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2017-11-30李孟月卫倩吴玉玲

新媒体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传播新媒体

李孟月+卫倩+吴玉玲

摘 要 随着微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由微信公众平台获取信息,而高校作为有着最为广阔的受众体如何借助这一平台进行教育工作的辅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文章以此为出发点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新媒体;使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20-0017-02

1 对于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情况的基础调查

1.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此次我们采取网上发放问卷的方式一共调查了300名北京工商大学本科学生,有效问卷281份。其中男生33.54%,女生66.46%(北京工商大学男女比例接近3︰7)。从年级来看,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调查人数占比分别为12.80%、27.95%、21.12%以及30.13%。从所调查学生专业方面,被调查专业人数与学校不同专业人数比相当,数据比较客观、真实、有效。

1.2 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情况

在对于是否使用微信这一问题上,高达93.79%的同学选择“是”,充分显示微信已经逐渐渗透并对同学生活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从这方面说,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势在必行。

从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数量来看,关注在10个以上的学生高达84.11%,其中关注超过20个的占比55.63%。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高校学生对于微信公众号有着较高关注,高校倚仗微信公众账号来建设校园文化,推进校园教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基于同学们最常关注的微信公众平台类型及其开设主体,应对现有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现状、如何依靠微信公众平台宣传进行一个深入思考。

就高校学生最常关注的微信公众平台类型来说,社会媒体有着绝对的优势,占比达74.17%,紧随其后的是娱乐资讯,占比71.52%,排在第三的是占比57.62%的新闻资讯的获取。由此也可证明微信的使用更多的是对于信息的获取,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能不能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以及如何来抓取个性用户的兴趣点。

2 关于特定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情况的进一步调查

接下来我们以北京工商大学eBTBU这一微信公众平台为例,探讨一下现有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现状以及应该如何推进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

2.1 关于微信订阅号eBTBU的关注时间分析

在关注时间上,“一直在关注的”有182位,占整个调查比例的64.9%。“关注过但是后来取关了”的同学占比在9.27%,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因为一篇较好的内容关注,但对后发布的内容不感兴趣”,和“关注的公众号太多,看不过来”。“听说过但从未关注过”的调查对象占5.96%,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更多的也是对于发布内容不感兴趣,这就说明了如何保证高校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永远高质量,并且抓住大众眼球在众多微信公众平台中脱颖而出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没有听说过”所占比例为19.87%,这也是一个较大的比例,高校微信平台账号的推广过程中推广的力度不够,传播效果不尽人意。

而查看eBTBU时间段方面上,更多的人倾向于有时间就会看,这部分占47.32%,但是几乎不看的人群占比似乎相差不大,为35.71%。就这种结果来看,虽然eBTBU得到了一定的推广与传播,但是影响效果却平平,这也不利于其长期发。同时,天天查看eBTBU发布内容的占比3.57%,这与eBTBU推送频率不固定也有一定关系。信息广泛的现代传播,不能再追求大众化的视点,更应该关注个性化“定制”,找准自己的受众,在抓住现有用户的基础上开发更多潜在的用户,让用户形成定期阅读的习惯才能不断拓展延伸自身影响力。

2.2 关于微信公众号eBTBU的关注内容分析

在对“eBTBU”工商生活类、通告类、广告类的三方面推文内容中,调查对象更加青睐于通告类占79.46%,其中的教务查询功能确实方便了同学们的生活,查课表、查成绩以及查四六级不必局限于校园内网以及麻烦的VPN,所以更加人性化是推动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工商天地(失物招领、表白墙、淘二货、校园网、学校电话)排名第二,推文的内容不仅需要满足同学们及时的信息需求,也具备着一定的趣味性。再者,从关注原因来看,有79.86%的调查对象将“内容多为原创且推送较多官方通知”作为持续关注的首要因素,“专业老师上课推荐关注”以44.90%为第二大因素,同时也有33.67%的同学将“排版编辑新颖,吸引眼球”作为关注该公众号的主要因素,“内容发布较多专业知识,学习性强”则位于第四位,占25.51%。

在“eBTBU对学习生活的影响”中,58.93%的同学觉得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觉得没有影响的也占有较大的比例38.39%。这种极端化的分布表明eBTBU发布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文章可以获得广泛传播,也不乏一些不能引起较大反响的平常文章。同时,有87.5%的调查对象选择“对eBTBU的满足程度”是比较满意,主要是由于教务查询功能的支撑和校园趣闻的推送,这也表明大家对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推送内容需求主要在于通告类和生活類。此外,关于“在“eBTBU”这一平台想接收到什么”这一问题,调查对象的回答倾向于集中在成绩、课表、学校各类通知以及学习咨询方面,其中学校官方的各种通知占比最大。

3 对于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偏爱情况的调查

在“所喜欢的推文的推送形式”中,图文结合类以占比90.18%遥遥领先。对于“什么时候会进行互动”的调查中,进行留言以及评论多是因为推送的文章能够引起共鸣占58.93%,因为存在疑问而进行这一系列活动的比例也在41.96%,对于“什么情况下会转发公众号推送的文章”的受众则分布较为均匀,“文章内容实用,有价值,干货知识”占60.71%,“文章中传递的情绪或者情感能够引起共鸣”占47.32%。endprint

“觉得什么样的微信公众平台最能吸引人”这个问题上大家对于校园微信平台的要求就在于实用性(66.89%),同时资讯符合自己需要(64.9%)又要内容丰富多样(60.26%),这就表明了用户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对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有了更高的期待。

4 研究结论

微信订阅号eBTBU不同于校园官媒承担的宣传任务、不同于社团自媒体承担的满足小范围社员的个性化服务,它从为学生提供各种校园生活服务入手,没有校园官媒的生硬,也接了地气,成为学生们和校园的沟通桥梁。但就以上分析来看,eBTBU的传播中也存在推送时间不稳定、内容范围有限、互动性不够强、推送形式新颖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拟提出以下建议。

4.1 推送时间常态化

从调查结果来看,“关注过但是后来取关了”的同学占比在9.27%,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因为一篇较好的内容关注,但对后发布的内容不感兴趣”和“关注的公众号太多,看不过来”。再加上eBTBU的推送时间不固定,有合适的选题和内容时才会报道,内容质量也不够稳定,这样难以形成较好的用户黏性,所以eBTBU最好形成稳定的推送时间和栏目内容。

4.2 增強互动性

重要性、显著性、时效性、趣味性、接近性是衡量新闻价值的五要素,但在微信等新媒体传播中,受众不仅关注信息本身也关注信息与人的关系。因此,相对于重要性、显著性、时效性,趣味性和接近性在构成新闻价值时所起到的作用也更大。对与自己或自己熟悉的人相关的信息和有趣味、有人情味的信息,同学受众更愿意去点击浏览、转发点赞。所以,eBTBU在这方面要加大关注。

4.3 注重多媒体形式

在“所喜欢的推文的推送形式”中,图文结合类以占比90.18%遥遥领先。在内容格式上,调查对象也更倾向于图文结合、语音、视频等多种多样的格式类型,传统中只是单调的文字类型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所以,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内容应该推陈出新,不能太中规中矩,要更加“亲民”,以为同学们排忧解难为出发点,设身处地为用户着想,倾听他们想要的是什么,充分讲好新媒体语言。

参考文献

[1]隋祎.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宣传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7):219,179.

[2]李剑.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刊,2014(6):72-75.

[3]彭丽娟.关于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与思考[J].新闻知识,2015(7):84-86.

[4]田晓夏.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现状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5]欧阳世芬,蔡雨娟.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和运营策略探析》[J].视听,2015(7).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播新媒体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