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花儿”音乐与舞蹈的艺术特征及其传承价值
2017-12-01李豆豆
李豆豆
青海“花儿”音乐与舞蹈的艺术特征及其传承价值
李豆豆
本文在介绍青海“花儿”音乐与舞蹈的内容和本体本体特征的基础上,对“花儿”音乐和舞蹈的特点做了解析,并就传承价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花儿”舞蹈 特征 表现形式
“花儿”是中国西北地区一种山歌,是以汉族为主,同时还有回族、土族、藏族等九个民族共同传唱的民族歌曲。在2006年5月花儿被批准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正式列入我国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备选项目。花儿在旧时代属于抒情歌曲,只在山野歌唱,必须回长辈。解放后,颂歌、劳动歌等均广泛采用“花儿”形式。正如青海民族大学董卿基副教授所说“从前的花儿不登大雅之堂,感情色彩的民歌在家人面前不能唱,长辈面前不能唱,只流行于农村,现在“花儿”也从农村转到城市,也就是我们俗说得‘花儿进城了’”。在青海、宁夏地区有些城市还有花儿茶社,供群众们欣赏愉悦。这也说明了“花儿”在中国无论是文学上的,还是艺术上的影响力逐渐变大。
一、“花儿”音乐的内容
(一)表达男女之情的“花儿”
“花儿”的歌唱内容主要是以歌唱爱情为主。由于其歌词内容与人们的爱情生活有关它之所以被称为花儿,而“花儿”是指对所钟爱女人昵称,在青海也被叫做“少年”。在描述男女爱情中,“花事”、“缠花”、“花案”都是与“花儿”山歌相关的事。按传统的说法:男演唱者将钟情的女人亲昵地称为“花儿”,女演唱者将爱慕的男人称为“少年”。
(二)表现生活场景的“花儿”
在青海地区流传的“花儿”除了山歌形式外,还有小调。这种小调不同于表达男女之情的花儿,是可以在长辈面前唱的。主要是描写事件、刻画人物性格,不仅提高了群众的精神生活,还使群众喜闻乐见。比如,《蓝桥会》《四季歌》等民间小调。还有宴席曲,比如《腾地尔格玛》的唱词:“万花摊开了万花鲜,三岁娃娃在花丛玩耍,看着蜂儿蝶儿低下了头,解不开的迷儿在他心上爬”。这种描述生活场景的小调在青海很流行。
二、青海各民族“花儿”的舞蹈本体特征
“花儿”的舞蹈是集音乐、舞蹈、文学一体的艺术形式,将三种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舞蹈在音乐和抒情文学的渲染下显得更为优美、生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
在民间流传的舞蹈主要分为“宴席曲”“跳花儿”“汤瓶舞”和有关宗教信仰内容的舞蹈等几种类型。现在舞台上的民间舞大多都是“宴席曲”和“跳花儿”的演绎和延伸。“跳花儿”是将山歌“花儿”与“八大光棍”舞蹈融为一体的边唱边舞的歌舞形式。可见各种类型的这种民间舞蹈基本都是以表现喜庆、愉快的氛围为主流方向的,通过歌舞结合的形式,充分展现出了稳健大方、潇洒自由、幽默风趣、活泼坚韧的民族特色。
朱仲禄和陕西歌舞团创作的民间舞蹈作品——《花儿与少年》,通过双人舞、群舞等形式,配合快慢板相间的回族歌曲“花儿”,展示了回族民间舞蹈朴实大方、柔中带刚、热情奔放、开阔秀美、稳健洒脱的独特艺术风格。“花儿”的这一民间舞体现了当地人民勤劳、坚强、团结的民族精神。杨恺说:“当时,朱仲禄先生将流传于青海的民间小调《蓝桥会》《四季歌》《五更鼓》和其他一些‘花儿’曲令提供给了陕西歌舞团。这些小调和曲令成了抒情歌舞《花儿与少年》的 创作素材。他还将流传于河湟地区社火中‘八大光棍’的舞蹈动作表演给大家看,并确定了抒情歌舞《花儿与少年》的舞蹈动作、服饰和道具。”
三、“花儿”音乐与舞蹈的传承价值
(一)多民族融合
“花儿”流行于中国甘肃、青海和宁夏、新疆等四个省份。它是以汉族为主的,同时传唱于藏族、回族、苗族、土族等八个少数民族。在各省到处都有“花儿”的歌声。每当春夏之际,其歌声更加嘹亮动人,此起彼伏,遥相呼应,覆盖面积纵横广褒,达几十万平方公里,这在中外其他民歌种类中是极少见的。其他的民歌往往只局限于某一个具有相同特征的下地区,比如“信天游”,之流传于陕北。“花儿”流行与多民族中,有藏族的“拉伊”、苗族的“飞曲”等等。很多歌曲都是两三个民族都具有的演唱曲目,还有和汉族歌曲的结合,比如蒙汉调,并且这些民族也用当地方言演唱,与汉族人民的可以互相交流。
(二)宗教信仰
由于“花儿”流行于多个民族,其宗教信仰也是独具特色。“花儿”与其他民歌不同之处在与,它流行于汉、回、土、藏等民族,其宗教信仰和方言也都各不同,就给予“花儿”的演唱多姿多彩。这些民族中,有的信奉藏传佛教,还有信奉伊斯兰教,还有的信奉中原佛教和道教。种种此类不同民族多信仰的风格特征,也只有“花儿”能都以博大的胸怀海纳百川,也使其与其他民歌的价值意义不可比拟。
(三)“花儿”内容广泛
“花儿”是一种以情歌为主的民歌,在描写男女之情、婚姻中细致入微。除此之外,“花儿”还会演唱表现历史事件的歌曲,以及日常生活场景都会如实表达,它独用的手法是比兴手法。在句子中,花儿还会涉及到神话传说、民族人物、天文地理、社会宗教、草种鸟木等等无所不有的唱词内容。所以说,“花儿”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都可以算是在中国西北地区涉猎广泛、独具特色的一朵瑰丽的艺术。
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们关注着“花儿”的发展,不断地挖掘历史价值,洞察多个民族的文化形态,以最全面的姿态和最真实的记录保存这一极具文学价值的民歌。“花儿”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说明了它在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性,其民族民间文学也是影响之大。
陕西师范大学)
李豆豆(1993-),女,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方向:舞蹈教学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