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协助关系理论在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的运用
2017-12-01黎海清吕小玉
黎海清 吕小玉
罗杰斯协助关系理论在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的运用
黎海清 吕小玉
辅导员谈心谈话是各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结合协助关系开展谈心谈话工作可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学生情感、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和成熟。
思想政治教育 谈心谈话 协助关系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谈心谈话是辅导员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形式。提升谈心谈话工作的效果,需要辅导员充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心理学基础知识、社会学基础知识等作为理论指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关于协助关系方面的一些理论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谈心谈话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谈心谈话是辅导员基本的职业能力要求
(1)辅导员要通过日常观察、谈心谈话等方式,收集学生基本信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2)能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熟悉大学生常见的发展性心理问题,掌握倾听、共情、尊重等沟通技能,能够与大学生建立积极有效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调适一般的心理困扰;(3)能掌握主题教育、个别谈心、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能针对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问题做基本解释;(4)能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
因此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和交流,通过谈心谈话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入耳、入脑、入心。
二、建立“师生型协助关系”有助于提升谈心谈话的效果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是是“95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个性突出、思想活跃,对社会、未来和自我都有比较独立的思想。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以及社会的组织结构、就业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也日渐突出。在与学生的教育和谈话中,我们如果仅仅从纯理性的层面来帮助和指导学生,为他们制定好前进的方向和目标,这往往可能招致学生的应付和反感。交流谈话我们应跨越“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基于人本理念的师生型协助关系的建立,更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理性的认识社会,这也是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
所谓师生型协助关系是指在辅导员在同感理解、真诚和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基础上,通过体验、欣赏学生表露的心声及发挥的潜能,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成熟,改善学生的能力发挥状况以及他应对生活的能力。罗杰斯说,这种协助关系是一切教育或管理工作的根本环节,“若父母能与孩子创造出此心理气氛,孩子会更自主、更懂事和成熟;若教师能与学生创造出此关系,学生会更好学、更爱问、更自律,少焦虑和依赖;若管理者和领导人在其组织中创造出此气氛,部属会更负责、更有创意、更合作,亦更适应新问题”。因此,在思政教育和谈心谈话中,辅导员和大学生能否构成协助关系,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
三、辅导员建立协助关系的思考和建议
第一,让学生觉得辅导员是一个值得信任、可靠,以及在某种意义上是表里一致的人。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要觉得另一个人可靠可信,那个人必须是表里一致的。辅导员作为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也应该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只有言行一致,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引领社会风尚,才能以高尚品行和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学生也才能更放心更乐意表露自己的心声和困惑,从而促成更深入的谈心谈话。
第二,辅导员要让谈话双方体验到一种自己对学生的积极态度,接纳学生的个性和特点。
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我们往往希望能够保持一定的距离,罗杰斯认为这样不容易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亲近感。在谈话过冲中我们更应该保持一种的温暖、关心、喜爱、感兴趣以及尊重等方面的态度。具体来说,就是在价值观、人格等方面做到与学生平等,热情、耐心、实事求是的倾听和帮助学生,接纳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做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第三,辅导员应积极帮助学生解除外在评价的威胁,从而实现自我的改变和实现。
罗杰斯认为来自别人的外在评价无论是好是坏对于个人成长而已均是有害无益的,应该要维持一种无评价的中立关系,帮助当事人意识到评价的定位在自己内部,从而成为一个能够为自己负责的人。因此,在谈话过程中我们应更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以准确、客观的言语表达对学生内心体验和所遇困惑的理解,帮助求助发现到自己的问题或优点,激发其前进的内在动力。谈心谈话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改变自我从而实现自我。我们应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个人隐私,保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江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黎海清,男,汉族,广西桂林人,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