士、患者满意度比较

4 讨论

4.1 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工作指引是指在不同岗位或不同工作性质而制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步骤以引导岗位工作人员有序、可操作地进行工作[3],能大幅提高工作效率。要保证工作的正常协调运转和可延续性,必须强化事前控制和规范管理[4],护理工作繁忙且琐碎,容易发生遗漏及疏忽,研究表明,使用预订的工作指引单能更加规范执行并有效推行护理日常工作[5-8]。我科在临床中使用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明显提高了仪器、药物管理质量,提高了基础护理的执行率,减少了护理文书书写的错漏率。使用工作流程卡后,护士可以随时翻看口袋中的卡片,及时提醒自己还有哪些该做的工作尚未完成,且完成1项即可在后面打“√”,防止遗漏;卡片中留有特殊交班区,提醒护士将患者的特殊病情或需要进一步追踪的事情交接给接班护士,注意观察及追踪,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防止发生事故;卡片中的患者情况区方便护士记录具体每位患者的情况,防止遗忘。因此,使用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4.2 使用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提高了护士及患者满意度 临床工作劳累,如果工作中出现遗漏有可能会被电话召回继续加班完成工作,并且由于护理质量不达标可能被批评、扣奖金等处罚,导致护士容易出现消极情绪,但使用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后护士对每天的工作有了全面掌控,且随时有卡片提醒防止出现疏漏,护理工作质量大幅提高,护士积极性增加,护士满意率自然提高。

有研究表明使用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可以优化护患关系[9]。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实施后护理工作质量提高,基础护理及时执行,护士对患者更加关心,及时跟踪患者的检查及结果,迅速报告医生,及时进行处理,患者满意度自然也就提高了。

4.3 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 护理工作繁忙,难免出现小纰漏和失误,尤其是低年资护士的临床经验和护理知识并不足,不能及时、全面地整体评估患者的情况,把握护理的重点[10],使用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后能充分暴露出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容易发生疏漏的地方,护士长每月对工作流程卡进行抽查管理,有助于督促护士执行工作流程卡,并通过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发现问题,对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进行修正,以达到适应临床工作的需求。

当然,标准化便携式工作流程卡仅仅是临床护理工作的辅助工具,做好护理工作的关键是人,调动护士的积极性、端正护士的工作态度才是护理关键。不同的护理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卡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才能达到最优效果,持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1]Sullivan D L,Chumbley C.Critical Thinking a New Approach to Patient Care[J].JEMs,2010,35(4):48-53.DOI:10.1016/S0197-2510(10)70094-2.

[2]顾敏华,宋 佳,王雯晶,等.老年综合征的评估现状及展望[J].上海护理,2016,16(5):64-67.

[3]李 冰.临床护理服务指引的制定与实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4):15-17.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14.006.

[4]赵振宇.程序化:有效管理的首要前提[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3,19(5):13-25.

[5]谢建飞,丁四清,易琦峰,等.预制工作表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8):713-716.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2.08.013.

[6]曹平辉.基于SBAR沟通模型自制内科护理交接班指引单的临床应用效果[J].循证护理,2016,2(1):43-46.DOI:10.3969/j.issn.2095-8668.2016.01.013.

[7]李菲菲,李茂绪,王彦红.神经科床旁护理交接班流程优化的实践与效果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9):113-114.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5.09.056.

[8]刁庆庆,徐剑鸥,陈 丽,等.床旁交接班流程的优化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79-81.DOI:10.3969/j.issn.1672-1756.2013.01.024.

[9]Morrow D G,Conner-garcia T,Improving Comprehension of Medication Information:Implications for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J].J Gerontol Nurs,2013,39(4):22-29.DOI:10.3928/00989134-20130220-03.

[10]张 靖,刘红渡.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的评估与管理对策[J].护理学报,2007,14(2):37-39.

[本文编辑:江 霞]

R47;C931.3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7.14.023

2017-04-21

于 从(1975-),女,吉林长春人,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猜你喜欢

标准化流程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标准化简述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