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及其合理性分析
2017-12-01郑海松石培基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郑海松,石培基,康 靖(西北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河西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及其合理性分析
郑海松,石培基,康 靖
(西北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根据2015年河西五市相关产业数据,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区位商、产业分工指数测度该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性与合理性。通过测算河西五市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第二产业细分行业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区位商及产业分工指数,结果表明:河西地区在三次产业层面存在传统农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趋同显著,而传统农业城市与资源型城市则趋异性明显的现象;在第二产业细分层面,河西五市产业结构趋异显著,除武威市与张掖市之外,其他各市之间分工指数较高。根据对河西五市产业结构趋同与分工情况的合理性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区位商;产业分工指数
产业结构趋同又称“产业结构同构”,指不同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表现出的趋同或高度相似的现象。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区域间选择相似的主导产业,区域间分工水平低,没有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低等。地区发展水平取决于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而经济发展则受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合理优化的产业结构能促进地区的发展;反之,则会对地区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河西地区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其社会经济发展开始提速。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河西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为了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河西地区五市一味地追求GDP增长,采取“大而全”的产业发展方式,因此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我国学者对我国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有学者认为,市场机制不完善[1]、行政经济[2]、晋升激励下官员的模仿行为[3]、贸易壁垒与禀赋因素[4]、市场因素、制度因素和技术因素[5]等造成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结构趋同不仅包含不利于区域比较优势发挥的不合理趋同,还包括满足市场需求、符合地域分工的合理性趋同[6-9];对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一种观点认为产业结构趋同程度与产业效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10],产业结构趋同不一定会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11];另一种观点认为,产业结构趋同对经济的增长具有正面影响[12],宏观层面产业结构趋同并不一定会产生负面影响[13]。学者们认为产业结构趋同主要体现在区域主导产业雷同现象严重[14],在三次产业层面趋同程度高,但进一步细分到第二产业内部则呈明显的趋异性[15-17],产业结构趋同程度在高技术产业上总体减弱[18]。
目前关于产业结构趋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的研究较少且多以省域为研究尺度。大多数研究多采用区位商或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来测度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程度,该方法不能全面客观地刻画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程度。本文在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克鲁格曼提出测度区域分工情况的区域分工指数,测算区域产业分工情况。根据区域分工情况,衡量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是否合理,是否更加科学严谨,得出的结论是否更有说服力。河西地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地理位置接近,自然环境类似,且处于相似的工业发展阶段,因此容易产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河西地区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包括武威、金昌、张掖、嘉峪关和酒泉等五个地级市。河西地区处于祁连山与北部山系之间,东南起自乌鞘岭,西北止于疏勒河下游,长达1000km,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河西地区位于西北干旱区,但由于石羊河、疏勒河等河流流经该区域,分布着较广的冲积平原,加上祁连山终年积雪融水,保灌条件好,“绿洲农业”发达;河西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具有石油、煤炭、镍矿、铁矿等矿产资源和丰富的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等。
1.2 研究方法
从已有研究来看,产业结构趋同多为第二产业结构。因此,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河西五市产业结构趋同进行分析,以期能全面客观地刻画河西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情况:一方面是从三次产业等宏观层面入手;另一方面是从第二产业内部等微观层面入手,选取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克鲁格曼结构差异度指数来测度其产业结构趋同程度,区位商、相对分工指数测度其产业结构趋同的合理性。本文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的《甘肃发展年鉴》、《甘肃统计年鉴》及武威、金昌、张掖、嘉峪关和酒泉五市相关年份的统计年鉴,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以及第二产业内部细分行业的工业生产总值等。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以1979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来衡量研究区域产业的同构程度,具体的计算公式为[19]:
(1)
式中,Sij为区域i和区域j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i、j表示不同的地区,其中i=1,2,3…n、j=1,2,3…n;k为研究区域的产业部门(k=1,2,3…n);Xik、Xjk分别为区域i和j中k产业在背景区域中该产业所占的比重;Sij的值在0—1之间,为0时表示i区域与j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不同,为1时表示i区域与j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即Sij的值越大,两个相比较区域间的产业结构越相似;若Sij的值在0.9以上,即判定为产业趋同。
区位商:区位商也称为地方专业化指数,用来测度区域产业的集聚程度。计算公式为[20]:
Q=(N1/A1)/(N/A)
(2)
式中,N1为区域某产业的产值;A1为区域所有产业的总产值;N为背景区域该类产业的产值;A为背影区域所有产业的总产值;Q为产业的区位商,区位熵的值越大,则产业集中程度和专业化程度越高。若区位商大于1,表明研究区域的产业专业化水平高于背景区域,因此可能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产业或是优势产业。
区域分工指数:区域产业分工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1991年,克鲁格曼在研究地方化和贸易问题时,提出了区域分工指数,计算公式为[21]:
(3)
式中,qij、qik表示地区j、k中产业i的产值;qj、qk表示地区j、k的总产值;Sjk为区域分工指数,其值的范围为[0,2],若为0,说明两地区之间不存在分工。其值越大,则区域分工程度越高。
2 产业结构趋同分析
2.1 三次产业结构趋同分析
本文根据2015年的《甘肃省发展年鉴》,以甘肃省为背景区域(下同),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公式计算河西五市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相似系数,即宏观层面的趋同程度(表1)。根据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利用ARCGIS软件绘制的可视化结果见图1。从图1可见:①武威—张掖(0.9927)、金昌—嘉峪关(0.9808)的相似系数高,三次产业结构趋同明显,其原因是武威和张掖两市作为甘肃省的农业大市,绿洲农业发达,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主要以矿产资源开采为主,因此产业结构较相似;而金昌和嘉峪关两市分别是因酒泉钢铁公司、金川集团等矿产企业而设立的地级市,同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较高。②武威—金昌(0.7402)、武威—嘉峪关(0.6090)、张掖—金昌(0.6564)、张掖—嘉峪关(0.5154)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相对较低,说明产业结构在三次产业层面上趋同程度相对较小,主要是因为武威、张掖为农业城市,金昌、嘉峪关为资源型城市,因此四市的产业结构差异性较大。③酒泉市与武威、金昌、张掖、嘉峪关四市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别为0.9027、0.9291、0.8566、0.8721,相似系数较高,说明在五市间酒泉与其他四市存在较相似的产业结构,不利于酒泉与其他四市之间的分工协作。
表1 河西五市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河西五市在三次产业层面上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农业城市、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趋同明显,而农业城市与资源型城市之间产业结构趋同程度较低,且存在着趋异现象,酒泉市与其他四市之间也存在着较明显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具体情况见图1。
图1 三次产业和第二产业细分行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2.2 第二产业结构趋同分析
根据《行业分类》与河西五市统计年鉴中的规模以上行业,选取21个行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电力、热力、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析河西五市在第二产业细分层面上各市的产业结构趋同情况(表2)。可以看出,河西五市第二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除了武威—张掖两市为0.6245外,其他各市之间的相似系数都较小,说明河西地区在第二产业细分层面上产业结构不存在趋同现象,而表现出明显的趋异性,这有利于河西地区产业间分工与合作的开展。
表2 河西五市第二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注:为了能较清晰地反映出河西五市之间产业相似的程度,图中行政区的点并不代表行政区的实际驻地,下同。
3 产业结构趋同合理性分析
3.1 河西五市产业的区位商分析
从表3可见,河西五个市区位商分别排在前五位的行业有:①武威。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业、食品制造业。②金昌。印刷业、服装及其他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③张掖。造纸及纸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④嘉峪关。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电力、热力、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⑤酒泉。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家具制造业。河西五市区位商排名前五位的行业并未出现重复产业,在主要行业方面五市产业结构也并未产生趋同。
从表3的29个产业中,区位商大于1的行业武威有12个、金昌有4个、张掖有5个、嘉峪关有2个、酒泉有13个。其中,武威市和张掖市均有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饮料制造业,武威市和酒泉市均有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武威、张掖和酒泉三市均有医药制造业,嘉峪关市和酒泉市均有专有设备制造业,金昌市与其他四市之间没有相似产业。五市中区位商大于1的产业中除专有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属于高端产业外,其他大都属于低端产业,处于产业链下游,附加值较低。在第二产业层面,河西五市产业发展很不平衡,这有利于五市之间地域分工的形成。
3.2 河西五市分工情况分析
根据29个(表3)第二产业细分行业,运用式(3)计算河西五市分工指数,结果见表4和图2。武威市与张掖市分工指数最低,金昌市与嘉峪关市分工指数最高;嘉峪关市与其他四市分工指数均较高,而酒泉与其他四市的分工指数则相对较低;武威市除与嘉峪关市分工指数较高外,与其他四市的分工指数较低;张掖市与嘉峪关市、金昌市分工指数较高,与武威市、酒泉市分工指数较低;金昌市与嘉峪关市、张掖市分工指数加高,与武威市、酒泉市分工指数较低。从整体上看,河西地区具有较高的产业分工指数,该区域具有较好的分工协作条件,若能积极展开区域分工合作,就能促进该区域的共同发展。
表3 河西五市各产业的区位商
表4 河西五市相对分工指数
3.3 合理性分析
结合以上的分析可知,从宏观层面看河西地区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趋同倾向,主要表现在同为传统农业城市的武威、张掖与资源型城市的金昌、嘉峪关之间产业结构趋同程度较高,其次为酒泉与其他四市之间存在趋同现象;但从第二产业细分层面来看,河西地区并不存在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反而呈现出趋异倾向。根据计算的区位商和区域分工指数可知,区位商前五位的行业河西五市并未出现重复,除武威与张掖,酒泉与武威、张掖等产业分工指数较小外,其他各市之间产业分工指数均较高。
图2 河西五市产业分工指数
武威市与张掖市为传统的农业城市,在区位商大于1的行业中,两市都有饮料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医药制造业,两市不但在三次产业、第二产业层面相似系数最高,而且其分工指数最低。因此,武威市与张掖市的产业结构不利于两市之间的分工合作,甚至会引发恶性竞争行为,其产业结构趋同并不合理。因此,两市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延长优势产业的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积极展开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做到优势互补,避免恶性竞争。
金昌市和嘉峪关市同为资源型城市,第二产业比重高,产业结构较单一,因此在三次产业层面两市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较高,但在第二产业细分层面的产业相似系数并不高,在区位商大于1的产业中两市并未出现重复现象,且产业分工指数最高,说明金昌市和嘉峪关市并不存在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较高的分工指数说明两市之间互补性强,作为资源型城市,丰富的矿产资源促使两市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高,不同的主导产业有利于两市分工协作的形成,而两市趋异的产业结构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其发展,具有合理性。
张掖—嘉峪关、武威—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金昌的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较低,第二产业细分层面的产业结构系数同样较低,而其分工指数则较高,进一步验证以上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不存在趋同现象。这与其实际情况相符合,张掖和武威市为农业城市,金昌和嘉峪关为资源型城市,其产业结构必定存在差异,且张掖和武威市能为金昌和嘉峪关市提供原材料、生活必需品等轻工产品,金昌和嘉峪关市能为资张掖和武威市提供重工业产品,四市之间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度高,产业结构布局合理。
酒泉与其他四市相比,酒泉—张掖在三次产业层面相似系数最低,第二产业细分层面相似系数最高,产业分工指数最低,说明酒泉与张掖市在微观层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结构趋同,不利于两市之间产业分工的开展,属于不合理趋同现象;酒泉市与嘉峪关、武威、金昌等市虽然在宏观层面相似系数较高,但在微观层面相似系数较低,分工指数相对较高。因此,酒泉与这三市之间在宏观层面上的趋同属于合理趋同,微观层面表现为产业结构趋异。
4 结论与建议
在三次产业层面,河西地区呈现出传统农业城市与资源型城市的结构趋同显著,农业城市资源型城市与趋异显著现象,酒泉市与其他四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同。农业城市与资源型城市的趋同,主要是受制于自身的资源禀赋与历史发展因素,因此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酒泉市与其他四市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较高,具有一定程度的趋同,主要是因为河西五市地理位置接近,发展阶段相似,势必会造成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趋同。因此,应在客观环境的基础上,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加优势产业竞争力,共同协商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尽量避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发生。
在第二产业细分层面,河西地区产业结构存在显著的趋异性。其中,武威市和张掖市的相似系数最高,但远低于0.9,两市之间的分工指数最低,但在第二产业细分层面存在一定的产业结构趋同,主要受制于两市为传统的农业城市,在第二产业方面农产品加工工业所占比重较高。除此之外,其他各市之间的相似系数在第二产业细分层面均较低,说明河西地区产业结构在第二产业细分层面不但没有趋同,而且趋异性显著。河西五市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展开区域分工,扶持发展在区域分工中具有优势的产业,控制或舍弃高能耗、低产能产业,突出各自的比较优势,合理高效利用各地区资源,促进各地区高效、绿色、健康发展。
河西五市第二产业细分行业中区位商大于1的行业武威有12个、金昌有4个、张掖有5个、嘉峪关有2个、酒泉有13个;在区位商排名前五位的行业中,五市并没有重复产业,且除武威市和张掖市分工指数小于1以外,其他各市之间的分工指数均较高。可以看出,河西五市之间除武威市和张掖市外,产业结构趋异性明显,且具有较好的分工协作性。五市中区位商较高的行业多数为传统工业,位于产业链低端位置;少数位于产业链高端的行业,但区位商较低,优势不显著,竞争力有限。因此,河西地区应结合自身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竞争力。同时,注重培养和发展高端产业,以及区域间的分工与协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避免恶性竞争,以促进河西地区产业的一体化协同发展。
[1]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4,(2)∶19-26.
[2]董春诗,金龙涛.能源富集区域产业同构测度研究——以环鄂尔多斯盆地陕甘宁晋蒙五省区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2)∶47-53.
[3]刘瑞明.晋升激励,产业同构与地方保护:一个基于政治控制权收益的解释[J].南方经济,2007,(6)∶61-72.
[4]胡向婷,张璐.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5,(2)∶102-112.
[5]周立群,江霈.京津冀与长三角产业同构成因及特点分析[J].江海学刊,2009,(1)∶93-99.
[6]陈耀.产业结构趋同的度量及合意与非合意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8,(4)∶37-43.
[7]赵峰,姜德波.产业结构趋同的合意性与区域经济发展——以苏北地区为例[J].财贸经济,2011,(4)∶125-129.
[8]李娜.江苏沿江地区制造业同构状况及合意性评判[J].人文地理,2009,(3)∶117-121.
[9]王书芳.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两种价值判断及其界定标准[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7,(3)∶40-45.
[10]罗能生,谭晶.区域产业同构对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6,(2)∶81-89.
[11]张卓颖,石敏俊.中国省区间产业内贸易与产业结构同构分析[J].地理学报,2011,66(6)∶732-740.
[12]王文举,范合君.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影响的分析[J].当代财经,2008,(1)∶85-89.
[13]韦素琼,陈艳华,耿静嫒.基于相似系数和R/S分析方法的闽台产业同构性[J].地理研究,2010,(3)∶91-499.
[14]单德朋,王英,王如渊.成渝地区工业产业趋同性及其绩效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5)∶12-16.
[15]刘杰.山东省西部产业结构趋同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9)∶101-106.
[16]孙根紧.我国西南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实证分析[J].区域经济评论,2013,(1)∶69-74.
[17]高新才,周一欣.西北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实证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2,(2)∶55-60.
[18]蒋金荷.我国高技术产业同构性与集聚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22(12)∶91-97.
[19]关爱萍.产业同构测度的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7,(19)∶32-34.
[20]吴殿延.区域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1]孟德友,陆玉麒.中部省区制造业区域专业化分工与竞合关系演进[J].地理科学,2012,32(8)∶913-920.
ConvergenceandRationalityAnalysisofIndustrialStructureinHexiRegion
ZHENG Hai-song,SHI Pei-ji,KANG Jing
(College of Geographic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Hexi five cities in 2015,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similarity coefficient,location quotient and industrial division index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convergence and rationality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region.By measuring the similarity coeffici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tertiary industries and the similarity coefficient,location quotient and industrial division index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bout the segmentations of secondary industries of Hexi five cities,we knew that:In the Hexi Area,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convergence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ities and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the tertiary industries were quite obvious,but in the second industry segmentation level,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divergence were significantly of Hexi five cities,in addition to Wuwei and Zhangye,there were a higher industrial division index between the other cities.And then,according to the level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onvergence and division of labor in the five cities in Hexi,this paper made a rational analysis of the convergence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region,combining with the resource endowment situation of the five cities and putting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dustrial structure convergence;industrial structure similarity coefficient;location quotient;industrial division index
10.3969/j.issn.1005-8141.2017.10.004
F264
A
1005-8141(2017)10-1171-05
2017-08-23;
2017-09-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271133)。
郑海松(1991-),男,河南省开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
石培基(1961-),男,甘肃省临洮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和国土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