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思路分析

2017-11-30何耀德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思路中职

何耀德

[摘 要]中职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实用性极强。充分发挥课堂的效能,可让学生掌握一门终身受益的技能。针对课程的特点,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等,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0-0089-02

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学应该围绕着是否能让学生形成专业技能来开展。《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开展得好,可让中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培养IT行业最基本的、实用性最强的技能,让学生与企业的需求接轨,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用人需求和学生就业时的表现情况,本人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该课程应实现的八大知识目标为:1.硬件组成、熟悉CPU、主板、内存、显卡等部件的构成,掌握计算机的技术参数和使用方法等知识;2.引导学生热爱IT行业,掌握通过网络等手段熟悉IT市场的方法,能够根据用户需要和市场行情为客戸设计选购组装计算机的相关设备方案;3.加强实训,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的技能、技巧;4.掌握基本BIOS操作;5.掌握磁盘分区、格式化等管理方法;6.熟练完成Windows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7.初步掌握网络连接相关知识,能实现家庭常用网络的设置;8.能够分析排除常见的计算机软硬件故障。

该课程应实现的岗位培养目标为:1.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能够使学生胜任企业中的计算机维护员岗位;2.能为IT销售或售后相关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该课程在德育上应该让学生培养起认真谨慎的工作态度,吃苦忍耐的钻研态度和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二、课程内容与相关科目的整合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安排

1.认识计算机组成的各个部件。这部分内容采用理论教学,主要向学生讲解计算机中的CPU、主板、内存、显卡、电源、机箱、显示器、输入设备等组件,了解它们的性能、指标、作用、安装位置、安装方法等。

2.安排一个可以上网的电脑教室,布置学生访问如太平洋电脑网一类的网站,引导学生探讨市场主流IT产品和最新IT技术,通过互联网,让学生了解IT产品的性能价格等。通过作业的方式布置模拟攒机任务,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客户需求,并能够按需求写出装机单。

3.安排实训课程进行计算机拆装训练。要求学生反复练习,通过实训让学生做到:装拆顺序正确,装拆正确,使用工具正确,无损坏,同时养成整理、整洁的工作习惯。

4.计算机BIOS部分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主要讲解BOIS各项目的作用及参数的设置方法等,同时指导学生同步实训,通过课堂作业的方式确保教学效果。

5.软件的安装是本课程中占时最长的实训课程,主要练习硬盘的分区格式化、WindowsXP操作系统的安装、硬件驱动程序的安装、杀毒软件的安装及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与缷载。

6.网络部分的教学主要满足装机后设置上网的需要,教学内容包括常见网络接入方式,网卡、TCP/IP协议和路由器的简单设置。

7.硬件故障的检测方法与故障排除及软件故障识别和维护是本课程中最难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学中一定要做到不急不躁,故障案例要适当选取,难易适中,不要贪多。通过一些案例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信心,同时要让学生明白这是一门需要积累的技术。

(二)相关科目及安排

《Windows操作》《Offic办公软件》《工具软件》《网络基础》《办公设备》等相关课程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有知识上的重叠或作为预备知识的需要。因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应安排在《Windows操作》《Offic办公软件》《工具软件》的后面或同步安排,《网络基础》《办公设备》相关知识应在课程中进行补充。

三、课程教学方法的使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对于认识计算机硬件组成这部分内容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实物展示和网络使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多提一些搜索任务,多讲一些新产品,利用网络进行相应的市场调研,这样既能给学生带来感官的认识,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理实一体化课堂可应用在计算机装拆、软件安装及网络连接教学中。课堂可设在计算机组装实训室。理论教学主要是演示相关操作,讲解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课堂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理实一体化课堂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硬件故障的检测方法与故障排除及软件故障识别和维护部分的内容须由教师制造故障,然后是学生查找故障、排除故障的实训安排,这对教师的动手能力是个挑战。教师在课堂中还得注意针对计算机故障、检测方法以及排除方法进行讲解。

4.课程完成后的后续教育非常重要。课程的完成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后续保留一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时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些课程中可安排学生参与学校计算机的维护和服务工作,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强化学生技能。

四、实验实训的管理

1.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每3名学生分为一个学习小组为宜,分组时注意和班主任及以前的科任教师进行充分沟通,熟悉学生情况,坚持做到“以好带差,差与差分开”的分组原则,让平时表现较好、学习相对积极、領悟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长。

2.制订学习小组长的责任。在学习小组中,要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给组长制订责任制度,如组长要负责督促小组成员的出勤,组长要做好“帮带”,组长要做好实训过程中的操作规范监督。

3.学习小组的工作环境尽可能的仿真化。多了解一些IT行业对电脑组装维护岗位的要求以及他们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行业工作规范,在实训中,对学习小组提出同样的行业工作规范要求并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做到。

4.进行团队精神的教育。让学习小组的成员认识团队精神,认可团队精神,可使学习小组团结、和谐和学会协作,利于实训课程的开展。

5.合理安排教学实训环节。首先,在实训中多加入一些需要集体协作才能完成的内容,突显学习小组的重要性。其次,多安排一些讨论内容,充分发挥每一位小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安排一个模拟DIY活动,让学习小组成员协同工作,配置一台主流电脑等。

五、课程考核的重点

对学生进行实践考核,是对学生实际能力最好的检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考核有四个知识点:1.模拟攒机,考查学生对硬件的认识、对行情的把握及对客户需求的分析能力。2.计算机的拆装技能,考察学生的硬件操作能力。3.软件安装及网络设置,考察学生对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应用软件的安装能力和对网络的基本理解。4.常见计算机故障排除,考查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故障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考核方式以随学随考为宜,主要考核动手能力。

六、结束语

经过多年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笔者认为这是一门紧跟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学科,现行的教材很难完全满足中职学校的教学需求。教师应该关注IT技术的发展,熟悉IT市场的变化,并在教学中引入使用,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使得自己的教学紧跟现代技术,引导学生追求新技术、热爱新技术。这样的教学才是对学生负责的,受学生欢迎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思路中职
浅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室的管理
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组装课堂中的应用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设计
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模式创新
游戏让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课堂动起来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