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公立医院临床科室管理困境与对策研究
2017-11-30李仕平
李仕平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1--01
引言
我国综合性公立医院是实行医疗服务的主体,一般采取院科两级负责的管理制度。其存在过于追求利益、科室发展不均衡、难以预测和量化公共需求、医院科室管理中缺乏针对性的管理手段、无法全面推动执行管理等现状,科室管理能够体现出整个医院管理的具体化,医院的发展不仅在于管理层的决策与管理,还在于科室对于医院的管理,科室的管理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院的发展。本文将探讨综合性公立医院临床科室管理困境与对策。
1 临床科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科室医护人员缺编,人才匮乏严重
相比于三级甲等医院,我院作为县级二甲医院,在设施、设备、效益等方面均稍差一些,因此,招聘医护人员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很难留住业务骨干,导致当下现有的医务人员只能对付日常工作,整体上影响了科室的管理质量。或者因为人员严重缺乏,在招聘人员时候很难选到比较优秀的人才,造成人才成长速度慢,影响了医院学科发展,同时已经成才的人员也很难经得住民营医院高薪诱惑,选择离开,造成人才培养上出现一定程度的恶性循环。
1.2 缺乏完善的科室管理制度
科室的管理人员对于棘手的事情,特别是对于难以管理的员工,存在不愿管、不敢管的状况,导致管理制度成为摆设;同时,对于人才选拔、人才任用等方面缺乏合理可行的制度,科室主任往往会采取常规管理模式、个人经验管理科室,影响了科室整体的管理水准。
1.3 经济创收存在压力
当下政府对于公立医院投入的人员及资金支持非常匮乏,特别是相对贫困山区的县级医院,导致科室在解决“看病贵”问题和经济创收问题上的矛盾日益突出,使得医院只能采取经济指标用于衡量科室的绩效,导致科室的经济创收压力较大,面对这样的压力,过度医疗现象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医疗风险指数,由此可见,临床科室以经济收入作为发展中心,形成了形式化管理的局面[1]。
1.4 科室管理的监管力度低下
临床科室管理包括了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科室主任为主的科室管理人员大多数都是具备管理者、业务骨干、经营者等多重位置、角色;鉴于管理者大多数都缺乏专业的、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及管理能力,导致管理随意化,过于普遍,时常会导致科室管理中发生角色冲突,加上受到觀念、精力、时间的限制,管理者大多数都以业务为主,注重专业的发展高于行政管理,各个科室的兼职也影响着科室整体的医疗质量,导致科室管理水平一直处于不理想状态。
1.5 对于不良事件的处理欠佳
近年来,医疗不良事件的频频发生,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内容。综合性公立医院作为公益性的医院,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医院所具备的社会道德逐步丧失。加上媒体不符合事实的报导,导致公立医院的信誉遭到大众的质疑。根据相关报导指出,在住院患者中不良事件的发生,许多都是难以避免的。而我国多数医院都无法正确的处理与对待不良事件,存在谈之色变的状况。虽然各级医院都把不良事件上报作为非处罚性上报,而且还有奖励措施;但是也存在临床医技科室因为害怕不良事件上报后影响科室整体形象或效益,受到院方的处理而出现瞒报、漏报或迟报现象,致使医院职能管理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善流程及发出预警信息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度。
2 医院在临床科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共享与交流无法对称、两级管理执行力度低下并存在脱节情况
临床科室管理能够促进医院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但是,我院却存在管理层信息科室无法准确及时获取的情况,虽然当下在医院周会过后院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人员会与科室进行早班交接,但是仍然无法做到信息的充分共享与交流,医院与科室仍存在许多差距,总是会存在科室管理问题,虽然在医院层面多次强调,但是执行力度仍然较差。以科室主任为主的科室管理者均认为医疗质量管理、医德医风管理、医护人员管理都是医院的管理范畴,使得科室管理变得被动,两级管理不在一个轨道上,缺失了医院管理的内涵[2]。
2.2 管理不均衡
医院在长期发展与规划中,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科室逐渐以专科特点进行分科,优势的科室是医院的品牌与标志,医院会更加注重优势科室的发展,因此,滞后并放松了对科室的管理。
2.3 管理制度的可持续性及执行制度的严肃性不够
医院对临床医技科室的相关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不可持续性或操作性较低,致使一些规章制度成为一纸空文,甚至存在管理制度朝令夕改或前后矛盾的情况。另外在制度执行上,职能科室和临床医技科室发生矛盾的基础上,院级领导是否能够做到公平公正,或者调解时候是否有利于医院整体发展,如果单纯“和稀泥”只为一时的矛盾解决,造成职能科室不敢或不愿深入管理及考核,临床医技科室“有恃无恐”,制度执行没有严肃性,就成了空谈,失去了意义。
3 改善与解决临床科室管理困境的对策
3.1 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引入新的管理理念
临床科室作为独立存在的小的利益共同体,不断引入全新的管理理念,推动科室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实现利益和个人价值与科室价值的共赢。作为科室主任,可以采取军事化的管理理念及措施管理科室,使得科室的人力、物力高效运转,推动科室的迅速发展。另外,对于科室的管理,可以借鉴当下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进行管理,例如在科室内构建合理的风险共担、利益格局等举措。
科室管理的核心理念在于“以人为本”,科室管理的起点与目标均在于实现医护人员、科室发展的双赢。“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于引导员工结合科室价值与个人价值,了解个人发展需求,发挥个体的优势,注重科室的团队协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endprint
3.2 注重文化建设,强化团队协作
科室文化是推动科室发展的源泉,良好的科室文化是科室的灵魂和凝聚力。和谐的科室关系、温暖的人文氛围、积极的科室文化均是科室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管理的最佳状态在于将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一个人身上,推动科室人员的自我管理,而文化建设对于实现这一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充满凝聚力的临床科室都是拥有巨大能量的团队,相反则是散沙一团。是团体亦或是散沙,均由凝聚力决定,建立良好的团队凝聚力需要文化建设的奠定。因此,强化文化建设,形成极具竞争力的科室医疗团队具有重要意义。
3.3 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科室运营需要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对外,科室需要协调院内各个职能科室与其他科室的关系;对内,需要协调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只有将对外对内的关系都协调好,才能保证科室的正常、稳定运行。科室可以建立针对性的行政部门,或者指定专业的行政人员负责同其他科室和医院职能部门的业务来往。科室医护人员关系的管理可以利用团队协作、文化建设等方式完善,从而建立和谐的科室内部人际关系。
3.4 实行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
临床科室的管理,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还要给员工一定的发展上升空间,设置合理、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良好的科室管理,将规章管理制度作为基础,將科室文化的凝聚力作为管理基础。临床科室不仅要制定合理、科学的规章管理制度,还要配备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才能保障规章制度的落实与执行。
3.5 整合优化科室考核制度
综合性公立医院均设置了绩效考核制度用于激励科室医护人员,但是在临床科室中的实施却显得过于形式化。制定有效、科学的具有实际激励作用的绩效考核制度特别是随着国家医改的深入,以及以DRGs为代表绩效分配改革制度的逐步推行,医务人员能够合法有体面增加收入,有利于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还能优化临床科室管理,强化科室的团队凝聚力。对此,科室需要选取适合科室的绩效考核制度,合理监管科室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推动科室的稳定、迅速发展[3]。
结束语
综合性公立医院涉及科室广泛,其临床医技科室的管理质量影响的是医院的整体管理质量。在新医改形势下及非公立医院的双重冲击下,医院只有优化科室人员配置,强化团队建设,树立科学的管理意识、提升科室管理水准、注重科室文化建设、协调各个科室与职能部门的关系、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整合优化考核制度,才能保证科室管理质量,推进科室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国家新医改政策支持下,基本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才能基本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黄伊蕴. 广东省人民医院科研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6.
刘宏宇, 吴丹. 综合性公立医院临床科室管理困境与对策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 2015, 32(10):69-70.
曾晓奇, 黄德财. 综合性公立医院对临床科室管理困境解析[J]. 中国医院, 2015, 16(4):77-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