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草书者最孤独

2017-12-01曾凡忠

长江丛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狂草怀素草书

曾凡忠

善草书者最孤独

曾凡忠

伟大的艺术大都诞生于孤独中,孤独的艺术人生也将迎来辉煌。“草圣”怀素以酒为媒,孤独为伴,创造出了天下独步的狂草书艺术。

草书 怀素 孤独

纵观中国书法艺术史,在书法的道路上无不闪烁着孤独的影子,他们远离大众视野,离群索居,醉心书艺,选择追寻内心,行为不被常人所理解并穷困潦倒,但他们用智慧和苦心孤诣的精神,追求本性,直面心灵的艺术创作,实现了生命的超越,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作品。“草圣”怀素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一、酒中乾坤抱孤独

唐代是中国文化和国力的鼎盛时期之一,可谓人才济济,当然也竞争激烈,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复杂也一样不比今天逊色,因此我们也能对唐代人的精神状态感同身受。作为当时的书法家,特别是在正常的精神状态下,张旭无法创作出满意的作品,但借助于酒精的力量,“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酒后挥笔,他在无牵无绊的境界中能够尽情挥洒,完全释放了真实的自我。怀素与张旭一样,性格都很疏放率真,不拘小节,尤喜杯中物。怀素曾在寺内粉壁长廊数十间,每因酒后小豁胸中之气,便提笔疾书于粉墙之上,其势若惊蛇走虺,骤雨狂风;满壁纵横,又恰似千军万马驰骋沙场。为此,时人又称怀素为“狂”。说怀素之与张旭,是“以狂继癫”。

人是懂得批判思考的高级动物,怀素既然认识到了在现实生活中创造性的发挥受到了制约,他就会寻求突破,因为偶然或者必然的机会,酒于是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他的最好选择。醉态中的人并不比常态中更聪明,酒仅仅是让人返璞归真,从而终于找回真实的自我。“醉之以酒而观其性(诸葛亮)”。在酒后所表现出来的人性,才是人的真实性情。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怀素“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其最终的目的是达到内心的释放与解脱。《金壶记》说他是“一日九醉”。大概醉翁之意不在酒,“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他志在“狂草”而已。与怀素有过交往,性情相近的诗人李白也有类似表达,他在《月下独酌》中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不解饮的月亮、随身而动的影子,看起来还挺热闹,而实际上都只能更加显出诗人的孤独伶仃和心中的哀伤;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其实“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酒后何尝不让人的内心更加孤单与寂寞,在怀素和李白的心中,饮酒是他们挣脱现实樊篱,实现心灵自由的一种最佳方式,李白醉态“斗酒诗百篇”,怀素醉酒字更狂。正如荷兰人梵·高的爱酒缘于他人生的失意,由于与现实社会的格格不入,他的内心十分痛苦,而在酒中终于发现了一个真实的艺术世界。“一个伟大的人往往遭受排挤、压抑,甚至被人斥为哗众取宠而立于孤独之中。(德国哲学家尼采)”

二、追求本真品自高

每一个才华横溢的脸庞身后,总会是每一个寂寞聊赖的孤独身影。怀素本是一个叛逆者,在盛唐走向晚唐的时代,唐朝书法氛围崇尚法度;王羲之书法在初唐,受到唐太宗的追捧,时人更是趋之若鹜,怀素并不在意当代的艺术潮流,怀抱孤独,追随自己的内心,更多地在“一笔书”的领域探索,继承了张芝、崔爰、杜度以及王献之的书法传统。

怀素书法“谨于法度”“莫不中节”,在“魏晋法度”的基础上将唐代草书艺术推向新的高峰。怀素善以中锋笔纯任气势作大草,“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声势满堂”,到“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境界。虽然如是疾速,但怀素却能于通篇飞草之中,极少失误。怀素的狂草,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无论是在书艺的继承上,还是在个性追求上,怀素与魏晋风度是一脉相承的。魏晋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晋朝屡以吏部尚书请官王右军,但遭屡拒绝。正是因为精神的超俗,“托杯玄胜,远咏庄老”、“以清淡为经济”,喜好饮酒,觥筹交错不止,不务世事,以“隐逸为高”等观念,才能造就那传奇的《兰亭序》。魏晋之风倡导了一种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这种追求直接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影响了李白、怀素、苏轼等后人。怀素直至晚年,作品才归于平正,文嘉评其《千字文》“笔法谨密,字字用意,脱去狂怪怒张之习,而专趋于平淡古雅”。

从怀素的书法线条来看,书如其人,孤独中带着苦寒,远离京城,与在偏远的南蛮之地永州寺院清修密不可分。孤独是自成世界的一种独处,孤独是一种完整的状态,孤独的怀素自成世界、自成体系,表现出一种“圆融”的高贵,他的人格在狂草中得到升华。孤独是最原始、最本真的状态,正如雕塑家罗丹说:艺术是孤独的产物,因为孤独比快乐更丰富人的情感。“给我快乐,毋宁给我孤独(海明威语)”。他笔法娴熟精妙,在一泻千里龙飞凤舞的笔势中能保持中锋行笔,逆锋起笔,用锋尖在纸面上条约出瘦劲凝练而富有圆转弹性的线条,达到了“折叉股”和万岁枯藤的艺术效果,故人称“藏真妙于瘦”。怀素一生云游,漂泊四海,俗世交往非常广泛。除了书法别具一格、匠心独运以外,他还能赋诗吟句,与当时文化名流如戴叔伦、颜真卿、钱起、陆羽等交往甚密。每逢聚集,必饮酒恣情,疯狂极致,杰作连连。怀素做和尚确实出了格的,或者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坏”和尚,因为他坏了佛家许多的清规戒律,食鱼又吃肉,还喜欢饮酒作乐,不分场所,到处涂写,人人见而避之,却又心怀崇敬。他真实、可爱,不受世俗羁绊,不受佛家所囿,自然少了非议而被认同。面对《食鱼帖》,鱼始化龙,腾云驾雾,旋风聚雨,高迈之情,豪爽之意破墨而出。从后来的人们对怀素、张旭书法和梵·高绘画的追捧程度,不难看出世人对“真实”其实是多么的渴求,也最终证实了“真实”的艺术的才是最高境界的艺术。

不知是从事艺术的人喜欢孤独,还是孤独的人喜欢艺术,古今中外出现过众多个性乖张孤僻的艺术家。中国的扬州八怪、荷兰的梵·高、法国的高更……似乎造诣越深的艺术家越显得不合群。达·芬奇曾说:“为使躯体健康不致妨碍精神的健全,画家和素描家应当保持孤独。”也许只有当面对自己独一无二的内心世界,艺术才能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

三、坚守内心觅芳径

书法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狂草又是各种书体中最有代表性的。在狂草中,作为传达信息的功能已减到最低限度,而书法的艺术性却达到了极致。书法家创作狂草更多的是在于表现自己,通过草书的形式抒情达意,体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与丰富性,与其他书体相比,可谓“曲高和寡”。善草书者最孤独,笔端涌现的是自己内心的表达,他人最难猜,“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我们的书法工作者,特别是草书艺术家更应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坚守住孤独,不随大流,不为流行书风所左右,坚守和追随自己的内心与本真,“我手写我心”。“运伟大之思者,必行伟大之迷途,背起行囊,独自旅行,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黑格尔语)”。

前人的书法已达到极致,超越与创新已是困难。“独创性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跟任何人不一样。正因为不一样,才为世界增添了一份美好,增添了一份新的艺术,这份艺术哪怕只是一点点的不同,或仅仅是一朵小小的艺术花朵,那也是新鲜的。光有继承没有创造是不够的。我也是在几十年的艺术磨炼中慢慢地明白这些道理的,千人一面,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贾又福论画》)”。期待众多书家在书法艺术追求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师古而不泥古,追寻前人的足迹,以怀素等先辈为榜样,博采众长,独觅芳径,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1]王佩良.草书大师僧怀素[N].中国文化报,2014-02-26.

[2]孙小力.怀素和尚:草书天下独步[EB/OL].大公网佛教. http://www.ebaifo.com/fojiao-624399.html

[3]姚老庚.醉僧怀素可不是个”坏”和尚[OL].中国红色旅游网,2013-10-10.

[4]中外艺术之”醉”[Z].百度文库,2011-02-17.

[5]王永贵.唐代书法大家怀素是如何进入化境的[EB/OL]. http://collection.sina. com.cn/zgsh/20131118/1620133970. shtml.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狂草怀素草书
怀素芭蕉练字
书僧怀素的籍贯
读林鹏《丹崖书论》有感
录清·孙枝芳诗(草书)
自作诗(草书)
《阳泉 草书赋》
联谜考徒弟
狂草:笑为花开,花因笑发
怀素芭蕉练字
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