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恒、傅清关系问题考察
2017-12-01李博威
李博威
傅恒、傅清关系问题考察
李博威
本文讨论了傅恒与傅清的关系问题,综合不同史料对《清史稿》总关于傅恒、傅清记载的错误进行了考证并得出傅恒乃傅清之弟的结论。
傅恒 傅清 清史稿
富察·傅恒是一位被人民大众广泛知晓的历史人物,不仅是由于他的丰功伟绩,更得益于影视作品中的多次露面。历史上有另一个与他有所联系的人——“傅清”。《中国历代人名辞典》中,傅恒和傅清的词条在同一页。然而关于“傅清”的词条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版解释道:傅清乃“傅恒之子”[1],另一版则说傅清乃“傅恒之弟”[2]。傅清、傅恒属“傅”字辈,傅清与傅恒更像兄弟,而非父子。“傅恒之弟”的说法是1989年的修订版《中国历代人名辞典》中的记载,说明编者已然意识到“傅恒之子”的说法有误,此问题初步得到解释,但还是有必要从原始文献中得到进一步印证。
《清史稿》卷三百一列传八十八《傅恒传》中记载傅恒“子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此说在《清史列传》中亦得到认证,应可信。且《清史稿》卷三百十二列传九十九《傅清传》中指出傅清乃“李荣保次子”,由此可见两人是兄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此外,从两人经历来看,《清史稿·傅恒传》中记载傅恒卒于乾隆三十四年七月,且“卒时未五十,上尤惜之”,而傅清在乾隆初时已“累迁至直隶天津镇总兵”。那么,乾隆初傅恒不过十六七,怎可能有一个已经当了很久官的儿子?因此傅清乃“傅恒之子”的说法实不可信。
那么修订后的“傅恒之弟”的说法是否可信呢?
首先看《清史稿·傅清传》中的记载:“傅清,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李荣保次子,傅恒弟也。雍正间,授侍卫。乾隆初,累迁至直隶天津镇总兵”。《清史稿》中明确说明傅清是傅恒之弟,符合《中国历代人名辞典》中的说法。但是如若对《清史稿》傅清、傅恒两人列传中的为官经历稍作思考,就会发现此说法亦禁不起推敲。如前所说,乾隆初时傅恒至多不过十六七岁,而傅清在“雍正间,授侍卫”,乾隆初时已经“累迁至直隶天津镇总兵”。即便傅清这个“弟弟”入仕极早,官运亨通,升迁极快,也实在有违常理。《清史列传》则有更直接的证据。据《清史列传》卷十九大臣画一传档正编十六《傅清传》记载可见,傅清最早任职是雍正元年(1723年)“由闲散授蓝翎侍卫”[3],而傅恒的最早任职是在“乾隆五年(1740),授蓝翎侍卫”[4]。由此可见,傅清入仕比傅恒整整早了17年。如前所知,乾隆三十四年(1769)傅恒卒时尚未及五十岁,那么雍正元年时他至多不过四岁。试问,一个四岁孩童怎么可能是一个国家官员的兄长呢?显然,此说亦不可信。
既然两人都是文献中明确记载的李荣保之子,傅清不是傅恒之弟,那么傅清是傅恒的兄长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清史列传》卷二十大臣画一传档正编十七《傅恒传》中记载傅恒为“李荣保第十子”。清阮葵生所撰的《茶余客话》成书于乾隆三十六年前后,其中对李荣保的子孙后代有详细记载:李荣保“长子广恒,次子傅清,三子傅宁,四子傅文,袭公。六子傅宽,八子傅玉,九子傅谦,俱任侍卫。十子傅恒,御前侍卫,内务府总管,户部尚书,大学士,忠勇公”[5]。此书的记载十分清楚,傅清为李荣保第二子,傅恒为第十子,与《清史列传》一致。而清朝的实录中亦有更直接的证据。《清高宗实录》卷二百六十七中记载了乾隆皇帝给时为户部侍郎的傅恒的一道谕旨,开篇即说“札寄汝兄傅清知悉……”,由此可见傅清为傅恒的兄长一说确凿无疑。
经笔者考查,误将傅清认为是“傅恒之子”的说法最早出自1982年版的《中国历代人名辞典》,此后被少数作者沿用,至于该书编者何以得出此结论,实不可考。而将傅清认为是“傅恒之弟”的说法则是受到了《清史稿》的误导。然而无论从《清史稿》中傅清、傅恒两人传记本身的逻辑出发,还是从其他比《清史稿》更早的记录两人生平的史料来看,“傅清乃傅恒之兄”的事实都十分明朗。并且除了部分直接转述《清史稿·傅清传》的文献之外,亦不曾有其他文献有此说法,因此笔者认为,《清史稿》所写傅清乃“傅恒之弟”之说,很有可能是撰者的一时疏忽,笔误也未尝不可能。
史家写作中的一点小疏漏,却往往引得后人纷纷转用却不加考证,因而导致错误的说法广为流传,甚至出现在辞典中。本来是一个稍微深入考查一下就能发现的问题,却至今仍然存在,这不得不给我们历史学习者以警示。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应时刻保持逻辑的清晰,对史料、对观点大胆质疑,并且认真求证,如此才能保证基本史实的无误。
[1]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历代名人辞典》编写组.中国历代名人辞典[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473.
[2]邱树森.中国历代人名辞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973.
[3]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7:1403.
[4]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7:1485.
[5][清]阮葵生.历代笔记小说大观 茶余客话 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51.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