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有效入导

2017-12-01黎勇全

珠江教育论坛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涛小民小敏

黎勇全

(高要区白诸镇初级中学,广东 肇庆 526114)

图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有效入导

黎勇全

(高要区白诸镇初级中学,广东 肇庆 526114)

教师科学、合理并且有效地安排好教学图片进行入导,对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丰富其联想能力和激发其求知欲以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都有很大的帮助。运用图片进行导课、导教、导学、导情等的教导方式,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有效课堂教学方法。

图片;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入导

图片是用来说明某一事物的图画、照片、拓片的统称。心理学研究成果进一步说明,人脑对于图片等形象信息的记忆能力是语言文字的1000多倍。教师科学、合理并且有效地安排好教学图片进行入导,对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丰富其联想能力和激发其求知欲以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都有很大的帮助。那么,作为一线的中学教师,如何运用图片进行入导教学呢?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在这方面作了初步尝试,有所收获,下面浅谈一下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图片导课——开门见山

对于一节课来说,良好的开端是教学成功的一半。也就是说,每堂课导入阶段的教学,对于一节课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图片导入新课,创设特定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去观察、琢磨图片的寓意和指引,教师再加以引导,事实证明,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会进入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的学习状态。例如,笔者在讲授七年级《我上中学了》这一课时,对于刚上中学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中学的一切都是新鲜和陌生的,其中的各种变化可能给他们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对此,笔者借用小学校园图片与中学校园图片作对比来导入新课,有效地区别了小学和中学的不同之处,学生既感到亲切,又觉得新鲜和好奇。

图1 某中小学校门图

师:各位同学,迈出小学校门,相伴六年的小学同学各奔东西,走进了相同或不同的学校,而这里的“学校”就是中学了。现在,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上中学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以鲜明的对比,亲切感人的画面,引起学生的兴趣,自然地导入教学新课,做到“开门见山”,入情入理。

二、图片导教——循序渐进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抽象与具体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这种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既要重视思维的具体,也要重视思维的抽象。而图片导教,是思维抽象和思维具体的纽带。例如,笔者在讲授八年级《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时,出示案例:“小民的教训”

一天,十四岁的中学生小民在学校小卖部买东西,被同校高一年级的小涛踩了一下左脚,小民回头骂了小涛一句。当天下午放学后,小涛纠集了一帮同学,想教训一下小民,被周围的群众及时制止。小民回家后越想越不服气,便找来几个“铁哥儿们”,说自己被人欺负了,要找小涛“算帐”。第二天,小民等人找到小涛,小涛见势不妙,也喊上小雄等十几个人前去“迎战”。一场混战过后,小雄被打成重伤。法院审理了这宗在校学生聚众斗殴案,以故意伤害罪,分别判处小民等四人有期徒刑。

笔者借助图2来分析案例并推导出结论。(见图2)

经过上面图片的有效导教,学生明白了“我们有义务不去伤害他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这一抽象的知识点。利用图片进行形象化的直观教学,将书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分析或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和现象,理论指导到实践,化抽象为具体,从而促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图2 “小民的教训”分析图

三、图片导学——得心应手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求我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全体学生。我们现在应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且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从而让学生看到希望和增强学习的信心。如在讲授九年级《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专栏时,针对教材中涉及的知识性比较强、信息容量多、学习难度大的特点,笔者按教材知识点顺序作了图片化处理,让学生在观察、琢磨图片中主动去认识、理解所学的知识。

图3 我国的某些环境污染问题

图4 绿色家园 美丽中国

采用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依托案例、基于问题、基于情境的图片列举,引导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知识,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探索中提高能力,达到水到渠成、得心应手的教学效果。

四、图片导情——心领神会

我国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人们每天瞻仰这样完美无缺的艺术作品,不知不觉中精神蒙其涵养,感情受其陶冶,自然养成健全的人格。”图片教学是艺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片教学运用得当,就能够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例如,讲授八年级“责任冲突和责任选择”知识点时,除了让学生讨论“情境研讨”(《上学路上》:假如你是小敏,你会怎样做?为什么?如果小敏去上学,后果会如何?你是如何评价小敏的?小敏救了老奶奶,后果如何?你有什么看法?)外,笔者还出示了生活图片:

图5 好人好事——爱与责任

利用图片的内涵,笔者针对某些错误的观点进行了引导和积极的心理暗示,尊重学生,激发学生迸发思维的火花,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对教材例子、列举图片的认识以及同学间的讨论与交流,学生的情感、情操得到了洗礼,都有“心领神会”的收获,明白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负有多种不同的责任,面临责任冲突时应进行责任选择,从而培养其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精神。

“图片传情,世间留香”,通过运用图片进行导课、导教、导学、导情等教导方式,在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理解知识、深化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净化师生的心灵世界,从而产生成就感和幸福感。实践证明,教育教学上的方式方法很多,但运用图片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有效入导,也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有效课堂教学方法。

[1]陈陵,湛蓊才.品课“情景设置——学习策略”运用有效探究[J].广东教育研究,2013(1).

[2]赖玉英,罗似嫔.以“仿·画”为翼让学生在写作天地间自由飞翔[J].广东教育,总第503期.

(责任编辑:卢妙清)

黎勇全,男,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白诸镇初级中学,政治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小涛小民小敏
《小敏家》:孩子终将长大
铁砂掌
一颗珍珠的自述
小涛长大了
武汉宵夜江湖里的女掌勺
药店认识
一起遛弯
小气不是我的错
烟花爆竹
开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