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广场文化发展之浅见
2017-11-30丁少波
丁少波
摘要: 近几年来,广场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遍及全国的大中小城市及县城集镇,成为城市文化工作的一个新的热点。本文以青铜峡市广场文化为例,对县城广场文化发展特点以及如何更好地发展做了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square culture as a cultural phenomenon, has been all over the city and town and county, and become a new focus of city cultural work. In this paper, Qingtongxia City Plaza Culture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he county plaza cultur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how to better develop have been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simply.
关键词: 青铜峡市;广场文化;城市文化
Key words: Qingtongxia;square culture; city culture
中图分类号:TH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34-0156-030 引言
新型广场文化活动,内容涵盖面广,体现着城市特有的文化风貌,有效地缓解了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文化活动场地短缺、活动经费不足的矛盾,满足了广大群众参与性的要求,为城市群众文化的繁荣拓展了新的领域。同全国及该区各个城市一样,为丰富城镇居民的文化生活,1999年5月,在市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和有关各界的努力下,青铜峡市广场文化活动开始举办。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围绕重大节日和行业庆典安排广场文化以及深入社区、企业、乡镇、部队、学校演出和广场演出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广场文化已在青铜峡市这个拥有27.3万人口,8万城镇居民的小县城中受到极大欢迎,呈现出了蓬勃发展,兴盛不衰的良好趋势。
1 青铜峡市广场文化发展的特点
分析青铜峡市广场文化发展状况,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1 领导重视和文化部门的配套服务为广场文化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在青铜峡市的广场文化活动中,市领导不仅把这项工作作为全市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而且,在资金上也予以了极大支持。广场文化开办之初,便一次性拨款90000元,购置了音响、灯光等设备,并制作长凳150条,既保证了演出效果,也方便了群众观看。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广场文化的层次,还先后投资100余万元,用于设施设备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在广场文化活动中,市四套班子领导几乎场场必到,不但与群众一起观看演出,还登台表演节目,这对参加演出的单位、部门以及演职人员,甚至观众无疑是巨大的鞭策和鼓舞,对广场文化的开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文化部门及时有效的配套服务,使该市广场文化在多年来的演出中从来没有出现拖延或推迟演出时间、影响节目质量等情况,而且,秩序井然,无一例违反社会治安的事件发生。以上两方面的得力条件为青铜峡市广场文化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1.2 群众发动充分,促进了广场文化的繁荣
青铜峡市的广场文化之所以保持了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群众发动充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高。在广场文化活动中参加演出的单位普遍呈现出这样的喜人局面:群众积极主动要求参加,而且大部分单位都是利用晚上和节假日排练,尽管牺牲了休息时间,但演员们毫无怨言,热情不减。还有些单位,虽然节目质量不高没能通过审查,但他们主动找到文化部门要求也参加演出。并加班加点的排练,改进节目质量。群众的广泛参与,使得广场文化的每场演出演职人员平均达到150人次,而且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知识层次的人都登上了舞台,因此,群众参与面之广是多少年来少见的。二是群众观看的热情高。广场文化开办以来,只要有演出,夜晚的青铜峡县城总象过节般的热闹。离开演两三个小时前,广场上的长凳早已被等候的观众挤满。傍晚,城镇居民、外来民工、附近农村的群众更是潮水般涌向广场,甚至远在几里之外的乡镇农民也开着拖拉机,骑着摩托车,满载家人、乡亲前来观看。演出结束后,曲终人不散,许许多多的热心观众帮助收拾音响、地毯、搬凳子的场面场场都能见到。
1.3 专业文艺团体的参与及文化館的辅导示范,提高了广场文化的水平
青铜峡市文工团是一个集戏剧、曲艺、音乐、歌舞表演于一体的专业文艺团体。近几年来在区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我市在每年的广场文化活动中,安排该团专场演出2—3场。在完成专场演出的同时,他们还经常参与其他系统、单位的广场文化演出。专业水平的表演为基层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借鉴机会。市文化馆拥有较为雄厚的专业技术力量,在广场文化活动中,不仅深入全市各基层单位进行辅导、组织,而且每年还举行专场演出2场,较好地发挥了对基层的示范作用。文工团及文化馆的参与,在使广大群众享受高品位的文艺演出的同时,也推进、带动了该市广场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1.4 创作节目的逐步加大,增强了广场文化的吸引力
从该市广场文化的内容及形式来看,创作节目的数量正在随着演出场次的递增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已演出场次的节目中,创作节目已达到了三分之一。这些由演出单位自编自演的节目,大都反映的是人们熟知的人和事,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等。如表现该市城市建设、宣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党员先进性教育、新农村建设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内容的数花、坐唱、歌舞以及配合土地法、水法、计划生育、禁赌宣传和揭批法轮功等活动的小品、曲艺等节目,观众倍感亲切,深受欢迎,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广场文化的吸引力。endprint
2 如何发展县城广场文化
广场文化作为青铜峡这座小县城里的一道重要的人文景观已深深地植根于广大群众的心目当中,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带给人们精神愉悦的同时,传播着健康文明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科技与生活知识,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受到高尚审美情趣的熏陶,成为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市民素质的有效形式,在该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应该说,作为县城广场文化,青铜峡市的广场文化取得的成绩是喜人的,今后县城广场文化如何发展,笔者想谈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2.1 要在特色上下功夫
每个城市哪怕再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地区特色,这是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取之不尽的资源和财富。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因此,县城广场文化的开展,都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使广场文化绚丽多彩、丰富纷呈。就该区而言,比如在回族聚居的山区县城,可以主要培植以表现民族风情、民族精神风貌等为主体的文艺演出、群众性健身活动以及书画和工艺制作、展览等为主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广场文化。在川区各(市),在注重融入民族特色的同时,可以结合行业特点开展专题广场文化活动。也可以知名企业为主,开展以宣传本企业、繁荣经济为重点的广场文化活动。还可以随季节变化开展诸如“春季合唱节”、“消夏纳凉”、“金秋艺术节”、“飞雪迎春”等系列广场文化活动。当然,抓住本地区在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广场文化也不失为开展广场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总之,无论从哪个方面着手,广场文化只有办出特色,才能在广大群众文化生活中获得鲜明的位置,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2 内容要不断丰富和更新
据笔者所知,目前,该区县城广场文化多以歌舞、小品等表演为主。这样的内容一年、两年人们还觉得新鲜,试想,长此以往,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人们必然为单一的内容倒了胃口。所以,县城广场文化的内容还需不断丰富。人们的文化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群众文化正涵盖着丰富、广阔的内容。因此,笔者觉得,在县城广场文化活动中,除歌舞表演以外,美术戏剧的展演、科技知识的普及、文学艺术的学习交流、体育健身的操练,甚至娱乐场所才有的时装表演、迪厅舞蹈等等,凡是人们喜闻乐见,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的都可以成为广场文化的内容。集高雅与通俗、休闲与娱乐于一体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才能赢得观众,留住观众。
2.3 要带动农村文化的发展
在该区这样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的现状在各个县(市)普遍存在,山区尤为明显。农民渴望通过文化活动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科技知识、商品市场信息。但他们大都远离城市,难以享受到城市文化之风的抚慰。就广场文化而言,似乎只是专为城里人设的一道文化快餐,90%以上的农民都与之无缘,而广场文化中农民演戏城里人看戏的情景更让人为农民感到不平。笔者觉得,县城广场文化在具体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应重视以自身活动为龙头,指导、组织农民群众从事健身、娱乐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也可以将广场文化中适合农民欣赏需要的节目带到农村为广大农民演出,或帮助农村培养各类文化骨干队伍等等。总之,无论通过什么形式,什么方法,最终的目的是要带动农村文化工作的发展,形成城乡同乐的势态。
2.4 增强广场文化的经济及民间、民俗文化内涵
举办融经济、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广场文化,能使文化直接介入经济活动,使其渗透、辐射到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形成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比如,可以适当地举形广场文化“订货会”之类及以旅游为主体的广场文化活动,以扩大企业和本地区的知名度,推动经济的发展。另外,应利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在该区还可以利用回族的“古尔邦”、“開斋节”等重大节日,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优秀民间、民俗文化的宣传,从而扩大民间、民俗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这种注入经济、民间民俗文化新内涵的广场文化,最具时代气息,最具影响了解,也最能唤起社会的参与,应该是县城广场文化值得尝试的一种形式。
2.5 重视文化广场的建设与完善
文化广场是广场文化活动的载体,其建设应纳入县城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不仅如此,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还要高标准、高起点,有超前意识和长远目标,那种今年建明年拆的短期行为实在不可取。以青铜峡市的广场舞台建设为例,舞台是1998年影剧院装修时一同建的,广场则是1999年城市改造中新建的,现在低矮狭小的舞台与宽阔的广场极不协调,更糟糕的是影响了站在后面和远处的观众观看,有许多人是在“听”演出而不是在看演出。近几年,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现有广场演出场所已远远不能适应广场文化活动的要求。
因此,文化广场不仅要建好,而且已建成的广场还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满足广大群众观赏和参与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同时,更不可把已有的活动场地别用它途,挫伤群众的积极性。
2.6 不应受季节的限制
目前,在西北地区,特别是小县城,绝大部分地方的广场文化是随着天气冷热程度来演进的,六月三伏文化广场也到了沸腾时期,到了三九严寒能坚持下来的只有随录音机缓缓起舞的老大娘们的那些筷子舞、健身操了,而那些娱乐性观赏性的节目则无处寻觅。笔者认为,广场文化不应冬眠,一年四季不应有句号,当然可以根据天气节令的变换适当地调解活动内容,即使在天气严寒的季节中,也可以利用节假日,开展一些体现民俗民风的活动。这样,既可以保持广场文化的连续性,又可以进一步增加活动的多样性。
广场文化已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势态,愿县城广场文化在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的前提下,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达到完美的效果,沿着健康繁荣的轨道稳步发展,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向上的生机。
参考文献:
[1]徐义晗.寒地城市休闲广场老年人活动空间设计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5.
[2]朱博.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广场景观设计研究[D]. 齐齐哈尔大学,2015.
[3]吴璠.东北地区城市休闲广场设计原则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