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方式对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017-12-01,,,,,
, , , , ,
(罗甸县农村工作局, 贵州 罗甸 550100)
栽培方式对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志祯,黄瑞,李治芳,汪洪发,罗国琼,陈克庆
(罗甸县农村工作局, 贵州 罗甸 550100)
为探讨冬闲田栽培方式对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的影响,田间采用条播和撒播2种栽培方式繁育多花黑麦草种子。结果表明,2种栽培方式繁育种子,多花黑麦草均能完成生育期,种子成熟度高,不影响接茬水稻种植,条播多花黑麦草种子生育期比撒播种子生育期短6 d,种子产量条播多花黑麦草比撒播黑麦草提高23.19%,发芽率条播多花黑麦草比撒播多花草提高2.46%。在南方山区利用冬闲田繁育多花黑麦草种子时采用条播栽培方式较好。
播种方式; 黑麦草; 生产性状; 种子产量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草食畜禽的发展,草地畜牧业已成为当前农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我国南部山区,大量农田种植水稻后被闲置,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将冬闲田种植一年生牧草可充分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为草食畜禽提供大量优质青绿饲料,减少饲料粮投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土地附加值,增加群众收入。多花黑麦草属一年生黑麦草,草质柔软,营养丰富,适口性好,适应性强,鲜草产量高,适用于各种畜禽养殖,是南方地区冬闲田土牧草种植的首选品种。目前,由于国内草种田建设滞后,国产多花黑麦种子自给力不足,大量种子需从国外进口,严重制约了南方草地畜牧业发展[1]。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高产多花黑麦品种,建设相适应的草种田可有效解决山区群众用种难问题。本研究采取山区群众常见的2种多花黑麦草播种方式,探讨冬闲田繁育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以期为山区群众自繁草种提供科学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罗甸县边阳镇栗木村,地处东经106°66′,北纬25°62′,海拔887 m,二面环山,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7.1 ℃,最低温10.1 ℃,最高温30.2 ℃,≥10 ℃的年积温6 900 ℃以上,无霜期330 d,年降水量1 280 mm,5—8月份降水量最多,年蒸发量1 007.9 mm,相对湿度78.2%。土质为砂壤土,pH=5.9,土层厚43 cm,有机质3.75%,全氮0.21%,有效钾63.08 mg/kg,有效氮60.54 mg/kg,有效磷43.57 mg/kg,肥力中等。
1.2 供试材料
特高黑麦草种子购自贵阳克劳沃草业有限公司;尿素,贵州赤天化集团生产,N≥46%;农家肥由当地养殖户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条播和散播2个处理,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小区面积6 m2(3 m×2 m),条播沟深3 cm,行距50 cm,撒播箱面平整,小区播种量9 g,播种前用腐熟有机肥9 kg作基肥,苗期统一追施尿素60 g提苗。
1.4 指标测定
生殖枝:各小区去掉边际行,选取1 m2的样方测定其生殖枝。穗长:采用多点随机取样,每个小区10穗,测量每穗长度,用平均长度(cm)表示。籽粒结实率:随机取结实小穗10穗,测定小穗总粒数和饱满粒数,将饱满粒数除以结实小穗数乘以100%。种子产量:在种子80%进入成熟期时,测定种子产量,以穗收为主,收获后全部脱粒,晒干,清选干净称重计量。千粒重:随机取种1 000粒用电子天平称重,重复3次称重取平均值。发芽率:按小区取净种子100粒,种子置于室内纱布盘上,并保持纱布湿润,种子发芽后计数。
1.5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3和SPSS 20进行统计计分析处理。
表1 2种栽培方式多花黑麦草的生育期
处理播种期(月/日)出苗期(月/日)分蘖期(月/日)拔节期(月/日)抽穗期(月/日)开花期(月/日)成熟期(月/日)生育天数(d)条播11/2812/1801/0402/0504/0204/1305/22176撒播11/2812/2301/0902/1104/0804/2005/29182
表2 2种栽培方式多花黑麦草的生产性状
处理株高(cm)生殖枝(万个/6672)穗长(cm)总粒数(粒/株)实粒数(粒/株)结实率(%)千粒重(g)条播120.3057.5328.68168.35146.5086.050.00253撒播108.7246.2024.96141.70128.6890.700.00242
表3 2种栽培方式多花黑麦草的种子产量及发芽率
处理小区产量(g)ⅠⅡⅢⅣⅤⅥ平均种子产量(kg/667m2)发芽率(%)条播346.55367.68359.16302.08305.04239.07319.87213.2692.62撒播299.93224.77347.79280.08176.91145.36245.69163.8090.34
2 结果与分析
2.1 2种栽培方式对多花黑麦草生育期的影响
从表1可看出,2015年11月28日播种,12月18—23日出苗,撒播从播种到出苗25 d,条播为20 d,撒播比条播出苗晚5 d。分蘖期撒播比条播晚5 d,拔节期撒播比条播晚6 d,抽穗期条播比撒播提前6 d,开花期条播比撒播提前7 d,种子成熟期条播比撒播提前7 d。采用条播和撒播栽培多花黑麦草均能完成生育期,且条播从出苗期开始各阶段物候期均比撒播提前5~7 d,生育天数条播为176 d,撒播为182 d,条播生育天数比撒播少6 d,经田间观察条播多花黑麦草的沟底土壤比撒播黑麦草的表层土壤湿润,条播种子比撒播种子易吸水发芽。
2.2 2种栽培方式对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性状的影响
从表2可看出,株高条播为120.3 cm,撒播为108.72 cm,条播比撒播高11.58 cm,增高9.62%(p<0.01)。生殖枝条播为257.53万个/667 m2,撒播为246.2万个/667 m2,条播比撒播增枝11.33万个/667 m2,增加19.69%(p<0.05)。穗长条播为28.68 cm,撒播为24.96 cm,条播比撒播增长3.72 cm,增加12.97%(p<0.01),15.83%(p>0.05)。实粒数条播为每株146.5粒,撒播为每株128.68粒,条播比撒播每株多结籽17.82粒,增加12.16%(p>0.05)。结实率条播为86.05%,撒播为90.7%,条播比撒播低4.65个百分点(p<0.05)。千粒重条播为0.002 53 g,撒播为0.002 42 g,条播比撒播增重0.000 11 g,增加4.55%(p>0.05)。
2.3 2种栽培方式对多花黑麦草种子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看出,条播多花黑麦草种子产量为213.26 kg/667 m2,撒播多花黑麦草种子产量为163.8 kg/667 m2,条播种子产量比撒播种子产量增加49.46 kg/667 m2,增产23.19%(p<0.01)。室内种子发芽率,条播多花黑麦草种子发芽率为92.62%,撒播多花黑麦草发芽率为90.34%,条播发芽率比撒播发芽率增加2.28个百分点。
3 结论与讨论
条播和撒播2种栽培方式繁育多花黑麦草种子均能完成种子生育期,条播在株高、生殖枝、穗长、总粒数、千粒重、种子产量及种子发芽率上均高于撒播,说明利用冬闲田繁育多花黑麦草种子宜采用条播方式。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之一,种子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生产成效收益[2]。因此,在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过程中,应注意播种时间、播种方式和施肥节点,多花黑麦草属优质、高产冷季型牧草,对温度较敏感,一般播种宜早不宜迟,9月份水稻收获后播种黑麦草,可有效利用秋季积温,增加多花黑麦草鲜草产量,延长供草期,用作生产多花黑麦草种子的种子田在黑麦草拔节期前可刈割多花黑麦草鲜草2次,能有效防止植株倒伏,提高多花黑麦草种子产量[3],多花黑麦草种子产量主要受单位面积分蘖数、单位面积生殖数及生殖枝小花数、生殖种子数等因素影响[4-5],由于多花黑麦草分蘖能力强,播种量与单位面积基本苗呈正相关,早播多花黑麦草种子比晚播多花黑麦草种子用量要少,早播播种量不超过1 g/m2,晚播不超过1.5 g/m2[6]。合理施肥是增加多花黑麦草种子产量的重要措施,种子繁育中的施氮水平和播种量对黑麦草千粒重影响很大,拔节期是多花黑麦草有效分蘖形成和穗分化的关键时期,应加强多花黑麦草施肥管理,追施N、P、K复合肥,提高黑麦草产量[7-8]。多花黑麦草穗子首尾种子成熟期不一致,穗尖种子成熟早,穗尾种子成熟晚,种子成熟后易脱落,蜡熟期是多花黑麦草种子最佳收获期,种子成熟时应及时收割,否则影响种子产量。
[1]鄢燕,张新全,张新跃.黑麦草种子生产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J].草业科学,2003,20(2):16-19.
[2]张自阳,王智煜,王娟娟,等.小麦种子活力形成过程中种子活力及贮藏物质变化规律研究[J].种子,2014,33(10):12-14,19.
[3]舒健虹,尚以顺.刈割对一年生黑麦草A 2003种子产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8,36(5):133-134.
[4]韩云华,王显国,呼天明,等.行距对牧草型高羊茅种子产量和产量因子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4(22):139-144.
[5]鄢燕,张新全,刘淑珍.四川省2种生境条件下黑麦草种子生产性能的研究[J].草业学报,2005,14(5):37-42.
[6]丁成龙,顾洪如,冯成玉,等.播种期与播种量对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07,29(4):56-60.
[7]丁海荣,杨智青,钟小仙.施氮水平与播种量对多花黑麦草种子结实性及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3):190-193.
[8]何光武.春季施肥对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J].草业科学,2004,23(1):62-64.
(本栏目责任编辑:周忠燕)
Effects of Cultivation Methods on Seed Production Characters and Yield of Italian Ryegrass
CHENZhizhen,HUANGRui,LIZhifang,WANGHongfa,LUOGuoqiong,ZHENKeqing
2016-10-15
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黔科合成转字[2014]5034号)。
陈志祯(1965—),男,贵州余庆人;学士,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草地生态畜牧业技术推广;E-mail:gzcaodi@126.com。
10.16590/j.cnki.1001-4705.2017.04.129
S 543+.6
A
1001-4705(2017)04-01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