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渗透教育的途径

2017-11-30房艳丽��

读天下 2017年13期
关键词:渗透教育高职教育

房艳丽��

摘要:今年来,许多高职院校都逐步从原来的粗放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即逐步摆脱原来的技术至上误区,开始转向技术培训与人文并重的全人教育轨道上来。在转轨过程中,人文教育是中心环节,也是育人教育的灵魂所在。尽管目前,教育的方式、方法、途径也有很多,但无论如何变化,我认为“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式教育应该一直是人文素养提升的主旋律,因为素养教育无处不在,所有的教育教学环节都离不开教育的渗透性特点,全方位的无声渗透应该是人文素养教育独具特色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渗透教育;人文素养教育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办学经验的日渐丰富以及社会对人才质量需求的提高,许多高职院校逐步从原来的粗放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即逐步摆脱原来的技术至上误区,开始转向技术培训与人文并重的全人教育轨道上来。在高职院校转轨过程中,人文教育是中心环节,也是育人教育的灵魂所在。目前,对人文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教育的方式、方法、途径也有很多,但无论如何变化,我认为“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式教育应该一直是人文素养提升的主旋律,因为素养教育无处不在,不同的教育者对不同的教育时机、不同的教育角度等方面的把握程度不同,效果就会产生极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无论从教育理念的更新、各学科教材的设计与改进、教学方法的选取还是校园文化的培育、学生各项活动的开展等等,所有的教育教学环节都离不开教育的渗透性特点,全方位的无声渗透应该是人文素养教育独具特色的方式和方法。

首先,人格本位的教育理念是人文渗透教育的前提。

培育完善的人格及人文精神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即不仅仅是人文素养教育工作者,也是高职院校无论是行政管理者、学生管理者还是专业教师都义不容辞的责任。唯有这样,才能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中体现无处不在的人文素养特质,避免教育的短板、漏洞。如果把人文精神比作灵魂,那么无处不在的灵魂就需要无处不在的人文渗透来浇灌、培育。而能够体现人文精神,做好人文渗透的主体当然是来自学校各方面、各层级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决定着人文渗透的水平和质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加强教职工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首要环节。通过各层级教职工的学习、培训,把人格本位的教育理念内化为员工的实际行动,体现在具体的工作细节中。其次,加强内部管理,以制度规范行为,使教职员工良好的素养在遵守校规校纪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提升。再次,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或创建各种媒体平台,弘扬校园正气,把不良的、消极的思想倾向消灭在萌芽中。总之,人格本位教育理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诸多因素的合力打造。

其次,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架构是人文渗透教育的基础。

目前高职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架构的目的性、系统性、科学性毋庸置疑。但在全人模塑方式的設计上,还有待完善。比如: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设计上,比较偏重于学生对文学、艺术及伦理道德的简单认知,缺乏对生命、社会关怀的更高层次启发培养,在自然科学的课程设置上,比较偏重于现代科技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强调科技的应用,而忽略了科技对生命的价值的思考,缺少对自然的关怀、生命与自然的和谐、环境与人类的和谐等方面的启发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上的这些欠缺与偏重,会不自觉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完整、严密、系统、科学的课程体系架构,就像肥沃的土壤,滋养着、浸润着万物生长。即优秀的、科学的课程设置土壤能培育出具有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具有公平公正民主法制的理性精神、具有自由尊严道义良知的人道精神、具有自主创新、自我完善的主体精神以及具有生存意识、理想价值观念精神的现代文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再次,教学方法的改进是人文素养渗透教育的手段。

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高,这是一个传统与现代手段兼具的时代,方法灵活多变,层出不穷,但无论怎样变化,目前大多都是围绕增加课堂灵活性和吸引力,强调师生互动、沟通,增强课堂气氛和活跃度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方法的采取上很少研究、强调学生人文精神如何具体渗透问题,如:在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协作能力的培养、语言的沟通交流技能的提高、互助合作及团队精神培养等方面很少去研究探讨。这也为今后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最后,校园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是人文渗透教育的补充和配合。

校园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期的积淀、诸多力量合力的结果。当然,一些人为的创意和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1. 创设校园文化情景,利用环境氛围渗透。如办报、图片、壁画、纪念性碑文、创设校史工作室以史育人等等,潜移默化地影响、激发学生对自己、对学校的自信与骄傲。

2. 开展各种活动,创造良好的渗透教育机会。如专题讲座、设计大赛、各种技能大赛、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引导、组织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发现自我价值、找到自己的亮点,增加自信,也能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发现身边同学的美,体会“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人生妙处。同时,还能把充满正能量的人文精神始终贯穿其中,润物细无声。

3. 树立身边的榜样,唤醒沉睡的主体意识。身边的榜样更贴近生活,更有现实意义。通过熟悉的身边同学的榜样力量把健康的思想、价值观念、价值准则、思维方式传递在班级、校园中,让生活中的正能量占据校园主阵地,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反思,在潜意识中实现自我超越。

此外,在专业课教学中也不能忽视人文精神的渗透。专业课教师要在求“真”中体现“善”和“美”,如果专业课教师只强调科学的“真”,忽略科学的“美”,容易引起学生的片面误解,陷入技术至上的误区。因此,专业课教师在人文教育的渗透方面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力求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这之中专业课教师所起到的教化作用将不可低估。

作者简介:

房艳丽,山东省威海市,威海职业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渗透教育高职教育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探索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探究
以人为本 高效管理
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