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撒种子,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力

2017-11-30王建俊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

王建俊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教师“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求,传统教學模式过于注重教师的中心地位,忽视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从而削弱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力,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数学学习力,生活情境;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2-0076-02

小学是教育教学的初级阶段,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启蒙阶段。数学课程对小学生而言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学生普遍感觉学得吃力。学生的年龄比较小,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其学习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创造探究式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力,提高课堂效率。

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

所有的学科归根到底都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内容的提炼与高度概括,且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学科也不例外。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利用生活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单纯的数学知识是抽象、枯燥的,但一旦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就会变得直观、立体、具体,更易于学生理解。因此,教师应当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结合教学内容,将它们引入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通过对数学课程知识进行生活化处理也能深化学生的理解,促进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比如“认识图形”“钟面的认识”等课程都能在生活中找到相关的影子:方形的凳子、圆形的镜子、教室里的挂钟……教师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寻找相关的例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从而增进学生对数学的情感。生活中还有很多有价值的数学学习素材,如学生衣服上纽扣的大小、形状、数量,或购买文具时需要用到的简单数学运算,又或者通过计算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来决定什么时间出门,等等。引导学生发现与感悟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最好方式。

二、在数学课堂中引入故事教学

数学在小学各门功课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通过培养学生的运算和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空间观念、数字观念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和其他理工科的学习打基础。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综合与实践、图形与几何、线与代数、统计和概率。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力,教师应从情感态度、知识技能、问题解决、数学思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小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通过丰富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增强学生对数学运算的兴趣。首先,可以采用故事主题提问的模式。学生对动画片、故事等色彩鲜艳、故事性强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此为突破口,将动画故事与数学运算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提问,以此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时,可以给学生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动画场景,让学生回答画面中共有几只羊,增强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其次,为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可采用抢答方式,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一组由4~5位学生组成,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迅速作答,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锻炼运算能力与反应能力。

三、创新探究式教学,激发学习好奇心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有的数学问题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创设恰当的情境可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情境的创设,一步步地将问题引出来,让学生一步步地理解和分析问题,解决了学生因为一次性接受全部问题而难以理解的难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学会自主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词,提出自己的假设,最终自主验证假设是不是正确。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观察、自主分析得出的结论大多是感性的、肤浅的,因此,教师要兼顾大多数学生的假设和结论,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一步步地引导,使其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教师要始终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和假设,并自主验证自己的假设。如此,便可加深学生的印象,使之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学会总结反思,不仅要总结结论,还要回顾过程,更重要的是对教学方法的反思。探究式学习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

四、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模拟知识回归生活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生活化教育,并在教育过程中回归生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枯燥的、理论性较强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此外,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模拟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能让学生深刻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小小商店”的模拟活动,并结合购物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积极探索生活中的数学。又如,在学习钟表的相关知识后,教师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通过数学知识的应用促使学生增强时间观念,从而在学习生活中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能力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在理论性比较强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这要求教师要全面把握并灵活处理教材,使学生深刻体悟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感,进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如,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有一个章节的内容是两步计算的相关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按照课本内容来教学,而是利用一些真实的生活体验,如超市购物、买文具用品时遇到的具体运算问题,引入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两步计算。如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能有效被调动起来。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综上所述,数学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与语文等人文学科不同,它是一门理论性与逻辑性都比较强的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运算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难度较高的课程,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基于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必须加大对学生数学学习力的培养力度,必须明确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王红娟.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上播撒“学习力”的种子[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6).

[2] 肖兴亚.学习力是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成的[J].教育,2016(6).

[3] 凌丽.在数学课堂播撒好奇、探索与创造的种子[J].小学教学研究,2016(23).

(责编 吴美玲)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方面教学策略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