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袜辅助固定法在婴幼儿手足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

2017-12-01戴霞华李寅洁

护理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丝袜绷带外渗

戴霞华,李寅洁

(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浙江 宁波 315010)

※静疗护理

棉袜辅助固定法在婴幼儿手足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

戴霞华,李寅洁

(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浙江 宁波 315010)

目的探讨棉袜辅助固定法在婴幼儿手足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7月的150例婴幼儿接受手足静脉留置针穿刺370例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3组,2015年1—3月选择静脉留置针穿刺50例婴幼儿为棉袜辅助固定组,共穿刺125例次;2015年4—5月选择静脉留置针穿刺50例婴幼儿为丝袜辅助固定组,共穿刺126例次;2015年6—7月选择静脉留置针穿刺50例婴幼儿为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组,共穿刺119例次。观察比较3组婴幼儿手足静脉留置针留置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及药液外渗程度。结果棉袜辅助固定组和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组在局部渗血方面低于丝袜辅助固定组(P<0.05);棉袜辅助固定组在意外拔管方面低于丝袜辅助固定组和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组(P<0.05);棉袜辅助固定组和丝袜辅助固定组在局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红、压痕)发生率方面低于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组(P<0.05);棉袜辅助固定组和丝袜辅助固定组药液外渗程度低于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组(P<0.05)。结论婴幼儿手足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采用棉袜辅助固定法,可减少局部渗血、意外拔管及局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药液外渗程度,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婴幼儿;静脉穿刺;棉袜辅助固定法;并发症

外周静脉留置针用于短期静脉输液治疗,具有保护静脉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给临床或急危患儿的抢救提供了方便安全的给药途径,易被患儿家属和护士接受[1]等优点,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经常遇到穿刺成功后因固定方法不当导致针头滑脱,穿刺点出血或药液外渗的情况,而患儿配合度低,容易主动拔管,常规的固定使留置针脱落的概率增加[2-3],进而引发家长的不满,为达到患儿静脉留置期间的良好固定,减少留置针移位所致的药物外渗,减少意外拔管率的发生,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用棉袜辅助固定患儿手足静脉留置针,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7月在我科住院行手足静脉穿刺留置针的患儿15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意识清醒;年龄2个月至3岁;手足部皮肤完整无破损、无皮疹;血管充盈度良好。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或合并造血系统异常;皮肤水肿;伴有手足硬肿者;有腹泻伴脱水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5年1—7月的150例婴幼儿接受手足静脉留置针穿刺370例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3组,2015年1—3月选取入住我科所有执行手足静脉留置针穿刺50例婴幼儿为棉袜辅助固定组,共穿刺125例次;2015年4—5月选取入住我科所有执行手足静脉留置针穿刺50例婴幼儿为丝袜辅助固定组,共穿刺126例次;2015年6—7月选取入住我科所有执行手足静脉留置针穿刺50例婴幼儿为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组,共穿刺119例次。150例婴幼儿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共370例次,行手背静脉穿刺共254例次,桡静脉穿刺共40例次,足背静脉穿刺共27例次,大隐静脉穿刺共49例次。棉袜辅助固定组,男 27例,女 23例;年龄(18.32±9.54)个月;疾病类型:上呼吸道感染7例,支气管肺炎24例,川崎病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例,其他疾病10例;留置针穿刺静脉:行手背静脉穿刺85例次,桡静脉穿刺12例次,足背静脉穿刺8例次,大隐静脉穿刺20例次。丝袜辅助固定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16.92±6.34)个月;疾病类型:上呼吸道感染10例,支气管肺炎18例,川崎病7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7例,其他疾病8例;留置针穿刺静脉:行手背静脉穿刺82例次,桡静脉穿刺15例次,足背静脉穿刺13例次,大隐静脉穿刺16例次。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组,男 31例,女 19例;年龄(19.02±8.32)个月;疾病类型:上呼吸道感染5例,支气管肺炎18例,川崎病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9例,其他疾病15例;留置针穿刺静脉:行手背静脉穿刺87例次,桡静脉穿刺13例次,足背静脉穿刺6例次,大隐静脉穿刺13例次。3组婴幼儿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穿刺静脉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 3组婴幼儿留置针静脉穿刺操作均由在儿科工作5年以上的3名护士执行、由医院静脉安全治疗小组核心成员、科内总带教指导,通过讲课、一对一指导、小组讨论等形式指导培训[4],3组辅助固定法以图片示意及手足模型固定演示使操作者达成统一,考核合格后参与研究。穿刺材料均采用BD公司生产的24 G安全型静脉留置针,3 M公司生产的6 cm×7 cm高通透性低致敏的透明敷贴及易撕纸胶布。3组操作者均是在儿科工作5年以上的3名护士,1名护士负责手背静脉及桡静脉穿刺,1名护士负责足背静脉穿刺,另一名护士负责大隐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使用透明敷贴做常规固定,易撕纸胶布做U形外固定。手足静脉留置针辅助固定方法:(1)棉袜辅助固定组,采用棉袜保护套,准备单色幼儿棉袜,剪去棉袜的趾端,以方便暴露手指及足趾,并利于上下翻转。手部棉袜保护套,选择手背静脉及桡静脉为穿刺部位,即在棉袜的足跟部剪一长约1.5 cm开口,方向与棉袜趾端开口平行,将棉袜套入患儿手部,并使大拇指从开口处插入,使其呈手套状,将留置针整体包裹于保护套内;足部棉袜保护套,选择大隐静脉为穿刺部位,即在棉袜近内踝处剪一约2.0 cm开口,将棉袜套入足部,使穿刺点暴露在开口处;选择足背静脉为穿刺部位,即将剪去趾端的棉袜直接套入足部,将留置针整体包裹于保护套内。(2)丝袜辅助固定组,采用丝袜保护套,准备透明丝袜,在丝袜头端2 cm处剪掉,使其呈圆筒状,将保护套套至穿刺处,使留置针整体保护于丝袜内。(3)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组,采用自黏性弹力绷带,操作护士用弹力绷带包住留置针,宽度与3 M透明敷贴上下平齐,固定圈数以2~3圈为宜,肝素帽留于弹力绷带外面,包扎时注意松紧度,手部固定者协助患儿手部自然放松,以防患儿手部蜷缩而受压。

1.2.2 评价指标 依据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的制定标准[5]:外周静脉留置针每间隔96 h更换1次,固定1名静疗小组成员负责观察并记录各项评价指标。(1)穿刺点出血即局部渗血,主要表现为穿刺局部血液渗出。(2)意外拔管,婴幼儿因多动、乱动、乱抓、哭闹、过度用力等引起留置针移动、部分或全部拔出。(3)局部皮肤不良反应,表现为皮肤发红,局部压痕。(4)液体外渗,主要表现为局部组织肿胀,皮肤颜色发白,皮温凉,严重者呈半透明状[6]。药液外渗程度分为轻度:局部肿胀范围直径<2 cm;中度:局部肿胀范围直径在2~4 cm;重度:局部肿胀范围直径>4 cm,皮肤由苍白转为暗红[7]。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采用频数、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量资料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婴幼儿手足静脉穿刺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3组婴幼儿留置针静脉穿刺致药液外渗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组婴幼儿在局部渗血、意外拔管、局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红、压痕)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棉袜、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组在局部渗血方面低于丝袜辅助固定组(P<0.05),棉袜和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组局部渗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棉袜辅助固定组在意外拔管方面低于丝袜、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组(P<0.05),丝袜和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组意外拔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棉袜、丝袜辅助固定组在局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红、压痕)发生率方面低于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组(P<0.05),棉袜、丝袜辅助固定组局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红、压痕)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婴幼儿手足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次,%)

2.2 3组婴幼儿手足静脉穿刺留置针药液外渗程度的比较 棉袜、丝袜辅助固定组在药液外渗程度方面均无重度外渗发生,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组发生1例次,3组在药液外渗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棉袜、丝袜辅助固定组药液外渗程度低于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组(P<0.05),棉袜、丝袜辅助固定组药液外渗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3组婴幼儿手足静脉穿刺留置针药液外渗程度的比较

3 讨论

3.1 棉袜辅助固定法可减少婴幼儿手足静脉留置针穿刺所致并发症发生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使用过程中时常发生药物外渗、皮肤损伤、穿刺点出血、意外拔管等并发症,给患儿造成痛苦。留置针穿刺成功后,需采用保护性约束,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棉袜辅助固定组在意外拔管率方面低于丝袜辅助固定组和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组,究其原因,棉袜是患儿比较熟悉的物品,减少了患儿看到手脚上留置针而引起的哭闹、恐惧情绪,同时留置针末端(包括肝素帽)未暴露,可有效防止因患儿活动、穿脱衣服等情况而滑脱出血管外。丝袜因其透明度较高,弹力绷带对患儿约束过多,容易引起患儿主动去拉扯,使留置针容易移位或脱落。局部皮肤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红、压痕,棉袜、丝袜辅助固定组局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组,棉袜弹性好,又有一定的透气性、舒适性,不会导致患儿肢体血液循环障碍,松紧度可根据患儿手脚的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棉袜来调节,丝袜与皮肤有亲和性,没有束缚感,使用自黏性弹力绷带,绷带过紧较易阻断血液循环,引起肢体肿胀,过松又达不到固定效果。护士对弹力绷带包扎松紧度、厚度较难把握;弹力绷带透气性较差,小儿皮肤娇嫩,局部出汗多,抵抗拉力粘胶的能力较差,使皮肤发红、压痕的发生率增加[8-9]。棉袜、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组在局部渗血方面低于丝袜辅助固定组(P<0.05),棉袜与弹力绷带因固定牢固,减少了导管在血管内的移动[10],减少了因患儿摩擦、碰撞引起的穿刺点出血,丝袜伸缩性较差,使用时与患儿皮肤贴合不佳,患儿活动后易使留置针移位致穿刺点出血。

3.2 棉袜辅助固定法可减轻婴幼儿手足静脉留置针穿刺所致药液外渗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棉袜辅助固定组药物外渗程度低于弹力绷带辅助固定组(P<0.05),本研究制作的棉袜保护套可上下翻转,便于穿刺部位的评估和观察,一旦发生药液外渗,也能及时发现并给予护理,弹力绷带透气性较差不透明,穿刺局部皮肤遮挡,需拉开绷带观察局部有无渗液、渗血及导管有无脱出,不便于护士及家属的观察[11],也可能存在未完全暴露穿刺部位,而使观察者未早期发现药物外渗现象。棉袜辅助固定组的药物外渗程度与丝袜辅助固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棉袜辅助固定组发生中度药液外渗有2例,丝袜辅助固定组发生中度药液外渗4例,其中丝袜辅助固定组1例因患儿主动拉扯使导管移位致较大范围外渗,丝袜辅助固定组2例因患儿脱衣使导管移位明显致较大范围外渗,可能因其透明度高,小儿容易看到静脉留置针,对其发生兴趣,主动扯拉丝袜,同时丝袜固定时,与皮肤贴合性不佳,患儿活动后易使留置针移位致药液外渗。由此可见,用丝袜辅助固定婴幼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存在安全隐患。本研究制作的棉袜保护套固定实用性强,操作简便,材料廉价,便于观察局部皮肤外渗情况,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1]武建霞,陈 艳,张文红,等.外科患儿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4):1729-1731.DOI:10.3760/cma.j.issn.1674-2907.2013.14.048.

[2]张惠玲,梁艳明.无张力固定法在小儿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评价[J].临床护理杂志,2015,14(4):79-80.DOI:10.3969/j.issn.1671-8933.2015.04.034.

[3]凌美仙.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质量持续改进的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2015,32(2):36-38.

[4]Christian B J.Translational Research-the Essential Interface between Pediatric Nurses and Parents:Advancing Pediatricnursing Practice[J].J Pediatr Nurs,2014(5):474-477.DOI:10.1016/j.pedn.2014.07.005.

[5]顾 莺,胡 雁,张玉侠,等.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的最佳证据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15):52-55.DOI:10.3870/hlxzz.2014.15.052.

[6]吴宏丽,焦培艳,丁 静,等.腋静脉和股静脉留置套管针在NICU患儿中应用效果比较[J].护理学报,2011,18(4A):66-68.DOI:10.3969/j.issn.1008-9969.2011.07.022.

[7]辛 霞,赵 艳,辛 华,等.规范化新生儿输液外渗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52-54.DOI:10.3969/j.issn.1671-315X.2011.01.025.

[8]梅玲明.自粘绷带固定外周静脉留置针的风险管理[J].护理与康复,2009,8(5):428-430.DOI:10.3969/j.issn.1671-9875.2009.05.040.

[9]仲美华,贺红英.弹力绷带在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7):97.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0.17.053.

[10]Vizcarra C,Cassutt C,Corbitt N,et al.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Safety Practices with Short Peripheral Catheters[J].J Infus Nurs,2014,37(2):121-124.DOI:10.1097/NAN.0000000000000028.

[11]张海燕,赵宝春,修 红,等.两种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J].护理学报,2013,20(11B):62-63.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3.22.028.

[本文编辑:方玉桂 谢文鸿]

R472.9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7.02.054

2016-04-08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5ZDA027)

戴霞华(1976-),女,浙江宁波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护士长。

猜你喜欢

丝袜绷带外渗
海里的“大号丝袜”——火体虫
智能绷带促进伤口无痕修复
透明的绷带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老爸遇险
做丝袜花
对雪人的诽谤
兽医临床上绷带法的应用
马蹄肾自发性肾盂破裂伴尿外渗1例报告
如意金黄散湿敷联合碳酸氢钠局部封闭治疗盖诺外渗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