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鞠躬礼”看中日非语言文化的异同
——以日本近现代小说为素材

2017-12-01苍丽影

长江丛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榻榻米舞女例句

佟 葳 苍丽影

从“鞠躬礼”看中日非语言文化的异同
——以日本近现代小说为素材

佟 葳 苍丽影

本文探讨了中日两国鞠躬礼的起源及各自不同的涵义,并以日本近现代小说中有关鞠躬礼的描写为素材进行分析,探讨了中日两国在鞠躬礼上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

非语言 鞠躬礼 文化内涵 近代小说

一、前言

新华社每日电讯2007年3月22日有一篇以《顾客退货商家一再鞠躬,日本天天都是“3·15”》为题的报道。讲述了新华社某记者在日本买了一套西服,因为穿着不合适退货时,店员三番五次地向其鞠躬道歉:“对不起,没有帮您挑选好,给您添麻烦了”。该记者表示,他最为惊叹的并不是日本便利的交通和繁华的商业,而是商家的这种对顾客的尊重和体贴。

报道中所提到的鞠躬礼是日本社会常见的一种社交礼仪,也是较为典型的非语言表达行为之一。它起源于中国,后流传至韩国、日本等国家,在东亚地区应用广泛。虽然中日两国都使用鞠躬礼,但两者从姿态到表达的内涵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报道中记者之所以对日本人的鞠躬表现出“惊叹”也说明了这一点。本文从中日两国鞠躬礼的起源及各自不同的涵义出发,以日本近现代小说为素材进行分析,探讨中日两国在鞠躬礼上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异同。

二、鞠躬礼在中国的演化

鞠躬礼起源于中国,最早曾是我国古代汉民族的一种礼仪。历史记载早在商代就有一种古老的祭天仪式称为“鞠祭”。其祭品的牛、羊,甚至是人,都要保持完整,不可切成块,并将整体弯卷成圆的鞠形,再摆到祭处供奉,以此来表达对神明的恭敬与虔诚。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延续,并发展成现在的鞠躬礼。“鞠躬”一词本来的涵义即为:向对方弯腰,象征性地表示愿意把自己作为鞠祭的一个牺牲品而奉献给对方。鞠躬礼表达对地位高或辈分高的人的尊敬。这种礼节在我国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如《论语·乡党》中就有“入公门,鞠躬如也”的记载。

在辛亥革命以前,几千年间较为隆重场合中国实行的都是更为严格的鞠躬礼,即跪拜礼。当时根据对象的不同,实行的是一跪三叩礼、二跪六叩礼、三跪九叩礼。而且在跪叩上有着十分严格的规矩。例如举行大典时,大臣们向皇上行的就是“三跪九叩”大礼。辛亥革命时期废除了封建帝制。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先生宣布取消跪拜礼,公布了民国《礼制》,详细规定了男子礼为脱帽鞠躬。

鞠躬礼虽然起源于中国,但是由于“五四”时期的反传统思潮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破四旧”风潮,这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礼仪也被当做“四旧”而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因此,在现代中国,鞠躬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不普遍,只有在较为正式、隆重的场合才会使用。

鞠躬礼在中国一般分为一鞠躬和三鞠躬。一鞠躬最常见于舞台表演时表演者对观众的致谢,宾馆、饭店的服务人员对顾客表示感谢或道歉等。三鞠躬最常见于结婚典礼和葬礼仪式。结婚典礼上,新婚夫妇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和夫妻互拜。每一拜都需要三鞠躬;葬礼上,参加葬礼的人在遗体告别仪式上要向逝者三鞠躬,家属同时也要回以三鞠躬。

三、日本鞠躬礼的起源及其内涵

源于中国的鞠躬礼在日本最早出现在弥生时代,其动作是跪在地上把头垂下,以表达对身份、地位高的人的敬意或服从之意。在飞鸟、奈良时代,日本参照中国的传统礼法,制定了适合各自身份的鞠躬礼仪,发展至今形成了现在日本的鞠躬礼。

与中国的鞠躬礼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站立式、90度鞠躬相比,日本的鞠躬礼形式更为多样。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座礼和立礼。座礼就是坐在榻榻米上鞠躬的礼仪形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坐”指的是日本的“正座”,即中国人所说的跪坐。座礼是在正座的基础上,屈身行礼,其形式与中国的跪拜是一样的。因为传统的和式房间均铺有榻榻米,所以便于行“座礼”。座礼又按照不同的场合分成了9 种,即首礼、目礼、指建礼、爪甲礼、折手礼、拓手礼、双手礼、合手礼、合掌礼,称之为“九品礼”。

立礼顾名思义就是站立着行礼鞠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积极接纳和吸收西洋文明,不再是单一的榻榻米,铺设地板的房间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立礼也开始广为使用。立礼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15度鞠躬礼主要用于熟人见面打招呼或擦肩而过时的点头示意;30度鞠躬礼是商务上最常用的,比如向客人打招呼等;45度鞠躬礼一般用于初次见面,也应用于服务员对客人表示欢迎以及向对方委托重要的事情或者道歉;90度鞠躬礼主要用于天皇、身份特别高的人或者特别的感谢、道歉等,日常生活中使用不多。

与中国的鞠躬礼只有在特殊的场合才使用不同,日本的鞠躬礼广泛应用于各种社交场合,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们经常能在影视剧上看到日本人鞠躬的场面,甚至连打电话的时候都会向对方鞠躬。因此,不了解日本的鞠躬礼就很难融入日本社会,也很难与日本人进行顺畅的沟通交流。

四、从近现代小说看中日鞠躬礼的异同

如前所述,中日鞠躬礼无论是姿势上,还是所表达的意思上,日常生活中应用的频率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小则会引起信息错乱、带来理解、沟通上的障碍,大则会造成文化冲突。下面以日本的近现代小说中的鞠躬礼为例,对比中文翻译,分析产生误译的原因,指出非语言交流的重要作用。

(1)まもなく、料理屋の女中が踊り子を迎えに来た。踊り子は衣装を着けて私に言った。「すぐ戻りますから、待っていて続きを読んでくださいね。」それから、廊下に出て、手を突いた。「行って参ります」。

译文:(前略)然后,走到走廊上,垂下双手施礼说:“我走了。”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叶渭渠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2)私は廊下に出て、手招きをした。芸人たちは庭でちょっと呟き合ってから玄関へ回った。男の後ろから娘が三人順々に、「こんばんは」と、廊下に手を突いて芸者のようにお辞儀をした。碁盤の上では、急に私の負け色が見え出した。

译文:(前略)三个姑娘从汉子身后挨个向走廊这边说了声:“晚安。”便垂下双手施了个礼。(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叶渭渠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这两句中的“手を突く(手扶地)”这一非语言行为在日语中已经符号化,日本人从这个非语言表达中联想到的行为是“正坐(跪坐)在榻榻米上,非常恭谨地把手放在膝盖前,低头行礼以示感谢或道歉等”,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座礼”。但是,中国人是否能够从“手を突く”这一表达中联想到这是日式的鞠躬呢?显然是不能的。由于现代中国已经没有了“跪坐”的习惯,所以“手を突く(手扶地)”这一非语言表达在文学作品的译文中出现时非常容易出现误译或误读。比如,例句①和例句②的译文就是误译。译者把“手を突く”翻译成了“垂下双手施礼”,那么中国读者所联想到的就是“舞女站在走廊上,垂下双手弯腰鞠躬的形象”。这与原文是大相径庭的。

(3)彼女ははっと飛び起きて、きちんと座ると、礼儀正しく両手を突いて、「まことにどうもすみません」。

译文:她吃了一惊,慌忙站起来,然后又端端正正地坐下,很有礼貌地双手着地施了个礼。(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叶渭渠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4)玉次郎が入っていくと、長尾大夫は大きな目でじろりと彼を見て、それなり黙殺しようとし、その一派はほとんど彼に倣った。それを充分感じながら玉次郎は努力して笑顔をつくり、長尾大夫の前に座り、手を突いた。

译文:玉次郎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却勉强作出一副笑脸,坐到长尾大夫跟前,行了个礼。(有吉佐和子《木偶净琉璃》,叶渭渠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

(5)私の足元の寝床で、踊子が真っ赤になりながら両の掌ではたと顔を抑えてしまった。彼女は中の娘と一つの床に寝ていた。昨夜の濃い化粧が残っていた。唇と眦に紅がすこしにじんでいた。この情緒的な寝姿が私の胸を染めた。彼女は眩しそうにくるりと寝返りして、掌で顔を隠したまま布団をすべり出ると、廊下に座り、「昨晩は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ときれいなお辞儀をして、立ったままの私をまごつかせた

译文:舞女就躺在我脚前的那个卧铺上,他满脸绯红,猛地用双手捂住了双脸。(中略)她有点目眩似的,翻了翻身,依旧用手遮住了脸面,滑出被窝,坐到走廊上来。“昨晚太谢谢了”她说着,柔媚地施了个礼。我站在那里,惊慌的手足无措。(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叶渭渠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例句(3)的“両手を突く”和例句(4)的“手を突く”,译者的翻译分别是“坐下,双手着地施了个礼” 和“坐到…面前,行了个礼”,中国读者从这一翻译当中恐怕也很难正确理解“手を突く”这一表达。因为中国人的“坐”和原文想要表达的“坐”是不一样的。例句(5)中的舞女“廊下に座り、「昨晩は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ときれいなお辞儀をして、……”所描写的是舞女跪坐在走廊上,很恭谨地按礼节行了日式鞠躬礼。但是译者翻译的是“她说着,柔媚地施了个礼。”把“きれいなお辞儀をして”理解为“柔媚地施礼”显然是错误的。

(6)民子は年が多いしかつは意味あって僕の所へゆくであろうと思われたと気づいたか、非常に恥じ入った様子に、顔真っ赤にして俯いている。常は母にすこしぐらい小言言われても随分だだを言うのだけれども、この日はただ両手をついて俯いたきり一言も言わない。

译文:(前略)她显得羞答答的样子,涨红着脸,耷拉下脑袋,(中略)可是这一天她只是双手扶地,低下头来,一声不吭。(伊藤左千夫《野菊之墓》,唐月梅译,中国社科院出版社,1981年)

例句(6)中的民子被母亲所训教,跪坐在母亲面前,双手扶地,低头。值得关注的是译者将“俯いている”翻译成了“耷拉下脑袋”。中国西汉时期的有关礼仪的典章制度选集《礼记》中,对礼的规定上有这样的记载“立容辨卑、毋谄;头颈必中”。意思是“在尊者面前站立时要有谦卑的态度,但不可有谄媚之容,头与颈部要保持正直”。这一点在日本的鞠躬礼中体现得很充分。无论是跪坐在榻榻米上的“座礼”也好,还是站立时所行的“立礼”也好,都要求行礼时头部与颈部保持一直,与背部是保持水平的。所以,原文当中的“低头”也是头、颈、背保持直线向前倾斜的“低头”,这种“低头”所表达的是真诚、认真、恭谨的态度,而不是译文中的“耷拉下脑袋”。

五、结语

非语言行为是指语言表达以外的,包括手势、姿势、目光、表情等在内的交流形式。它受限于民族文化的影响,往往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下的相同的非语言行为所表达的意思却千差万别。

日本和中国的鞠躬礼虽然都具有向对方表示尊敬、感谢,歉意等功能,但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日的鞠躬礼在动作姿态及内涵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中国是鞠躬礼的起源之国,但由于种种原因,鞠躬礼在中国已经大大简化了,并且在生活当中不太常见了。相比之下,日本的鞠躬礼的规则变得更加细化、内涵也更加丰富了。更为重要的是,鞠躬礼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于日语学习者而言,如果不掌握鞠躬礼,就无法与日本人进行顺畅的沟通交流,甚至会引起文化冲突。

[1]奥田寛.中国人の非言語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M].北京:東方書店,1997.

[2]王开玺.试论中国跪拜礼仪的废除[J].史学集刊,2004(2).

(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

佟葳(1969-),女,辽宁阜新人,日本国立九州大学硕士,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中日比较社会文化;苍丽影(1975-),女,辽宁瓦房店人,东京学艺大学硕士,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和日本社会文化。

猜你喜欢

榻榻米舞女例句
民国时期上海舞女收入及影响因素考察
——兼谈民国时期上海舞女的职业身份
也谈﹃舞女大班﹄
榻榻米 小户型里的“迷你超人”
挑战不可能
繁华如梦总是空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从榻榻米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