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是班级管理的基础
2017-12-01王颐
王 颐
尊重是班级管理的基础
王 颐
尊重是一种美德,生活离不开尊重,同样教育也离不开尊重,真正的教育必须从尊重开始。而班级管理,则是班主任这项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尊重是管理好班级的基础。
尊重 交流 班集体
学校在进行教育和管理时班级是最为基本的单位,班主任在进行教育工作时班级起到了组织的关键作用,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基础。尊重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班级管理的必然要求,教师要积极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引领学生前进。
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学生是否尊重师长是学生品行的首要表现,这影响着教师对学生品行的评定。同样的教师是否尊重学生也成为师生关系中的关键。尊重学生需要尊重学生的方方面面,如:人格、劳动成果、成绩、隐私等等。部分有自卑心理的学生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身价值难以体现,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只有被人接受后才能真正的接受自己和正视自己的价值。所以师生需要互相尊重,老师更要做到对学生的尊重。多年实践证明,尊重学生是加强师生联系的重要前提,学生受到更多的尊重才能更好的打开心扉,增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情感,学生个体才能感觉到集体和集体力量的存在,感觉到候个体对集体的依存关系,就会为集体的荣誉去努力,去奋斗,班集体才会真正形成。
二、加强交流,了解学生
沟通交流是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纽带,感悟是情感产生的基石。和每一个学生成为朋友,让学生和老师能够互相理解,才能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更好的发挥教师的能量。这需要用自身的行动来证明,工作要积极投入,认真负责。平时要多照顾学生生活,与学生在课间、放学后都要积极的了解他们,和他们多多交流,了解他们在学校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学校生活、学习、娱乐、趣事等等都可以成为互相之间交流的主题。学生遇到了难题要主动积极的为其解决提出建议,更好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通常情况下,很多学生很难对教师倾诉自己的想法,这种情况的产生需要教师走进班级中去,寻找恰当的机会和场所,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把自身真实的情感、想法、思想表达出来,通过不同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情状态,开展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比如,可以在作文教学中布置类似于《写给老师的话》《我和老师的一件小事》等题目,以作文等为媒介鼓励学生以不同形式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性格情况,针对性选择合适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
班主任与学生成为朋友才能够真正的了解学生需求和困难,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倾听他们的诉求才能更好的得到学生信任,更好的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当学生和班主任建立起长期牢固的友谊后,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会第一时间寻求老师的帮助,教师要积极的了解学生情况,以诚恳的态度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拜托负面情绪对学生的影响,同时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
三、对学生要积极做到心理换位
中学生在人际交流过程中具有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又缺乏主动去理解别人的行为习惯和勇气,并且在这一点上对教师班主任更为严重,这使得教育工作开展带来了很大困难,并且学生之间矛盾频发。
作为班主任,要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惑和矛盾要积极引导,通过“心理换位”互相多一分理解和包容。引导学生以老师的角度审视问题,以了解老师的工作,理解老师所做出的努力,化解那些不理解和矛盾。
学生在班级生活学习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分歧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班主任首先要了解事情的原委,对学生耐心的进行心理疏导。使学生明白矛盾和冲突都是在所难免的,在涉及到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发生时就要据理力争。但是在普通矛盾或为了一些小事发生矛盾时,除却要据理力争维护自身利益以外,还要学着退让,以礼貌的方式结束冲突,不能得理不饶人。通过和平礼貌的方式解决矛盾和冲突,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或造成遗留问题,让周围的人都能接受和舒服,这才是“有理亦有礼”的处事水平。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和学生的导师,要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通过引导其进行心理换位,互相体谅互相理解,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对方并减少误会的产生。这样更好的团结同学,是班集体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
四、要从个性特点出发
注意到班级中学生个性的相似和相容影响人际关系和班风。学生在信念、态度、价值观,或身份、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方面相似程度高,彼此间就容易接近,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相似程度,则容易疏远,或否定的人际关系。作为班主任,应特别重视那些因在消极的因素上有其相近性而形成的学生群体,因这种群体有可能产生偏离集体倾向,我们应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来转移他们的兴趣,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并通过有重点地做好部分学生认识转变工作来降低这种群体的相似性,使他们能更好的溶入整个班集体中。
一般而言,班集体需要个性不同的人来进行互补以形成集体的和谐性。举例来说,比如教师座位安排。在调座位时,班主任要通过对学生的了解为基础,进行合理的搭配组合。将外向开朗的同学和内向的同学可以安排在一起进行中和;喜欢主动与他人来往的同学与期待被他人接纳的同学安排在一起;把喜欢管理的人与容易被引导的人安排在一起。相互有满足趋向,能相处融洽。这种互补性的安排,有利于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稳定班级群体的乐观情绪,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默契,使班集体充满生机和活力。
班主任要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营造一个学风优良、蓬勃向上的良好环境,让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充分的成长,使班集体充满生机和活力,首先就要尊重集体中的每个成员。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榕山镇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